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达便捷的网络世界,“家访”为何这般被抬爱?
这篇“走进孩子家里,才能走进孩子心里”的家访报道,改变了我多年养成的“最忽略头版”“瞅瞅标题就往后翻”的阅报习惯,久久停留在第一版头条的长篇报道上。围绕家访老师郑铭的文字,并无什么生离死别的情节,我却数次读着读着,就抑制不住眼眶湿润。
一个黄陂乡村教师,一年家访100多次,坚持27年。她知道孩子们名字的来历,知道他们从小跟谁最亲,会干什么家务活,也知道他们在校外的兴趣爱好。没有手机导航的年代,她是100余个村庄的“活地图”。家访27年,唯一在学生家吃过一碗面。这碗面是照顾脑瘫妈妈的学生从邻居家借来做成的,吃得她泪水忍不住地流。
“不走近学生的家里,就看不到默默无闻的孩子背后有多么顽强,也无法读懂他们的隐忍或放肆。”郑铭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个场景:
我陪一名初三女生的爸爸去为孩子办休学。家长第一次在学校述说了孩子在学业方面的压力,孩子生性内向,起初,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家长几次鼓励她大胆求助老师,孩子鼓着胆试了三次,均遭老师也许不经意的冷遇。临近中考,老师把一叠校外培训和职业技校的华丽广告交给学生。中考无望的孩子从此更加内向,为此产生学习焦虑。家长自责水平有限,不能给孩子辅导学业。也坦诚逼学的不当言行加剧了孩子的焦虑。
当介绍到家里不宽裕的经济条件和多有不便的学习环境时,坐在我对面的班主任脸上有一丝愕然,不由自由地说:“这些情况我今天才知道。”我理解班主任的本能是想说,我不知不为错。而我要说的是,该老师带了这名学生近三年,学生家就在与学校一条背街的路边。当时我就想,三年了,普通家长熟悉的“家访”哪儿去了?你顾不上家访,你稍稍顾及身边学生在你面前的冷暖感受,一个初一时曾考出前5名成绩的学生,也不至于沦陷到休学的地步。
极具讽刺的是,当时有媒体报道,某地中小学校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据说是精心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汇总到教育部门的有图片,有数据,有文稿。一时成为行业的典型。而我所说的这所学校就是这个地方的名校之一。据称,这名班主任算得上这所中学的业务骨干,是保证升学率的一把好手。他或她,为什么顾不上家访,他们的精力放哪儿去了,业内人和家长都明白,我就不赘述了。
据说,家访容易发生家长给老师送礼现象。于是有人出招,“凡家访,必两人”。我就不明白,如果像郑铭这样忠诚教育和热爱学生的老师,又怎样会因为担心行贿受贿嫌疑而因噎废食呢?家访虽是公事,却极具个性特色,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形式,才会有效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一心想走进孩子心里,你怎么会收获那些身外之物呢?
我被这篇家访报道所触动,也许带有偶然性。但9月9日《长江日报》头版安排这篇报道,打破我所理解的媒体常规,证明我的感觉不是“自作多情”。该版还有九条重要时政新闻。除国家最高领导外事活动的一句话新闻之外,其它八条全在文尾、有的是在标题下注有“下转第某页”。唯有这条有四个二级标题的新闻,用五分之三的头版版面全文登载并配彩图。编辑用心良苦,党报对“家访”的这份抬爱,令我惊异,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