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36-50

​第36章:柔政对民不以威势 【正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标注】①歙(xī):合并、合拢。②固:原来;本来。③渊:深水。④利器:具有威胁的事物。【解释】将要合拢,必然要先张开;将要削弱,必然要先茁壮;将要废止,必然要先兴盛;将要取回,必然要先给予,这可以称为大道的细微特征。柔弱的理念必然胜过刚强的做法,鱼不能离开生存的深水;国家的武力不可以对国人使用。【感悟】歙张、弱强、废兴、取与,两两相对立,就像每天的白天黑夜一样,将要天黑时,原来一定是天亮的。以柔弱的理念行事,所以鱼不能离开赖以生存的深水,比喻人应该正确看待自已,不可逞强,无视自身的条件,而以柔弱为理念时,保护百姓的军事力量,以百姓安居乐业为目的,不可以对百姓使用武力,以“利器”势于百姓,是刚强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国家不能长久。  第37章:以道治国善爱为本 【正文】道恒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标注】①无为:依道而为。②无不为:以清静无为的理念,无所不能为却不会使欲念复起。③化而欲作:发展后,欲望复涨。④镇:此处为“教化”的意思。⑤无名之朴:无名意指大道。⑥不欲:无欲。【解释】道永远无私,不决定万物的发展,这种理念可以适用于任何事物,任何方面。君主若能以“无为”的方式治理国家,百姓将会均衡自足,如果发展后又出现物欲利求、私心非道之时,我将以无私质朴的思想,对百姓进行教化,以道朴实无华的思想来引导,百姓则会淡化欲望,合于道德。以无欲之心引导万物,将会清静自然并且协调发展,天下也会稳定与久远。【感悟】以清静无欲的思想而为则是“无为”,以清静的思想无所不适用却不会使心境蒙尘则是“无不为”,当君主能贯彻以清静治国时,也能引导百姓从“为已”的思想,转变成“为他人”的思想,世间万物会各行其道,均衡自足,人间清静之性越盛,“私欲”就会如鬼魅见不了阳光,而遁形无踪了。无为而无不为,即是依清静之心而为,却不会触动清静之心的意思。  第38章:仁义为首重归道德 【正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标注】①上德:完善的品德。②下德:不足的品德。③无为:依道而为。④无以为:不以“为”的方式去表现,与“有以为”相反;无以为,即“为”与“不为”,已经于行为中统一,不用刻意用“为”的方式去表现。⑤上仁:上品仁爱。⑥上义:以仁爱为旨的上品言行。⑦上礼:最高等的礼法、规范。⑧攘臂而扔之:挥手而别,与道德相背离。⑨大丈夫:依道而为的人;以言行为重合于道德的人。【解释】完善的品德,不以德为标准,因为其本身就是道德的体现;不足的品德,一直以德为标准,因为其本身还不够德的程度。完美的德行以道的无为思想为主,所以是不妄为、不乱为的;不足的德行以道的无为思想为标准,却需要以为的方式去实现。上品仁爱以道的无为思想为表现,所以是不妄为、不乱为的;上品仁爱的行为,需以为的方式实现;最高等的礼节、规范,无法以“为”和“不为”去评论,已经离道德很远了。所以,道散失而德现;德散失而仁爱现;仁爱散失则需崇尚仁爱之行;仁爱之行不能成为社会主流时,礼法、规定就会成为社会的主流。礼法成为社会主流时,同时代表了诚信的缺失,混乱的开始。思想中,道、德、仁是道的精华与质朴思想的起始,所以依道而行的圣人,心中敦厚,而不浅薄;注重言行,却不流于表面。所以平凡之人,思想观、价值观应以圣人为榜样,进行取舍。【感悟】前识是指,人出生后,意识分阴阳,化四象,开始有欲望,有要求;而意识在混沌之时,不发展以前,并没有欲望与要求;如道德一样,是不开窍的混沌之物;前识对应后识,指后天的意识,后天意识中开始出现利已、欲望;所以道、上德、上仁、上义,属于意识分化之前的形式,他们不以利已为原则;而下德、下仁、下义、上礼,都是以“利已”、“欲望”为原则的。世间悟道修心之人,道心程度不同,上品德行的人,合于大道,所做所行,是道“无为”思想的表现,其本身就是德的体现。无为之行,是出于本心,自然而言,自然而行,所以是不妄为、不乱为的;德行不足的人,离德还有距离,所言所行之事,需时常以德为标准,也尽量以清静本性为始,但却有刻意之嫌,牵强之义,只是窥见德,但德行不足,所以应继续修心,只有修心养性,才能去浮华展现本性,去刻意展现质朴,是下德成为上德的必经之路。  第39章:阴阳相合修心入道 【正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标注】①昔:从前、过去。②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无极是阴阳不分的,按数字表示应是“0”,阴阳是“2”。“道生一”即“无极生太极”,所以表示道的“0”和表示“2”的阴阳之间,“1”则是指太极,是阴阳分而未分前的状态;所以“一”应该解释成太极或阴阳和合抱元守一。③致:这里是至、极的意思;发展到极致以后,则会反转。④蹶(jué):跌倒,颠覆。【解释】以前阴阳和合的例子中。天得阴阳和合则会清朗;地得阴阳和合则会安宁;神得阴阳和合则会灵验;浴水得阴阳和合则会满盈;万物得阴阳和合则会生生不息;君主得阴阳和合则会君民同心,中贞稳定。相反,天不清朗将会分裂;地不安宁将会废弃;神不灵验将会停歇;浴水不满盈将会干沽;万物不生生将会覆灭;君主不中贞将会蹶没。所以,贵贱之中应以贱为本;高下之中应以下为基。君主自称孤、寡、不谷,这不也是以低下为本吗?不是这样吗?已经拥有至高的荣誉再使荣誉锦上添花时就会显得微不足道,所以,不如放弃像玉一样光泽富华,而选择像石头一样平凡质朴。【感悟】天地万物,只有自身阴阳和合,才能合于大道,生生不息,而阴阳和合,归于太极是万物得以生生的保障。修心者,以“抱元守一”为原则,此中的“一”,则是太极的意思,即气神不冲,相存共盈,守一即是守道。如道一样虚怀若谷、清心无欲,名为守一,实则无所守无所执。心中无欲,才能包容内外,无视表里,揉和阴阳,混同有无,以使阴阳相融,所以清静自然,应以不守成就守,以不执成就无为。  第40章:万物生于有归于无 【正文】返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标注】①返:返本、归原。②动:运动、方向。③弱:缓慢、柔弱。④用:作用、表现。【解释】返本归原是道的运动和方向,缓慢柔弱是道的作用和表现。天地万物生於既有,又从有归于静无。【感悟】道是天地间最基本、最源泉的作用力。道作用于天地万物,使天地万物向本原的方向回归,天地万物,由静中来,其运动又使其归于静止。静止是起点与终点,运动是中间与过程,而且道的作用力是柔弱的,并且在时间上是缓慢的。  第41章:善于付出成就他人 【正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标注】①上士:品德高尚的学者。②建言:劝建的话。③颣(lèi):缺点、缺陷。④渝:执着、不改。⑤善贷且成:善于付出,不求回报;善于付出,成就他人。【解释】品德高尚的学者听闻道后,能时时依道的标准去做;一般的学者听闻道后,有时会依道的标准去做;下品学者听闻道后,嘲笑不停,如果他们不嘲笑,就不足以称为真正的道了。因此劝人向道的话有:越清楚明显,越像是隐晦不出;越依道前行,越感觉在退步;道越平坦简易,越觉得还缺陷不足;上品德行的人,虚怀若谷;越明了道德,行为越卑辱;越接近道德,越觉得离道还很远;道德好似劝人,应隐匿而不应表现;越心性纯真,越似愚昧执着;至大的空间没有角落;至大的事物成长时间越长;至大的音频超过人的收听范围;至大的图象,超过人的视野范围;道隐于万物之中,因此无法给道赋予一个合适的名称。道是善于付出不求回报;善于付出成就万物的。【感悟】夫唯道,善贷且成。道的品质是善于付出并且成就他人的。道生育万物成全万物,这种对万物无私的付出,养育成全万物的特性。因此,道的品质是善,是无层面无分别的善,所以上士、中士、下士听闻到“善”后,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上士听闻到无私的善,会时时用言行,去表现,所以上士是品德高尚的学者;中士听闻到无私的善之后,会有时用言行去表现,其心中还有为已之心,并不能真正做到对他人无私的关爱,所以中士,是品德一般的学者;下士听闻到无私的善后,会大笑,因为善所表现的思想,与下士的为已之心,追求物欲之心是相背的,其不仅不会依无私之善去言行,去传播,还认为是非常可笑的,而其行为也反证明了道的伟大,如果为已之心,追求物欲之人,不嘲笑道的愚朴,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人在道中,之所以认识不到道,是因为道的至大,以至于无形;道的隐晦,以至于不显;道的高尚,以至于自私自利之人感受不到,道性博爱无私,隐于事物之中,用眼看不到,用耳听不到,用事物无法证明,只有用清静“善心”感应天道,才会有所收获。  第42章:道生天地传承不息 【正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标注】①道生一:道中生化出“现有天地”,即天道。②强梁者:固执倔强的人;此处指有认识却固执不留传的人。③教父:教导的模范和榜样。【解释】道生化出“现有天地”;现有天地演化出阴阳;阴阳交合继续演化;以至于天地万物。万物皆有阴阳两性,世间阴阳两性相斥以中和。人们所不喜欢的,是孤、寡、不谷,而君王以此作为自已的称呼。因此万物有的是先损后益,有的是先益后损。他人传授的,我也传播,而固执不传者,其死后也没有实现他的价值,我将引以为戒,我将要成为教导众人的模范和榜样。【感悟】大道生天道,天道演化阴阳,阴阳交合而有万物。而我们所见的所有事物,其本身有阴阳两性,以至于生兴衰亡。而世间之物相生也相克,有正也有斜,有善也有恶,有美也有丑,都是相对而生,所以,相对属性相斥而冲和,则是生成天地运行之理,天地运行之力。故若以天道观大道,则无美无丑,无善无恶,无正无斜。皆是道的表现,都是道的妙用。 第43章:道性的无为与不言 【正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标注】①驰骋:游刃纵横。②无有:没有具体的形态。③不言之教:道潜移默化,以“不争”对天地万物。【解释】天下间最柔弱的事物,可以游刃于天下间最坚硬的事物。因其没有具体的形态,才能深入没有间隙的事物,我由此可知,道无为思想的益处,必能深入天地万物之中。无为思想对天地万物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而且其益处,天下间少有能与之相提并论者。【感悟】天下间莫柔弱于水。如山中的溪水,纵横穿梭于山石之间,溪水掺杂山石向下游流动,而山石最后成为卵石,沉入水底,水却没有一丝伤害,由此可见,柔弱者生,刚强者亡,柔弱终能胜刚强,而道无形、无色、无相,更比水柔弱千倍,所以能深入事物的内部,深入天地万物的实质,而道性隐于天地万物之中,默化于天地万物,所以道的“为”,是按道性自然而为。  第44章:先修人道融入社会 【正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标注】①名:名誉、名声。②甚爱:过分的喜爱。③知足:懂得满足。【解释】名声与自身哪个更重要?身体与财物哪个更应注重?得到与失去哪个才是有害的?所以,过分的追求某一方面,必然付出很多,过多的蓄集必然导致过多的失去,而懂得知足才不会有错,知错而改,知错而止才会汲取教训,这才是长远之道。【感悟】有人认为人应淡泊名利,视名利如浮云,才能幸福,这种说法和境界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清丽脱俗,确实让人倍感高贵,陶渊明有“归去来兮”的名句;孔圣人有“饭疏食饮水,不贵不义之富”的情操,实是让当时崇尚财物和权贵的人自惭形秽,而幸福是什么,我想陶渊明和孔圣人以及所有的世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有人认为名声重要,努力艰辛以求名达世间;有人认为财物金钱重要,每天披星戴月获得物质上的富足;有人认为自身重要,淡泊名利、修心炼性、研习益寿延绵之法;但名、利、已三个方面,得到哪个才是可喜的呢?老子并未直接说明,只是婉转的说,当追求名利时,必然对自身的身心照顾的就会少,当追求身心的超然,就会视名利如浮云,因为追求名利与追求身心是互为成本的,过度追求哪一个方面,都应懂得适度,才是比较适合的方法。所以修道者,不同于常人之处,需要同时做好生活与修道。  第45章:清静天下修行自然 【正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解释】大成的事物只有以不断若缺的思想,才能成就至成,而没有任何弊端;满盈的事物只有以不断若冲的思想,才能成就至盈,而没有穷尽;顺直的事物只有以不断若曲的思想,才能成就大直;巧妙者只有以不断若拙的思想,才能成就大巧;雄辩者只有以不断若讷的思想,才能成就大辩。燥动胜寒,静心胜热,无欲无求清静自然才是天地正道。【感悟】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使哲学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而道学是没有唯物与唯心分别的,宇宙演化,动则分,静则合,意识为动因,物质为静实。意识动使精神与物质分离,意识静,使物质与精神相合。萌动之时物质与精神开始分离,极静时物质与精神混合。  第46章:消除欲望知足常乐 【正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标注】①欲得:得到的欲望。②足:对人的尊称。【解释】社会发展符合道德规律时,人们安居乐业,马匹清闲的行走排便;社会发展不符合道德规律时,战乱四起,连军马生小马驹也会在郊外的战场上。灾祸是从不知足开始的,过错是由占有欲引起的,所以懂得知足的人易于满足。【感悟】修者以清静自然为本,心守清静自然,则不会有忧虑和过错。对身心来说,人得清静之心,就能内去欲求,外拒物诱,平常心看待一切事物,也是极好的养生方法,因为一切疾病大多因心中忧苦所致,心守清静自然,则处事就会心平气和,神识清朗。而心性清静,以心性养健康不仅能预防疾病,更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心性好则疾病痊愈了一半。从社会来讲,如果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是清静自然,则人们相处融洽,社会各个方面也会和谐共赢,国家之间和睦共处,从而杜绝了战争对百姓的影响。但清静自然却不容易做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只有看透名利物欲,才能达到真清真静,恒久满足。而战乱纷争皆因欲心所起,使百姓生灵涂炭,如果欲望能得到有效控制,整个社会会恬静很多,幸福很多。所以,天下有道则百姓懂得知足,百姓懂得知足则易于满足。  第47章:修心炼性静心悟道 【正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标注】①户:门。②天下:天道。③牖:居室的窗。【解释】不出户悟知天下;不外求悟知天道。欲望越多,离道越远。圣人不从实践行为中可以悟道,不用眼耳可以明道,不执着做为可以得道。【感悟】天眼能观一切,外观无益;天耳能听一切,外闻无益;得失自有命程,强求无益;事事自有定数,烦恼无益。故修道者无执无失。  第48章:清静心性返归道德 【正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标注】①益损:益,增加;损,减少、去除。②取天下:取得、悟得天地之道。③无事:没有从事的目的性,即无欲、无求、无执之心,与功利心相对。【解释】学习知识是日有精进,静心修道是日去束缚。当心中的束缚越来越少时,思想言行就接近自然本心,这时则无所谓“为”与“不为”,从而达到“无为”。无不为并不是不做为,而是以“无为”之心,无所不能为却能不离无为之境。所以修道之人需以,无欲、无求、无执之心去悟道,以功利之心悟道的,不足以悟得天地之间真正的道。【感悟】学习和修道的过程是不同的,学习是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是日积月累,日有精进的;而修道以静心为主,去除心中的束缚,逐渐显现自然本性,这种方法,是去除雕饰还原本色的过程,与学习的方式是不同的,学习似进,学道似退,所以有“进道若退”之说。 “无事取天下”,并非指以无事之心得到天下,而是指以无功利之心才能悟得天地之道,此处“天下”应解释成天道更好。所以悟道者应以无欲、无求、无执之心,参悟天道,而不应以功利之心悟道,是对悟道过程的补充,指悟道的方法和原则。修道如同在一张已着墨染色的白纸上,去除着色,去除迹墨,还原白纸的原色。所以,修道需要损之又损,才能返本归原。  第49章:圣人心无出世入世 【正文】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标注】①恒无心:永远没有为自已的私心。②歙歙焉:歙,吸气、收敛;歙歙焉,形容心事重重、不得快乐的样子。③浑:浑浊、浑乱。④注:注目、观注。【解释】圣人没有为自己的私心,因为心装天下百姓。善心的人以善心对待他,不善的人也以善心对待他,因为圣人心合道德之善。对诚信的人以诚信对待他,对于不诚信的人,也以诚信对待他,因为圣人心合道信之旨。圣人行于天地之间,总是忧心重重的,为了天下百姓心中浑乱,百姓的言行、苦乐被圣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圣人就像孩子注目长辈一样。【感悟】“圣人恒无心”,是说圣人没有属于自已的私心,老子这句话是要强调圣人的以“百姓心为心”,因为圣人是心怀天下百姓的心,圣人是博爱之心,是心装天下万民之心。而本章的内容是在解释百姓心到底是什么样的,“百姓心”是无区别对待百姓,对不善良、不诚信的百姓,与善良、诚信的百姓,是一种道的态度,就像子女对待自已的父母一样,是一种关爱、敬爱、无差别的爱。  第50章:改天换命脱离因果 【正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标注】①出生入死:生出于自然,死归于自然;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②十有三:十中有三、十分之三。③生生之厚:生命的奢生贪求。④盖闻:大概听闻、好像听说。⑤陵行:山间行走,丘陵间行进。⑥兕:野牛、雌犀牛。【解释】从出生到死亡。生命平安走过的,有十分之三;开始夭折的,有十分之三;本可以平安,却因妄为而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本可以平安,为什么会因妄作而死亡呢?其原因在于生命的奢生贪求。大概听闻善于养身的人,在山林中行进,不会遇到野牛与猛虎,参加战争时不会被兵器所伤,野牛的角伤不到他,猛虎的爪子无法对其起作用,兵器无法伤到他的身体。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未到必死之时。【感悟】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必然要归于自然,这是生命规律,无法改变。十分之三的人会平安,十分之三的人会开始时夭折,这些都不是人为能避免的,其是命运及规律使然。而能改变的是本可以平安,却因为自己不善于养护性命,而半路夭亡的,这部分人本可以平安,中途死亡是由于自身妄动恶因,所以才招致恶果。一些人本应平安,却因贪妄情执,妄动因果规律,致使自食恶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