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走心的中医人评论
上 面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第 42 期
▼
文字有时尽,思维无绝期。
■ 观点丨所有评友 整理&编辑 | 沉香
作为一个专业的中医馆经管新媒体,我们想做的事就是广纳箴言,群策群力地为中医馆,乃至整个中医行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医馆界是我们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个窗口,传达行业信息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借这个平台能唤起同行、大众的交流和思考。
医馆君发的几乎每篇文章后面后面都会有几条评论。其中有一些很精彩,也很有深度,但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并不被很多人注意,导致这些真知灼见终被湮没在不断流逝的文字之中。
其实,评论圈是个卧虎藏龙之地,在这些精彩的评论读者当中,有省市级名中医,祖传名老中医,有医馆老板,有国医大师后人,也有资深的中医爱好者。
今天就让医馆君为诸位拾起那些可能被遗忘的在评论中的沧海遗珠。
情感共鸣后的思考
1. 在《清明特辑: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怀念21位逝世的国医大师...》中,医馆君简单地整理了21位已逝国医大师的生平事迹。在众多国医大师的魅力之下,这篇纪念文随即引发了广大中医人士感怀。
当今中医之薪火不续乃传统文化断流之缩影,全拜西学之所赐,西学之科学与商学乃灭中华火种之暗流,此二者不抑,华文难兴,华族难复。东西本各异,活法亦各殊,其喜科学物理之方便享受,我好尚古人文之天地之道。若非商字之贪,岂有东西并存,况西之竞争与东之谦和本不相融。望有明君以兴国运,赖有英主能别东西。
@ 许炎煌
(医馆君注♐:虽然并不赞同,但医馆君誓死捍卫读者的权利,各种观点碰撞才是行业繁荣之态)
最不愿看到的是,中医的精髓随着老一辈中医大家的入土而一并埋于土下,成为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当然现在也要看到中医的复兴希望,但是中医的学习确实比西医的学习途径少太多,有些人真心想学,却并不得法,最终事倍功半。每一位国医大师都是一所名校,希望他们健康长寿,为中医事业保留薪火!愿中医复兴,以告慰已故国医大师,他们的医德医术是我们后学的楷模!
@ 颜
父辈们是一座座丰碑! 家父有句名言:“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让我们认真总结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写出来,一代代传下去。目前,《朱良春全集》已经出版了医理感悟卷、临证治验卷、常用虫药卷。以二姐朱建华,门人高想为首的子女和门人们正在积极整理其余七卷。今年家父诞辰百年,有望再出版四至五册,奉献给读者。
@ 朱又春
(医馆君注♐:很荣幸这篇文章被国医大师的后人看到,很期待朱良春大师的医案卷。)
大师的远去,是中医界的损失,更是中华民族的损失。吾辈当砥砺奋进,发奋图强,造福苍生!
@ 杏林医僧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应该怀念这些驾鹤西游的国医前辈,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那些没有名分而致力于中医发展的老师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邓大夫
2. 在《我为什么开一家中医馆?》中,医馆君有幸采访到四位中医馆东家,了解了他们开医馆背后的故事,他们进入这个行业的初衷以及对行业的期待。
中医馆不需要高大上,因为患者不是来观光的,是来寻找好中医的。医馆说穿了,就只是一桌一凳一医一枕一支笔而已。医馆老板放下浮躁不安的情绪,放下急功近利的思想,眼光放远,心胸放大,不要把心思放在广告宣传,门面装修,投机经营上,要把心思放在对中医医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上,让医馆的主角也就是中医医生尽情施展他们的医德医技,真诚相待患者,真心为了患者。通俗讲,就是说把目光放在干事业上而不是挣钱上,如此何愁门前冷落鞍马稀?还是那句话说得好:不忘初心(振兴中医,造福苍生),方得始终(永续经营,财源滚滚)。
@ 王永强
中医应该是医术精湛,医德好,自然慢慢地利润也会随着而来。
@ 至精至微
不管你开多大多气派的医馆,请不要忘了医生一定是以人为本的,违背这个初衷,那仅仅只是昙花一现而已,英雄不问出处,你若芬芳,蝴蝶自来!作为医生,只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真真正正做到病人即家人,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是庸人自扰!
@ 邓大夫
一石激起千层浪,现象背后的本质
3. 在《中医诊查费1000元,市场需求还是价值回归?》中,医馆君根据广东省中医院的最新调价通知,提出了关于医者诊查费是否合理的思考。有网友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深层原因,也有人就这件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即使诊金提高,也难以改变药贵的格局。药作为产生经济效益的工具,总是谋求最大利润,明显利益链断裂后,又会产生新的对策和通道。医生和百姓作为个体,很难与巨大的利益集团去抗衡。每个医药企业应付庞大的审批和飞检费用不要成本吗?单用法律来维护规范的一条腿格式,不光是药品,其他商品也一样,成本只会一年比一年上升。不要将目光放在看病贵,而要着眼于少得病。这个以医保链为格局的亚垄断体系,医药分不分家,意义不大,所以改收诊费不值得大呼小叫,一切属市场经济规律。
@ 关爱一生,行者无疆
其实诊金越来越贵不一定是好事,这就意味着医者本身只能服务于一小部分同一阶层的人,这样从医生涯看的病种有限制,不利于个人医术技能发展。
@ Daguaixiaonengshou
4. 《好中医像黄花梨木一样稀少》是深圳九味堂中医的范永全大夫写的。作为一个行医30年的老中医,他以专业的视角,对中医行业的一些现象进行深刻且辛辣的点评。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行业人热议。
有资深的老中医分享自己行医生涯的一些经验,也有业内老炮儿的一些行业感悟。
希望更多的人能真实地学好中医,不要略知皮毛就敷衍病人。艾灸、拔罐、火灸、针灸这些只是中医的一部分,正规的中医中药,辩证施治才能治根治本。要成为真正的中医,要不断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真的很好,能治疗很多难治性疾病。中医在治疗骨质增生、糖尿病、心脏病,甚至一些癌症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疗效。我在临证治疗中就发现中医药的一些特殊疗法,(作为中医大夫)不断地为发展中医努力,是我的乐趣。
@ 梁金星
现在有部分科班出身的中医本科生对中医超级否定,我心中不禁感觉悲凉。祖国的中医文化都传走样了,真正的好中医真的是很少了,难怪有人说中医是骗子。另外,我坚定地相信中医可治急症、重症,因为我有过自己处理的几则医案,但是却常被身边的人否定和怀疑。
@ 何欢
医学本身就是科学。偏偏有人把中国现在的医学弄成猫学论:哪怕你是只瞎猫都有市场,因为有死老鼠瞎老鼠可以撞上。中医界里不可能光靠读书成了博士就可以治病,那些人只是理论家,说说可以,做就没那么回事。患者要自清,不要一塌“病”糊涂;医者要自重,不要一上班就“宰”人。做个受大家尊重的医生,这样到老了也会受人敬重。好中医真的是像黄花梨木一样珍贵而又稀少。
写意针灸疗法
5. 在《中医不能廉价,但中医不能随便叫价》中,医馆君分析了医馆定价对于一家医馆的定位影响。
简效廉便,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能存在几千年的基石,但我们不能片面地去理解。我觉得廉价并不是促进中医发展的唯一手段,相反适当的提高医生的诊费,提高医生的整体收入,还能促进整个医疗市场有序的发展,让更多的后学者能有志于中医的发展和继承!
@ 邓大夫
(医馆君注♐:让中医“物有所值”,是促进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另:感谢邓大夫的持续关注和一如既往的精彩评论。)
中医市场化本身就有点走偏,在如今的大趋势下,中医要想立足,疗效才是第一位,如果没有疗效干嘛不看西医?至少不用煎药。至于诊费,如果收费1000却诊断不准,如何让人信服?中医不同于西医,看西医很多时候是在为那些检查设备和昂贵的药物买单,所以中医定价不能向西医看齐,不然就不是中医了。中医主要还是在于口碑,诊费不应该完全按头衔设定,也要考虑医者的水平和口碑。
@ 一二三:
中医看病不是讲药的贵重,而是讲一个医生用一辈子的辛苦总结出看病的经验与医技在病人身上的运用。他的把脉远远超过你做的磁共振,他的望、闻、问,远远超过你B超、x光。仅这两笔又给你省去不少钱,且是绿色环保的,对你无一点伤害。他开方子中的每位药,都在调你的气与血,气通血通,你百病自除,这完全不是钱的问,是生命的大事。一个国医大师,你不说用一千,你用5000能请他从科研室出来,都是你修的了。况且,整个中国14亿人口中才60位国医呀,其中还有像朱良春大师仙逝了的。我说订1000元在国医大师面前算什么?5000都不多啊。要知道,你是在请大师修你零部件,难道不如你去维修宝马,大奔花掉几万几十万吗?
@ 姚秀玲,老中医
(医馆君注♐:这位老师的话正道中很多人的心结:同样是诊断,西医的费用高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但要知道:机器易复制,经验难积累啊!)
无论中西医,只有大幅度提高挂号诊金及技术服务费用,才可能真正体现出医生价值,从而杜绝医生开检查单,开药品拿提成的冲动与现象,相比于现在而言,最终获利的还是广大百姓与整个社会。
@ 虎山行
(医馆君注♐:提高公立医院挂号诊金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制度的弊端,但医馆君认为大幅度提高挂号诊金有待商榷,还得考虑到广大患者的经济能力。)
那些思考,还需专业人解读
6. 《为什么你老是碰到庸医?》是由徐风瑞大夫结合自身多年经验,总结出的行业困惑。这一困惑一经提出,随即引来众多中医大夫的共鸣。
望闻问切,是中医辩证治疗的重要环节,可有些患者只关心医生切脉的结果,问什么都摇头,甚至口罩都不摘下来。病在自己身上,跟大夫较劲,遇到这种病人就看他的造化了。
@ 国医堂丁琳
医患沟通太重要了!作为一名医生,你要让慢病患者信任你,就得能够回答患者的问题和心结;作为患者及其家属,“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道理须懂得。
@ 枨峰
奇葩的也遇到过几个,开完方子说这个药太热不行,要给我加点补肝的枸杞,加个壮腰的杜仲,直接把卡丢还他,这病我看不起!
@ 一介乡医
有些患者,去看医生,当医生的面,给自己定性,这病医生还能看?
@ 上善若水一草根堂
7. 在《中药颗粒剂走红,中医之福or中医之祸?》中,医馆君根据时下众多公立医院以及少数民营医馆使用中药颗粒剂的现状,从颗粒剂的产生,优势及劣势,以及隐忧方面进行了多方位探讨。
意外地,碰到一位行家爆大料,评论圈果然卧虎藏龙啊!
送各位同道一句话 有颗粒剂,又有饮片生产的厂家,千万别去进他家的饮片。
市场上漫天飞的萃取货哪来的?一部分,来自生产生产中成药的厂家药渣。另一部分,就是来自颗粒剂厂家。所以才提醒大家小心。
含挥发油的,当归、川芎,有多少是没被提取过的?当归掺独活,白术掺狗头片,油麦菜当蒲公英卖,蒲黄连药监局都不想查了,龙骨漫天假货。 这个就是现状,谁没火眼金睛,分分钟被坑!
@ 静默沙烟冷
(医馆君注♐:如果市场果真如此,中医颗粒剂该何去何从?)
以上精彩评论均选自“医馆界”评友,感谢各位的持续关注,未来我们将持续性地输出更多优秀内容,欢迎各位踊跃发言!
END
转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