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方孝孺和旅游

方孝孺和旅游

文/应可军

一提到方孝孺,人们总是提及“靖难之役”,方孝孺抗命不肯草诏,最后壮烈就戮,并被灭了十族。他这种威武不屈,身殉理想,刚烈无畏的精神,深为后人所敬仰。但我们把徐霞客作为宁海旅游作为切入点,从未考虑方孝孺的作用,所以引起不少宁海人的质疑,如果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他是关注乡亲父老,钟情家乡山水的宁海人,在他外出游学,参与国政时亦为如此。虽然身在外地,但从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感情是真挚的。别的暂且不说,他对宁海的文化旅游占着重要的位置。
首先,与他相关的方祠、陵南谷草堂、石镜精舍、桃花溪、故里碑、乾坤正气坊、故里坊、义井亭、读书处等等,就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如果没有方孝孺,宁海县在历史上就会黯然失色。这位杰出的大学问家、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几百年,这是宁海精神所在。我们应该创造条件,恢复或重建相关景点,吸引外地游客,提高宁海品位。不是吗?民国24年,日本学者富田健助曾专程到宁海考察方孝孺读书处等遗迹!
同时,方孝孺本人就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他曾到不少地方观光,写下了大量的游记诗文,如在游峨眉时有诗云:
自惭非佛亦非仙,也宿丹岩碧树间。
顿觉眼前无俗物,片云飞过鸟声喧。
“江山奇绝处,多在画图看”尤其对宁海山水厚爱有加,不妨摘录一二。《游清泉山记》写道:“环宁邑之山多可游,惟清泉山去邑为最近……起而四顾,落日与山当,东北云气中海涛际天,日光折射海上,滟耀难正视。”当时同游者八人,攀登、弹琴、饮酒、道古今事以为乐,心融融如有得。《雁苍寺记》写道:“夫雁苍者,连天台之秀丽,接蓬岛之仙灵,岩宕迸出泓清,不舍昼夜,空俗鸣闻法乐。”《游石镜山》诗中写道:“霜林凋绮叶,秋花吐奇英。百灵竞纷集,万象森罗迎……”《闲居偶题》说:“雨歇阶草净,鸟鸣丛竹中。偶无轮鞅过,遂与山林同。”家乡山水佳趣,只有身临其境者才有如此体会。而《逊志斋集》、各村宗谱中,留下了方孝孺大量的游记诗文,倾注着对家乡山水的一片真情。我们不要“昔隐林壑里,不知林壑美。”同时他和徐霞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对农家乐也有特殊的喜爱,这他的红酒歌就可看出:庆丰收的欢乐时刻,少不得喝酒助兴,没有自酿的美酒,农家的快乐似乎要打些折扣。清代诗人鲍谦有一首歌咏农家乐的诗,写的就是三门农家在金秋时的欢乐:“家家种秫酿春醪,十月红先缸面掏。何物堪供郎下酒,糖颓青蟹蛎江蚝。”酒先熟者曰十月红,而诗中的缸面掏,应该是家酿的另外一种白酒。金秋里,喝点家酿的小酒,弄点青蟹、牡蛎当下酒菜,农家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
乡村扑面而来的丰收气息,让人感到秋的丰厚与浓情。那个方孝孺,在秋天到来之际,被秋风所召唤,脱下长衫,走出书斋,来到天台山,与山民们同吃同乐,感受到欢乐质朴的农家乐。老夫子一边痛饮,一边高歌,兴之所至,挥笔写就《红酒歌》:
  田家八月秋秫黄,赤肩满担金穰穰。
  西成万室喜登场,斗酒劳庆年丰祥。
  天台山人传秘方,酿成九酿丹霞浆。
  紫檀槽头秋点长,绛囊醡压甘露凉。
  猩红颗滴真珠光,蓼花色比桃花强。
  荐新设席请客尝,风吹桂花满屋香。
  馔出肥鸡一筋肪,橙砟蟹砟双螯霜。
  不须琥珀琉璃觥,不须太白力士铛。
  我爱真率田家郎,磁瓯瓦盆罂木觞。
  烂漫为我浇吟肠,新诗吐出云锦章。
  醉来兴发恣豪狂,高歌起舞当斜阳。
  出门一笑尔汝忘,大江东去烟茫茫。
  
宁海农村的秀美风光、十月乡村的节日气氛、农家的纯朴好客,让久居庙堂之中的他开怀不已。他的这首七言歌行,纵情豪放,直白透亮——秋天到了,稻子收割了,菊花开了,农家端出天台山红酒给我喝。这红酒,比桃花的颜色深,比红蓼颜色稍浅。风送来桂花的芬芳,一切让我心醉。除了醇厚浓香的红酒,还有大盆的土鸡和螃蟹。与欢乐的山民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喝醉了,露一点狂态又何妨?
方孝孺当时名列《奸臣榜》第三位,直到万历十二年(1584)才被谕旨赦免,自后逐渐受到朝野褒扬。生于万历年间的徐霞客,说不定有意无意受到方之影响,这与他的父辈与方孝孺的交往有关,在他的《游记》中特以宁海作为开场白,这当然要方家来一番考证。但离不开对方孝孺的研究。毕竟他是吾等宁海人,据本人查证,宁海在唐宋元明清以来约有一万多首描写景观诗词。
相关链接:
应可军美食文化专辑
应可军古戏台文化专辑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0)

相关推荐

  • 【乡韵】弘扬宁海乡土历史

    作者丨胡克均 摘要 乡土历史.乡土文化是形成人们思想灵魂的源泉.芸芸众生来到红尘世界,最早接触的是生身的父母,认识社会的第一个窗口是生于此长于此的故乡.通过亲身耳闻目睹.父母的熏陶.老师的教育,认识了 ...

  •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 ...

  • 应可军 | 小偷帮忙送元宝

    小偷帮忙送元宝 文/应可军 话说白溪流域山脚有一家农户,夫妻俩勤俭节约,生活过的比较丰裕.   一日黄昏,夫妻俩在床上聊天,一个小偷正潜入他家准备行窃,发现他们在聊天,他也静静的躲在一边偷听.只听见男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FLO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文/应可军 史载: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说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 ...

  • 应可军 | 文化名人与宁海

    文化名人与宁海 文/应可军 文化名人主要是指在文化生活中特别突出的人,对于人类的进步与人们文化境界的提高都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影响.流行名人主要是指那些在社 ...

  •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 ...

  • 应可军 | 周恩来与宁海

    周恩来与宁海 文/应可军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应可军 | 闲谈宁海染坊

    闲谈宁海染坊 文/应可军 "世界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创立.1977年5月18-29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 ...

  • 应可军 | 孙中山与宁海

    孙中山与宁海 文/应可军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quo ...

  • 应可军 | 陈其美与宁海

     陈其美与宁海 文/应可军 陈其美(1878-1916),汉族,字英士,浙江湖州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为蒋介石拜把之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