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草书,千年的草书发展史,一篇文章给你讲透彻


Jun.

6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绢本,无年款。纵25.1厘米,横1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

中国草书是汉字的一种书体,在艺术表现上是中国书法中最高难和最高要求的书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草书的伟大在于用最单纯直接的点画表现了人的心象。因此,草书成为世界上最富表现性也最为浓缩的抽象艺术。

草书分为章草与今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汉兴而有草书”,当是指章草。章草的极端规范制约了自身的发展。而今草则因为兼具充分自由的表现与法度发扬壮大,致有大(狂)草、小草之分。在近两千年的演进进程中,诞生了一大批震古烁今的名家杰作。时至今日,草书以其高度简练的形式及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质,与时代及现代艺术相呼应、相交融,展露它更大更持久的艺术魅力!

其要者罗列如下:

至少在公元前11240—8864年

1988年发现至今的宁夏中卫大麦地岩画图画文字,比甲骨文至少还要早5000年,极有可能打破中国文字“西来说”,被认定为汉字的源头活水之一。这些图画文字类多象形,几与绘画无异,可视为书画同源的铁证。相传神龙见嘉禾八穗而作穗书、黄帝见景云而作云书、少昊作鸾凤书、帝尧作龟书,颇有求美之意,或为草书之嚆矢。

商前期:公元前1600—1300年

从1899年发现的甲骨文中的朱墨书迹可证,其时我们的先民已经使用毛笔了。

汉章帝前:公元前102—公元87年

从近现代出土的大量居延、敦煌竹木简,如太初三年简、太始元年简、神爵四年简、阳朔三年简、建武三年简、元和四年简等书迹,可见明显的汉代书写草书化倾向,这是真正草书的滥觞。

汉元帝时:公元前48—33年

史游作《急就篇》,“解散隶体,粗书之”,后世称为章草。现在我们所见的《急就篇》,是宋代以后摹刻的,传为“章草之祖”,其实未必出于史游旧本。

汉章帝时:公元76—87年

杜度善草书,有“草圣”之称。但无作品传世。章帝刘怛亦称善书,尤喜杜度草书。有《千字文》传世,载《淳化阁帖》。

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4年

居延出土的永元器物簿编简,虽然属章草,但写得纵横恣肆,极为自由奔放,实开后世大草笔意之先河。

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

蔡伦上所造之纸,时称“蔡侯纸”。从此,后世一直以纸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汉安帝至献帝时:公元107—220年

张芝(?—约192),字伯英,敦煌人。精于草法,书史称其长于“一笔书”,有“草圣”之称。卫恒《四体书势》说他“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传世作品有《冠军帖》、《秋凉平善帖》、《消息帖》等,均载于《淳化阁帖》,虽不尽可信,但却是当时草书兴盛的写照。

汉灵帝时:公元168—189年

赵壹(生卒不详)著《非草书》一文,抨击当时蔚成风气的草书学习与创作。他的立意是复古弘道,反对玩“草书”而丧志。但他未能充分认识到草书的艺术魔力以及道艺如一的道理,最终无法阻挡草书艺术的蓬勃发展。

三国/吴:公元220—280年

皇象(生卒不详),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善草书,有《急就篇》、《文武将队帖》行世。

西晋:公元265—317年

卫瓘(220—291),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作有《州民帖》。

卫恒(?—291),字巨山。著有《四体书势》,中有一势论草书。

杨泉(生卒不详),著有《草书赋》。

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人,师法张芝,善草书。作有《出师颂》、《月仪帖》、《皋陶帖》等。著有《草书势》一文。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人。作《平复帖》,为传世最早的一件纸本法书墨迹(今藏故宫博物院)。其书处章草、今草之间,苍茫淳厚,存篆籀笔意,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晋:公元317—420年

王羲之(307?—365?),字逸少,原籍山东琅邪,居浙江会稽。为东晋大书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以前王羲之书《行穰帖》、《初月帖》、《十七帖》、《远宦帖》、《游目帖》、《都下帖》、《七月一日帖》、《豹奴帖》、《适得书帖》《小园帖》等。

升平四年:公元360年(?)

王羲之书《寒切帖》。

王献之(344—388),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官中书令,时号大令。书《鹅群帖》、《鸭头凡帖》、《先夜帖》、《蜡节帖》、《想彼帖》、《诸善帖》等。

南朝/梁:公元502—557年

梁武帝萧衍(464—549)书有《脚气帖》,著有《草书状》一文。

隋:公元581—618年

僧智永(?—?),书有《真草千字文》(为小草名作,墨迹本今藏日本)、《还来帖》。

唐:公元618—907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书有《草书千字文》(今存刻本)。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书有《屏风帖》、《昨夜帖》。

陆柬之(?—?),书有《得告帖》。

李怀琳(?—?),书有《绝交书》。

垂拱三年(687):

孙过庭(648—703),字虔礼,陈留人。是年作《书谱》长卷,洋洋万言,既是小草杰构,也是绝佳的书法理论名著,被后人誉为“双璧”。

神功元年(697):

王方庆进献十一代祖晋王导以下王氏一门二十八人书牍共十卷,武则天命摹写留内,即《万岁通天帖》(今藏辽宁博物院),真

本归还方庆。其中,除王羲之《初月帖》外,草书尚有王荟《疖肿帖》、王慈《得柏酒帖》、《汝比帖》、王志《一日无申帖》。

贺知章(659—744),字秀真,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人。书(传)有《孝经》。

李白(699—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蜀郡人。书有《上阳台帖》、《官身帖》(今存刻本)。

张怀瓘(?—?),海陵人。开元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著有《书仪》、《六体书论》,论草书品评等,可资参考。

张旭(?—?),字伯高,苏州吴县人。嗜酒,往往醉后狂草,时呼“张颠”。书有《肚痛帖》、《终年帖》、《千字文》(旧拓断本)。另传书有《古诗四帖》墨迹(今藏辽宁省博物馆)。

太和(827—835)时

唐文宗李昻诏以李白歌诗、裴将军(旻)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

天宝十二年(753):

《妙法莲花经玄赞卷》写成(近代发现的敦煌写经之一)。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琅琊临沂人。著有《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大历十二年(777):

僧怀素(737?—?),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善草书,亦嗜酒,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是年书《自叙帖》(此卷或以为摹本,非怀素所书。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另有《苦笋帖》(今藏上海博物馆)、《论书帖》、《食鱼帖》(疑为伪作)、《大草千字文》、《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后四帖均为刻本)传世。

贞元十五年(799):

怀素书《小草千字文》。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人。著《怀素别传》,中有一段述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首次出现了“坼壁路”、“屋漏痕”等重要概念。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著《送高闲上人序》,论及张旭草书,极有价值。

僧高闲(?—?),乌程人。书有《千字文》残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五代:公元907—960年

僧彦修,善草书。

乾祐元年(948):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号弘农人、关西老农,华阴人。时称杨疯子。是年书《神仙起居法》(今藏故宫博物院)。另有《夏热帖》传世。

宋:公元960—1279年

淳化三年(992):宋太宗赵匡义诏令王著等汇刻历代法书名迹于枣木版,即《淳化阁帖》。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书有《西楼帖》(今存刻本)。

皇佑至嘉佑(1049—1063)时:潘师旦增减《淳化阁帖》勒石于绛州,是为《绛帖》。

约绍圣二年(1095):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是年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藏美国钮约大都会博物馆)。

元符二年(1099):

黄庭坚书《刘禹锡竹枝词》(今藏天一阁,笔者疑伪)。

元符三年(1100):黄庭坚书《诸上座帖》(今藏故宫博物院)。

约崇宁三年(1104,一说1094):黄庭坚书《李白忆旧游诗》(今藏日本京都有邻馆)。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人。书有《论书帖》。

大观三年(1109):

宋徽宗赵佶见《淳化阁帖》枣版皴裂,标题多误,遂出秘府所藏书迹令蔡京等摹勒上石,是为《大观太清楼帖》。

宣和四年(1122):

宋徽宗赵佶(?—1135)书《草书千字文》。另有草书团扇传世。

绍兴十五年(1145):

吴说以游丝草书《王安石、苏轼三诗卷》。

隆兴元年—淳熙十四年(1163—1187)间:宋高宗赵构(1106—1187)书《草书洛神赋卷》。

白玉蟾(生卒不详)书有《四言诗卷》(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公元1206—1368年

大德二年(1298):鲜于枢(1256—1301),字伯机,号困学、寄真老人,渔阳人。是年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德三年(1299):邓文原(1258—1328),字善之,绵州人。是年书《临急就章》。

鲜于枢书《与澄虚真人尺牍》。大德五年(1301)以前:鲜于枢书《苏轼海棠诗卷》、《草书千字文》、《真草千字文》、《唐人水簾洞诗》等。

至大二年(1309):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人。是年书《急就章》。

延佑六年(1320):赵孟頫书《六体千字文》。

元统元年(1333):康里巎巎(1295—1345),字子山,号正斋、蓬莱叟,康里人。是年书《述笔法》。另书有《述张旭笔法记卷(残本)》、《李白诗卷》(今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渔父辞》、《临十七帖册(残本)》(今藏故宫博物院)等。

至元六年(1340):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是年书《草书心经》。

明:公元1368—1644年

洪武二年(1369):

宋克(1327—1387),字仲温,号南宫生,长洲人。是年书《急就章》。另书有《录赵子昻兰亭十三跋》、《张怀瓘论用笔十法》(今藏故宫博物院)、《李白行路难诗卷》、《杜甫壮游诗卷》、《七言律诗卷》(今藏美国克兰夫顿美术馆)、《七言绝句轴》(今藏山西省博物馆)等。

洪武三年(1370):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诸暨人。是年书《梦游海棠城诗卷》(今藏天津艺术博物馆)。另书有《书城南唱和诗卷》(今藏故宫博物院)等。

永乐八年(1410):解缙(1369—1415),字大绅,吉水人。是年书《游七星岩诗》(今藏故宫博物院)。

永乐十三年(1415)以前:解缙书有《千字文卷》、《赵孟頫急就章跋》、《宋真宗采贾谊置器说草书卷》(今藏上海博物馆)等。撰有《春雨杂述》

正统十二年(1447):沈粲(1379—1453),字民望,号简庵,松江华亭人。是年书《千字文卷》(今藏故宫博物院)。另书有《诗卷》(今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等。

成化元年(1465):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人。创“茅龙书”。是年书《朱熹敦本文轴》。另书有《七言绝句轴》(今藏上海博物馆)等。

成化二年(1466):张弼(1425—1487),字汝弼,晚号东海翁,松江华亭人。是年书《草书千字文卷》。另有《杜诗轴》、《七言绝句轴》(今藏南京博物院)等。

正德五年(1510):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是年书《七言律诗四首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正德十三年(1518):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人。是年书《自书诗卷》。

正德十六年(1521):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人。是年书《草书诗稿》。

嘉靖四年(1525):祝允明书《箜篌引诗卷》(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诗卷》。

嘉靖六年(1527):王宠书《赠南岩顾君诗轴》。

嘉靖八年(1529):王宠书《宋之问诗帖》。

嘉靖十年(1531):祝允明书狂草《前后赤壁赋》(今藏上海博物馆)。按,此卷无年月,然卷后有黄省曾嘉靖十一年跋、文征明嘉靖十三年跋。据以推知。另书有《自作诗词卷》(今藏南京博物院)、《牡丹赋》、《七律诗轴》等。王宠书《自作杂诗卷》、《为事茗书七绝二首诗卷》。另书有《草书扇面》等。

嘉靖二十一年(1542):陈淳(1483—1544),字道复,后以字行,号白阳山人,吴人。是年书《草书长卷》。另书有《古诗十九首卷》、《杜甫咏怀卷》(今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杜甫陪郑广文游何氏山林卷》(今藏辽宁省博物馆)等。

嘉靖二十四年(1545):文征明书《草书赤壁赋卷》。

嘉靖四十一年(1562):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人。是年书《虎丘纳凉诗卷》。

隆庆元年(1567):文彭书《卢仝茶歌卷》。另书有《五言律诗轴》(今藏南京博物院)。

万历元年(1573):徐渭(1521—1593),字文长、天池,号青藤,浙江绍兴人。是年书《天瓦庵诗卷》。另书有《青天歌卷》、《七言律诗轴》(今藏故宫博物院)、《御制咏墨、咏剑轴》(今藏苏州博物馆)、《杜甫七言诗轴》(今藏上海博物馆)等。

崇祯十三年(1640):王铎书《临王献之鹅群帖》、《雒州香山作诗轴》。

崇祯十六年(1643):王铎书《王维诗卷》、《豹奴草书条幅》。崇祯十七年(1644)以前:倪元璐书《题画七言绝句》、《左思蜀都赋轴》、《感赋诗轴》、《七言联》等。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人。是年书《自作诗轴》(今藏上海博物馆)。另书有《进神宗实录诗轴》、《洗心诗轴》等。

王铎书《寄金陵天目僧诗轴》。

清:公元1616—1911年

顺治二年(1645):八大山人(1626—1705?),本名朱耷,字由桵,号雪个、个山僧等,江西南昌人。是年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另书有《草

书五言联》(今藏广东省博物馆)等。

顺治三年(1646):王铎书《杜甫诗卷》。顺治六年(1649):张翱、刘光旸刻王铎书法41种,是为《琅华馆帖》。顺治七年(1650):王铎书《欧

阳询胜事帖轴》。顺治八年(1651):王无咎纂集、吕昌摹、张翱镌王铎书法103种,是为《拟山园帖》。

王铎书《临王昙首昨服散帖》。另书有多件草书杰构传世,对后世影响极大。

康熙二十一年(1682):傅山(1607—1691),字青主,号真山、公之它等,山西阳曲人。是年书《诸怀不可言轴》。另书有《右军大醉轴》(今藏

南京博物院)、《七言绝句轴》、《五言律诗轴》、《孟浩然诗卷》(今藏故宫博物院)等。

雍正十三年(1735):黄慎(1687—1768年后),字恭寿,号瘿瓢,福建宁化人。是年书《春归帖》。

乾隆九年(1744):黄慎书《七绝三首诗轴》。另书有《送汪瞻侯归姑苏诗轴》(今藏天津艺术博物馆)、《桃花源记册》等。

乾隆十二年(1747):高凤翰(1683—1743),字西园,山东南阜人。是年以左手书《苏秦罗隐七言联》。另书有《题画诗卷》(今藏辽宁省博物馆

)等。

乾隆四十四年(1779):翁方纲(1733—1818)作《题徐渭墨笔花卉卷》,中有“世间无物非草书”这一名句。

乾隆五十二年(1787):石梁(生卒不详)辑成《草字汇》一书。

嘉庆九年(1804):邓石如(1743—1795),原名琰,字石如、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是年书《草书五言联》、《草书七言联》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

1917年:王世镗(1868—1933年),字鲁生,号积铁子、积铁老人,天津人。先生于是年作《章草草诀歌》,为于右任、余绍宋等先生所激赏。此外,还著有《稿诀集字》、《论草书今章之故》、《叶刻急就章考证》等,均有功于草书之学。

1922年: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是年书《赠力农仁兄诗轴》。另书有《七言联》等。

1932年: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以字行,号髯翁,陕西三原人。是年在上海组建“标准草书社”。

1936年:于右任出版《标准草书千字文》。

1941年:于右任创办《草书月刊》,共出四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3年:毛泽东(1893—1976),字润芝,湖南湘潭人。是年书《满江红》。

1964年: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号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是年书《毛主席词卷》(今藏辽宁省博物馆)。

1972年:高二适(1903—1977),原名锡璜,后改名二适,号瘖庵、舒凫、舒父。江苏姜堰(东台)人。是年书《杜甫诗卷》。另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书行世。

1973年:林散之(1898一1989),原名以霖、字霖,号三痴,晚署散耳,江苏江浦人。是年书《李白草书歌行》。另书有多幅杰作,有“当代草圣”之誉。

1974年:费新我(1903—1993),字立千,号立斋,浙江湖州人。是年以左笔书《白居易湖亭晚望条屏》。

1979年: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号沙邨,浙江省鄞县人。是年书《曹操龟虽寿诗轴》(今藏辽宁省博物馆),另书有《书谱卷》等杰作。

1981年:朱复戡(1899—1989),初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祖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是年书《修补草诀歌》。

1983年:朱复戡书《草书千字文》。

1989年:王蘧常(1900—1989),字瑗仲,浙江嘉兴人,受业于沈寐叟,精于章草。是年作《贺词轴》(今藏辽宁省博物馆)。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