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之十一)‖十一、母校之所在
2018年10月11日,我在云浮东站登上了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开启了我重访母校的旅程。行程结束后,我撰写了14篇随笔散文,并以《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为名,结集出版。如今时间过去差不多两年了,每当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让我激动不已。母校之恋,同窗之情,此生无法忘怀!
十一、母校之所在
华中师范大学正门(北门)
“悠悠华夏九州,巍巍武汉三镇。波通两川流水,于此昌武兴文。今之桂子山,昔日昙华林,有百年之学府,乃华中师大云。”赵目珍《华中师大赋》中的这几句,清楚地告诉我们: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之所在,最早是昙华林。
关于昙华林这一地名的来历,有人认为是因为此地过去很多小型庭院都种植昙花,而古“花”、“华”相通,“林”则是形容昙花之多。有人认为是因为此地过去很多花坛,“昙”、“坛”相通,“林”是形容花坛众多。还有人考证出“昙华林”是此地一座寺院的名称,地名因寺而得。佛教中常有将寺庙称作某林的,如白云禅林和通慧禅林(均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大士禅林(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沙沟镇)等。
昙华林属武昌西部,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据资料介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各县秀才下榻、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有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这里创办了文华书院(Boone Memorial School)。1885年,英国循道会也在武昌开办博文书院(Bowen College),加上英国伦敦会在汉口创办的博学书院,成为了武汉地区三大教会学校。20世纪初,三校各自开设了大学课程。1906年,美国耶鲁大学雅礼会在湖南长沙开办了雅礼大学,美国复初会在岳阳开办了湖滨大学。1924年,文华书院改名为华中大学,随后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并入华中大学,1929年,岳阳滨湖书院大学部、长沙雅礼书院大学部也并入了华中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的源头是成立于1871年的文华书院,起点是1903年文华书院所设立的大学部,主体是1924年在文华大学基础上建立的华中大学。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等并入,改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上述学校的校址,都在昙华林的华中大学内。
上学的时候,我没有到昙华林去看过,这次重访母校也没有到昙华林去看看,这无疑是我这次重访母校之旅的最大遗憾了。
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文化,很大一部分积淀在昙华林旧址。
严昌洪、汤蕾的《章开沅寻根昙华林》,让我知道了昙华林的朴园和榆园。这是两幢外观朴素而典雅的小洋楼,因门前两棵至今仍枝繁叶茂的百年朴树和榆树而得名。1946年,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到华中大学执教,就居住在朴园,而且一住就是11年。钱先生去世后,他的女婿石声淮先生继续居住在这里。石先生的儿子,我们的同班同学石定柔,他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也应该是在朴园度过的。
让老一辈校友魂牵梦绕的昙华林母校建筑,也令我非常神往:
文学院。这幢教学楼是1903年文华大学成立时所建,入口建有门斗,呈很宽的三角形样式,很有西式建筑的风韵。跨上台阶,穿过中间的楼道,便是天井,天井中央悬有一口大钟。华中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历史系、英文系、政治系、哲学系等文科专业,就是在这座百年老建筑里建立,并不断发展的。这里留下了许多学术大师如前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国学大师黄侃、钱基博、刘佛年等在此执教的身影,这里可说是华中师范大学真正的文脉之源。
文化大学文学院(来自网络)
翟雅各健身所。该所是为纪念文华大学首任校长英籍人翟雅各而建,又名杰克逊纪念体育馆。这栋两层建筑为当年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室内运动场地。据章开源教授说,杜威、侯仁之等中外著名学者都曾在这里讲学。
颜母室。该建筑是颜惠庆博士所捐建,用以纪念他的母亲。据说这幢西式风格的三层建筑十分气派。抗战结束后,这座建筑竞容纳了该校全部的女大学生,解决了学校当时校舍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
昙华林虽好,无奈空间不大,学校的发展需要寻找更加广阔的天地。1952年11月,学校向中南军政委员会请示,要求另觅土地建设新校区。
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武昌喻家山以北6000亩土地划拨给华中师范学院。次年7月,勘测、绘图完毕,连基建材料也已买好,但武汉市建委否定了这一计划。原因是喻家山远离市区,交通、水电难以解决。于是另觅新址,1953年11月,确定在武汉大学以南、南湖以北地区另行拨土地用以建校。这块以武昌猪头山、桂子山为腹地的校址,划界是:东到卓刀泉、南至元宝山(包括元宝山)、西至马皇山(包括马皇山)、北至广埠屯公路,共占地3000亩。当时的猪头山、桂子山乃乱葬岗,动土前,学校在报纸上发了告示,通知迁坟,最后迁走了7000多座坟墓,而很多无人认领的坟头则被推掉。
翟雅各健身所(来自网络)
桂子山新校址建设项目于1954年9月5日开工,至1956年建成了1、2号教学楼,学生宿舍6栋,食堂3栋。
桂子山校址原来是乱葬岗,被人称之为鬼子山,当时的学校领导觉得鬼子山不吉利,取其谐音,叫“桂子山”,就像武汉大学所在的罗家山,因名太俗,改称与之谐音的“珞珈山”一样。猪头山则不被提及,这大概是运用了“以部分代整体”的借代手法吧。为了名副其实,当时即在校园广种桂树。
不知道我们发现了没有,华中师范大学的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宿舍……所有的正门都是向南开的。这是因为当时武汉市已规划在学校的南边建一条主干道,学校大门也准备建在南边。可是这条路迟迟没有开工建设,1958年,学校只好在我们当年上学时的图书馆,如今的文华公书林后面修一条路,通往今天朝北的大门。这是今天人们从华中师范大学大门进来后,面对的都是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后门的原因。如今,华中师范大学的南边修了一条干道——雄楚大道,但由于元宝山学校农场的士地己经丧失,这条道路离学校也太远了一点,所以没有按照当年的设计规划,把大门开到南面去。
桂子山校址原来的面积为3000亩,但后来合作干校占去了元宝山,武汉师范学院占去了马皇山,海军22所占去了东北边一角。文化大革命期间空军司令部又占去东边的一块土地。文化大革命后元宝山龙家湾周边原学校的几百亩耕地(学校农场)更是在不知怎么一回事的情况下,一下子全部丢失了。因此目前华中师范大学校园的面积到底多少,我并没有看到一个精确的数字,只是笼统地说2000多亩。10月15日早上,我和唐承通在校园里漫步,他把我带到与华中师范大学连在一起的原武汉供销学校(中专),告诉我说:该校及其200亩土地现在划归华中师范大学了。
从昙华林差点到喻家山北,最后到桂子山,这是我的母校之所在。令人高兴的是,母校还将增建一新校区——梁子湖校区。
梁子湖校区(来自网络)
据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由华中师范大学与鄂州市共建,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梧桐湖新城,距离桂子山直线距离30公里,车程约40分钟。根据武汉市地铁规划,届时地铁19号线将通往梁子湖。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和桂子山校区,将共同支撑华中师范大学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各有侧重,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发展思路,桂子山校区侧重于以学科前沿为导向,以占领学术制高点为目标,培养未来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梁子湖校区侧重于以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建设国家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和现代服务业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与此同时,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将梁子湖校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校园、和谐共享校园的示范区,打造一流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
桂子山校区桂香缕缕,梁子湖校区波光闪闪,母校的风光更加旖旎了,母校的前景更加远大了。十年后我再重访母校,既要回桂子山,也要到昙华林,还要到梁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