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左旋,青龙顺行:《周易》天文历法系列之三
斗建十二辰,辰的数量,恰与《周易》前二卦的爻数相等,因此以十二爻配十二辰是顺其自然之举,作者也正是这么做的。在《建》卦之中,作者按初爻到上爻的顺序,依次描述了东宫青龙由十二月到五月(建丑之月至建午之月)这六个月间的形象。
斗建之辰与各爻的对应依次关系为:
斗建丑(季冬十二月)——《建》初九爻
斗建寅(孟春正月)——《建》九二爻
斗建卯(仲春二月)——《建》九三爻
斗建辰(季春三月)——《建》九四爻
斗建巳(孟夏四月)——《建》九五爻
斗建午(仲夏五月)——《建》上九爻
现将各爻所述天象一一详述如下:
(一)斗建丑——《乾》初九爻辞:潜龙
《乾》之初九爻,对应季冬十二月天象。此月斗建丑,东宫青龙角宿黄昏时出现在东北方丑位,隐没于地下。《说文》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此时秋分已过,春分未至,龙正在“潜渊”之时,所以爻辞说“潜龙”。
此月,青龙心宿凌晨时位于正南方午位,即“旦火中”。《左传昭公三年》曰:“火中寒暑乃退。”注文说:“心以季夏昏中而暑退,季冬旦中而寒退。”意思是说季冬凌晨之时,心宿正在南方中天,和季夏黄昏时一样“火中”,标志着极寒和极暑两个极端的结束。
火红色的龙心季冬凌晨位于正南
(二)斗建寅——《乾》九二爻辞:见龙在田
北斗建寅,对应的是孟春正月之时。爻辞记载此时的天象是“见龙在田”,亦即苍龙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礼记月令》也称“孟春之月……蛰虫始振”,《左传桓公五年》亦云:“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句中的“启蛰”和“闭蜇”,皆与青龙之蛰伏潜藏有关。
那么,正月启蛰之时,我们看到的苍龙是什么样子的?作者用词很妙:“在田”。田既表示这是地平线的低处,还可以表示这是春天之时(“土已耕曰田”,春耕是在启蛰之后,故耕田也在此后。)还有更妙的是,“田”还是苍龙角的别名!
《星经》云:“左角为天田,右角为天门,中间名天关。”正月时节,苍龙的左右两角,只有左角天田露出了东方地平线,故曰“见龙在田”,作者用字何其精妙!
孟春正月,明亮的大角星(牧夫座最亮星)出现在东北方的夜空中,龙角露出地面,青龙启蛰。
(三)斗建卯——《乾》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乾》之九三爻对应的是仲春二月的月令。谚云“二月二,龙抬头”,二月春分时,故《说文》也说“龙,春分而登天”,爻辞里那“终日乾乾”的君子,正是效法那努力登天的苍龙――本句爻辞看似只说人事而未及天象,实则已在人事中暗示天象:
斗建由玉衡、开阳、摇光三颗星组成,三颗星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形成两个方向的连线。其中开阳与最末一颗摇光所连成的线指向青龙角宿,这条线就是我们惯称的“建”,又称“招摇”。玉衡、开阳两颗星连成的线则正好指向青龙的心宿。也就是说:当斗建卯之时,东宫青龙的龙角在卯位,而龙心恰恰正在寅位,暗示着龙心在寅(莫名想到韩国总统的名字)。巧的是,寅,敬也,爻辞中的“惕”和“乾乾”,也都是敬的意思!
仲春二月黄昏时,斗建东方卯位,青龙心宿位于东北方寅位,故爻辞曰“夕惕若”。夕者,初昏也,作者用词何其巧妙!
二月北斗建卯,指向正东方卯位
(四)斗建辰——《乾》九四爻辞:或跃在渊
《乾》之九四爻“或跃在渊”描绘的是季春的天象。此时斗建辰,青龙角宿黄昏时出现在东南方辰位,而龙尾则隐伏在地平线下,更妙的是,苍龙的尾宿恰在银河之中,而此时从北半球的角度去看,银河的平面几乎和地平线重合,也就是说,季春三月之时的苍龙,正是一副跃出于银河深渊的生动图像。
另外,银河中,青龙的尾宿旁有“天渊”星,亦可为“或跃在渊”说法的一种补充。
三月斗建辰,青龙尾在地平线下,或跃在渊 (五)斗建巳——《乾》九五爻辞:飞龙在天
斗建巳,孟夏四月,黄昏时可以看到整只苍龙飞翔在天。《左传 桓公五年》曰“凡祀……龙见而雩。” 杜预注:“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 杜预的解释是正确的,孟夏建巳之月的“龙见”,与“见龙在田”之见不同,后者只是龙角偶露峥嵘,而前者则是大半个身体已经高高跃升腾空,而且此时南方朱鸟翼宿当空,如凤凰展翅,与东方的苍龙呈龙飞凤舞之象,标志着炎热夏季的到来。
四月斗建巳,青龙腾空飞天 (六)斗建午——《乾》上九爻辞:亢龙
《乾》之上九爻“亢龙”,对应仲夏五月的天象。此时斗建午,苍龙角亢二宿在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午位。《礼记月令》称“仲夏之月……昏亢中”,指出仲夏月的标志性天象是:黄昏时“亢”宿出现在南方正中天。由此可见“亢”在爻辞中不仅有过于高亢之意,还直指苍龙七宿中的“亢宿”。
五月斗建正南方午位,青龙亢宿正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