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战役,被国民党称为“最不可能的失败”,赵子龙师就剩3个营
史太融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爆发,东北野战军将第一战略目标放在了东北的门户:锦州。锦州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唯一通道,也是国民党唯一一条后勤补给线。
如果锦州被解放,那么东三省的国民党部队就会失去人力和物力的支援,变成瓮中之鳖。东野知道锦州的重要性,国民党自然也清楚。为了保住锦州,蒋介石从华北调来11个师,从葫芦岛进发,两面包夹位于锦州的解放军。
葫芦岛和锦州之间只有不到50公里的距离,国民党大军2小时就可以到达。如果国军计划得逞,那么东野就会面临巨大风险。为此,东野派出8个师的兵力,准备从塔山阻击国军。塔山是锦州和葫芦岛之间的一条狭长地段,一边是渤海,另一边是连绵的山脉。国军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是这个小小的塔山,会葬送自己10万大军。
塔山地区的指挥是程子华,他为了完成阻击任务,下令拆卸铁路,用铁轨修建了上万个掩体,并且挖出一条长达数千米的战壕。另一边蒋介石也没闲着,他亲自前往葫芦岛指挥,调用了国民党第三舰队,用各式运输船运送援军,还在海滩上部署了炮兵阵地,以求尽快通过塔山。10万国民党大军,在海上舰艇、炮兵阵地以及空中支援的掩护下,向塔山发起进攻。
1948年10月10日,塔山战斗正式打响,国军炮兵率先开火,但是没过多久就被我军发现,几支突击队迅速拔掉敌炮兵阵地。失去了炮火支援的国军后续发动多次冲锋,都没取得明显效果。只是,东野第四纵队面对国军猛烈的进攻也付出了较大伤亡,副司令胡奇才亲自到前线指挥,当地百姓为了支援解放军,把家里的门板都拆下来帮忙修建防御工事。
第二天的攻坚战比第一天还要猛烈,国军投入了4个步兵师的兵力和10多门山炮,以集中突破的战术全力进攻塔山核心阵地。万分危急时刻,程子华将野战炮派到了前沿阵地,近距离轰炸国军部队。几轮炮火过后,战场上直接出现一条1000米长的火海,有效阻止了敌军进攻。这一天,东野以500多人伤亡的代价,击溃了国军1300余人。
10月12日,国军休战一天,他们用海上舰艇炮击我军阵地,但是因为距离较远,所以没取得进展。看到国军停止进攻,东野将士们迅速休息恢复体力,并且加紧修筑防御工事。3天时间,国军没从塔山前进半步,蒋介石为此大发雷霆,派来了号称“赵子龙师”的国军95师。这支部队是国民党王牌,下辖2万余人,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由黄埔出身的罗奇亲自率领。
10月13日,赵子龙师召开了动员大会,叫嚣着“塔山必将被95师攻克”。当天凌晨4点,95师突袭塔山,他们派出了一个团的敢死队,分批次冲锋。东野则是在阵地上布置了几十挺机枪,疯狂扫射。战斗持续到早上7点,95师以营为单位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均被我军化解。下午,95师利用国民党士兵的尸体做掩护,悄悄靠近,以火力封锁我军阵地。见状,东野战士们直接跳出壕沟,拿起刺刀冲向敌人,双方多次面对面厮杀。
10月14日,赵子龙师被打到还剩一半人,而东野前线的28团损失也很大,被后续的34团换下。到了夜里,国军以赵子龙师为先锋,再加上3个师的兵力发起集团式冲锋。东野全部的大炮一起开火,强势阻击敌军。10月15日,锦州解放,得知消息的国军逐渐撤退,东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战后,赵子龙师因伤亡过大被整编成3个营,国民党9个师也没能攻下的塔山,被他们称为“最不可能的失败”。
小编认为,国民党在塔山一战中虽然人数占优,但是他们无法做到海陆空协同作战,只会强攻。另外,在整个辽沈战役期间,东野的炮火密集程度一直优于国民党部队,这也是少见的解放军装备占优的情况。国民党虽然有海上舰艇支援,可重庆号当时已经有了起义的心思,不肯出力卖命,152门火炮的作用一点没发挥出来。
赵子龙师的确非常强大,冲锋起来不怕死,可他们面对的东野有着近乎奇迹般的步炮协同能力,徐进弹幕可以精确打到步兵前方100米的位置,这样的技术全世界也找不出来几个。因此,塔山一战国军没有任何胜算,天时地利人和都没站到他们那边,失败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