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大兆街道甘寨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长安区大兆街道东北部,是大兆街道距西安城最近的村。东邻常兴村,南与甘寨堡村相连,西边与东伍村接壤,北与曲江新区三兆村连畔种地。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走向,有利于排水。由于地势高,从甘寨村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出行都是下坡路,故该村老人将出行称作“下”(hā),下圪垯(常兴的旧称),下堡子(甘寨堡),下城(去西安)等。
甘寨村早先名曰鸿固堡。凡少陵原东曹村以北,凤栖塬东伍村、鲍陂村一线以东,三兆村南塬上,浐河以西塬上,东西不过两公里,南北不过四公里的狭小
地域,谓之鸿固塬。整个鸿固塬范围内至今也只有甘寨村和甘寨堡两个村。
说起鸿固塬,还有一段故事。秦汉之际的某一年冬天,漫天的大雪下了几日,积雪深达双膝,有个老汉出来打柴火,面前一大堆约几十只大雁,可能是因为太冷,冻死了,个个体态肥硕。老汉欣喜不已,回家取了担子,准备将大雁担回家,当返回时,发现几十只大雁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几个担笼大的雪坑。从此就将此地称作“鸿固塬”。鸿雁来栖,固而不死,乃祥兆也。也可能是因为此因,西汉中兴皇帝宣帝刘询,在其登基的第二年,便选址鸿固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之后才有了杜陵原的称谓。
之所有称作杜陵是因为秦时此地属杜县管辖,汉沿用之,刘询将其陵寝修建于此,故后人称作杜陵。杜陵规模极其庞大,陪葬墓非常众多。按现行地域行政区划,横跨雁塔、长安两区。但除了大冢(宣帝陵),二冢(王皇后陵)不在甘寨地界外,三冢、四冢还有几十个有名、无名的小冢均在村境内,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放羊人的牧场,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此登高望远,踏青赏景。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该村还隶属于设在三兆镇的杜陵乡、三兆联第四保管辖,当时不到200人,以刘、王、高姓为主,约占全村95%以上。
朱元璋在南京即位后,为了巩固政权,避免子嗣相残,将除太子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封至全国各地为王,将二儿子朱樉封为秦王,镇守陕西以至西北诸省,繁衍十四代,其中十三位藩王埋在杜陵原周围诸村。按照明时旧规,每个藩王陵均设有两营看守,就形成了现在的“九井十八寨”,所谓“九井十八寨,个个有由来”,说的就是这事。“甘寨”即为其一。
在封建社会,人们对生老病死,天旱雨涝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只好祈求上苍保佑,在村中修建了三座庙宇,即菩萨庙、老爷庙和马王庙。诸神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庙会,每逢庙会,辄要唱大戏,以图吉祥,但请人唱戏的资金来源则很有意思,如马王爷过会,就只要养大牲口的(马、驴、骡、牛等)出资。老爷庙过会是按人出资,而菩萨庙过会则是按人和地出资,地多人多的多出,好像也能体现那个年代最朴素的公平吧!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人都住在现址南边岩(nái)下,依岩势、凿窑而居,能盖起房子的人很少。后来发展为厦房。1982年左右开始整村搬迁,村民陆续把房建到老村以北,地势较平,离井更近的岩上,形成现在的新村。
也因为地处海拔较高的塬棱上,自古以来没水吃。有老人传下的顺口溜为证:常(sháng)湾编笼、张侯坟箍桶,三兆大冢(宣帝陵)、甘寨深井。据老人讲,那时家家每天要派个劳力去井上“守水”。
邻村的人都说:甘寨人宁给你吃个馍,也不给你喝口水。还有人戏称甘寨人清早起来,没水洗脸,两口子面对面唾呢……。
1975年,省水文队免费为该村钻深井一眼,并配套齐备,一举解决了甘寨村有史以来吃水难问题。
直至今日村里还吃着这眼井的水,以前家家有个架子车,车上绑个水桶子,放水时拉水的架子车摆开一条长龙,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中一道特有的风景。2006年实施自来水入户。2008年国家实施人畜引水工程,投资20余万元,又在村北打了一眼深井,还盖了水房,焊了水箱,配套了水泵、管道等。
改革开放后,村民王修齐首先办起木器厂,在其带动下,木器产业如雨后春笋,一度多达五六十家。
2009年,按要求建设村卫生室,当年被区卫生局评为“甲级卫生室”。村卫生室不光满足甘寨常驻和流动人口就诊需求,还辐射到赵家湾、常兴村、甘堡等村。
以前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是出了名的“裤裆村”,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灰是当时真实的写照。2010年,多方筹资,混凝土硬化村内主干道,2011年又完成与南郊主干道雁翔路的对接。近几年,由于雁塔区许多村进行了拆迁改造,不少厂家选择来到甘寨村投资建厂,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经济发展。
目前,正在酝酿着兴修村内道路,配套村内路灯等工作。地处宣帝陵区内,适逢杜陵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