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战役——军神刘伯承的极致指挥艺术
刘伯承素有军神之称,和邓小平一起指挥大军跃进大别山,一举改写了解放战争的攻守形势,而在解放战争揭幕战上党战役中,刘帅更是将一个围点打援运用的出神入化,连续打援,用3.1万人在不断的运动战中歼灭国民党军11个师3.5万人,将战争变成了一种艺术。
上党指晋东南以长治为中心的十余个县,东临太行,南扼郑州,北连太原,西达西安,位于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的中间,国民党军占领上党,可以以此为基可进占整个晋东南,也可以打通白晋铁路、或沿平汉铁路进占石家庄,对晋冀鲁豫解放区威胁极大。1945年8月中旬,重庆谈判还在继续,国民党军在阎锡山的指挥下,进攻我军解放区,攻占了上党,给晋冀鲁豫解放区插了一颗钉子。
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举动早被我军获知,在重庆谈判开始之前,我军就确定了战略方针——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上党地区被国民党军攻占之后,中共中央立马做出了指示,让晋冀鲁豫军区采取军事行动,进行自卫反击,先收复失地,解决心腹之患,为以后转战平汉线做准备,阻止国民党军北进。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是刘伯承,政委是邓小平,麾下大将有陈赓、李达等人。接到中央军委指示之后,刘伯承立马对上党地区展开了作战部署。上党地区以长治为中心,日军经营多年,堡垒密集,城池高大,攻打难度不小,为了实现战略目的,晋冀鲁豫军区集结太行、太岳、冀南三个主力纵队及地方武装总共3.1万人,在5万民兵的配合下,对上党地区国民党军发动了进攻。
9月1日,太行纵队先下襄垣,拿下了进军上党的前哨站。攻克襄垣之后,刘伯承敏锐地发现部队有轻敌的苗头,三大主力纵队都经历过抗日战争,和日军拼杀过,对晋绥军很是轻视。为了打消这种念头,刘伯承亲自主持起草了《晋冀鲁豫军区关于上党战役中某些战术问题的指示》,指示中提出,晋绥军虽然不善于白刃格斗,不善于野战,但擅于防守,历数了晋绥军的优缺点,不仅将轻敌的苗头扼杀,更是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上党战役在9月10日正式开始,以围点打援为主要作战方式。长治是上党地区的中心,围绕长治有四座城池,分别是屯留、长子、壶关和潞城,刘邓原先的计划是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打,引诱长治守军派出援军,围点打援,消耗国民党军的力量。
9月10日第一战打得是屯留,太行纵队在秦基伟的指挥下在2时30分对屯留发动了进攻。屯留有国民党军第六纵队的一个教导团和一些伪军,总人数约有一千,其中教导团实力较强,是防守屯留的主力,太行纵队打得并不顺利。仅仅城西南的一处主碉堡,太行纵队就打了好几个小时,屯留更是直到9月12日晨才拿下。
期间长治守军曾两次派出援军,但畏惧我军围点打援,刚和我军接触就退了回去。刘伯承和邓小平眼见长治守军不敢出援,于是下令部队快速拿下长子、壶关和潞城三地,切断长治与外界联系,将长治守军彻底变成孤军,然后在集合大军,歼灭长治之敌。
9月13日,太岳纵队攻打长子,同时,太行纵队和冀南纵队也对壶关和潞城发动了进攻,9月17日,冀南纵队先下潞城,9月19日,太行、太岳纵队也先后拿下了壶关和长子,长治被我军四面包围,彻底变成了孤城,而在我军攻打三城的时间段,长治没有派出任何援军。
9月20日,刘邓下打了攻打长治的命令,以三大纵队为主力,对长治围三阙一,放开长治一角,逼迫国民党军突围,然后在野战中予以歼灭。晋绥军善守,长治又城高壕深,我军还缺少重火力,直接硬打,是非常不智的。
但国民党军也不是庸才,加上长治守军还有7000余人,不管我军攻势有多猛,始终不轻易退却,光是一个北关,我军就打了好几天,攻打北关的一个连,先后牺牲了三任连长,整个联队伤亡过半,才堪堪拿下北关,随后国民党军又反攻北关,双方多次进行肉搏战,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如果长治守军始终不退,选择在长治死守,我军要拿下长治,就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就在长治攻守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刘伯承接到了一份情报,阎锡山派83军3个师7000多人于太原南下,支援长治。刘伯承当下改攻打歼灭长治守军为围点打援,以长治为点,歼灭太原援军,让长治守军丧失希望,然后再逼迫长治守军离开长治突围,寻机歼灭长治守军。
刘伯承命令冀南纵队和决一旅带着地方部队继续围攻长治,让太行、太岳两部潜行至老爷岭、榆林一带,伏击太原援军。
9月29日,打援部队就位,10月2日,战斗彻底打响,国民党指挥员彭毓斌发觉时,已经落入我军埋伏,退无可退,只得放弃支援长治的计划,转为防御。而打着打着,我军就发现部队了,国民党军的番号是越打越多,根本不是三个师,经过调查,国民党援军足有8个师,其中还有两个炮兵团,足足两万多人,如果硬干,太行、太岳两个纵队很有可能吃不下。
思虑良久,刘伯承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他电令还在围困长治的冀南纵队,立马转头支援打援部队,并且要白天行军,故意暴露。支援打援部队这很好理解,但为何要白天行军,故意暴露呢?其实这是刘伯承故意在打草惊蛇,太原援军虽多,但我军却有一个重要的优势,那就是敌军不知道我打援部队的具体数目,让冀南纵队故意暴露,一来告诉太原援军,我军援军正在赶来,是攻心计,二来是表明我军不怕暴露援军,前线部队兵力很充足,三来是告诉长治守军,我军要去打援了。
10月5日,冀南纵队和决一旅赶到战场,此前太行、太岳纵队已经打得敌军焦头烂额,并夺取了水源,敌军陷入缺粮断水的绝境,援军的赶到,更是让敌军彻底陷入绝望,刘伯承再次围三阙一,放开北面,让敌军逃亡。这次国民党军士气已散,就算有人看透了刘伯承的计策,也无力回天,在5日17时,彭毓斌下达了北逃的命令。而刘伯承也在此时,让太行太岳两纵队平行出击,提前赶到溃军前方埋伏,冀南纵队尾随出击,赶羊一般,将敌军送上了绝路,最后敌军8个师两万余人只有2000多人逃走,其余要么被歼灭,要么被俘,国民党太原援军几乎全军覆没。
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长治,长治守军也不敢在困守了,于10月7日夜,趁着大雨突围逃窜。刘伯承听到消息之后,命令一部分围困长治的部队进驻长治,其余尾随追击,太岳纵队从老爷岭、榆林打援战场出发,围歼敌军。晋冀鲁豫军区指战员不顾疲劳,纵欲在沁河东岸将军岭、桃川河一带挡住了敌军,和追赶部队配合,全歼了长治守军,俘虏军官29名,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让上党战役完美收官。
上党战役的胜利,为重庆谈判提供了有力的军事支持。在整场战役中,刘伯承的指挥可以说是出神入化,打援、打援、再打援,3.1万人不断转战,指挥艺术之高超,战术之精彩,让后人旁观都感觉惊心动魄,如身临其境,感受着战场的硝烟,军情的紧急,军神刘伯承,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