50名学生,50个班委,是将“一生一岗”管理“官位化”,不恰当

【平湖一柱 第997期】

50名学生,50个班委,是将“一生一岗”班级管理“官位化”,不恰当

据12月8日浙江之声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出某小学班级人员分工,一共50名学生,老师设了50个班委,不仅有大家熟悉的纪律委员、小组长,还有前门管理、后门管理、毛巾管理、雨伞管理等,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老师的一种管理方式,一方面,可让学生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以班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更加自信。提出一个新观点,班委不是“官”。
罗老师在文章《“一生一岗”,学生有位则有为》中说:“50个学生,50个班委,人人都是干部,这样解读班委。但是,这里的班委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班干部,他们不是“官”,而是“兵”,是班级的管理员、学生的服务员。
“这些班委的岗位是平台,也是舞台。他们的职责是管理,更是服务。“一生一岗”,生生有岗位,个个才有作为。因此,用惯性思维把班委解读为“官”,是对“一生一岗”的误读。
“设置“一生一岗”,是管理方式,也是教育形式,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以实现管理的民主化、自主化,也可以实现教育的多样化、生活化。”然后,罗老师在文中列举了“一生一岗”管理方式的诸多优势和好处。
罗老师“一生一岗位”“民主管理”的赞赏和溢美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但对于罗老师所说的“班委不是官”而是“一生一岗”的新提法之说,我却不敢苟同。
“班委”是班委是班级(学生)委员会的简称,由班干部组成。是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这是百度百科的给出的定义,也是一般人们头脑中所理解的“班委”涵义。班委就是班干部(庸俗一点说就是“官”),一般都由道德品质高,组织能力强,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
“一生一岗”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学生一个岗位,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意思,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意思。
“班委”是班级管理上的一个“名词”,“一生一岗”是班级管理下的具体任务分工形式,二者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班长、学习委员等是一个职务,其工作对象是人,“具体事务”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前门管理、毛巾管理是一个工作岗位,其工作对象是物,“具体事务”是“物归原处”,因此,从工作对象,到工作方式、方法、过程等,二者性质不同,涵义并不相通。
所以,不是网友将“50班委”误解成“50个班干部(官)”而是班委本来含义就是如此。
现在,该老师把“毛巾管理”“雨伞管理”等岗位也叫做“班委”,不能不说是对班委本义的歪曲,是对班委一词的滥用,其用意不言自明,就是利用人们的“官思维”,假借“官名”戏弄孩子,忽悠家长。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的形成,相反,是在强化学生“有官才做事”“无官一身轻”的思想,没有“官纱”,便可以不做事,可以不负责任,可以不履行应有的义务……
应该说,构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一生一岗”管理机制,不仅是班级管理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就像罗老师所说的那样:“‘一人一岗’,人人有事做,每一个学生在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的同时,也要为他人服务。在被服务和服务中,学生容易找到归属感,有助于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但是,构建这种机制,需要学生从思想上认可,内心上遵从。让学生认识到,并非当上“班委(官)”才有责任,才有义务,只要是班级中的一员,班集体的事,任何一个同学都有责任和义务,“我为他人管毛巾”,“他人为我管前门”,这和是否是班委(官)没任何的关联。
因此,硬把“前门管理”“ 雨伞管理”这样的任务、岗位也叫做“班委”,是对“班委”本义的实实在在的误读,是试图将“一生一岗”的班级管理形式,极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