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海外足迹系列之四——周恩来、朱德的旅德岁月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阮佳闻、余鹏)德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乡。上世纪20年代初,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代表人物都曾旅居德国,期间积极投身各种爱国斗争运动,留下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的红色足迹。
1922年3月初,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负责人周恩来、张申府等由巴黎迁居德国。至1923年夏返回巴黎前,周恩来经常来往于柏林、巴黎之间,联络勤工俭学学生和进步华工,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推动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筹备工作。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名誉院长、汉学家余德美指出,关于周恩来在德国的史料很少,只有几张照片成为研究的线索。从目前的材料来看,可以初步认定,周恩来到柏林的第一个住处是凯撒大街45a号。“关于这段经历,有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其中一张明信片,是周恩来在1922年3月21日寄给他在伦敦的朋友的,上面写明了他住在柏林的凯撒大街,也就是今天的联邦林荫大道,还写了一些诸如房租是多少,同住的有一位会说德语和法语的老师教他德文等等。另外一张明信片也是同年3月的,上面写着'今天柏林下雪了天气很冷’。这些都是那个时期的珍贵记忆。”
1922年10月,周恩来正是在柏林,见到了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朱德。远赴重洋前,朱德已是驰骋川南的爱国名将。他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逐渐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在柏林,朱德向周恩来倾诉了自己的革命志向,并强烈地表达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周恩来敏锐地判断出这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当即答应帮助朱德办理加入党在柏林支部的手续。在党组织批准之前,暂时作为候补党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张文红表示,由此,周恩来和朱德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后来周恩来曾经回忆,'朱老总如果继续留在旧军队里,可以是安享荣华富贵,但是他就去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他’。应该说是共同的革命理想,使他们两个人从相识、相交到相知,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历经50年的风雨,初心不改,并肩携手,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2年11月,朱德在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张申府、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欧洲支部,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朱德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起点。自此,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的伟大道路。
1923年,朱德从柏林来到德国中部城市哥廷根,并于1924年进入哥廷根大学哲学系,学习社会学专业。
如今在哥廷根普朗克街3号,仍可以看到朱德居住过的二层红色砖房。墙上嵌有一块大理石纪念牌匾,上面用德语镌刻着:“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23-1924。”
除学习外,身为哥廷根中国学生会主席的朱德开展和组织了很多革命活动。
哥廷根市档案馆保留有哥廷根中国学生会向警方申请一次游行示威的相关文件,包括哥廷根市警察局当时对传单审查后的存档。传单题为《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介绍了“五卅惨案”及其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工人阶级悲惨的生活状况,阐述了中国人民反帝反殖民斗争的意义。哥廷根市档案馆馆长克莉斯汀·卡利什介绍说:“朱德就读于哥廷根大学的社会学专业,他当时最主要的活动就是与学生会一起组织学生活动,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哥廷根期间,朱德还潜心研究西方军事历史,购买大量德文军事书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张文红表示,相关经历为朱德今后成为中国人民军队的最高指挥者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不仅使他的军事理论水平迅速提高,而且更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人民军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这就为他今后成为中国人民军队的最高指挥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1925年1月,因革命工作需要,朱德从哥廷根返回柏林,继续带领学生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由于参加声援“五卅惨案”后上海罢工等革命活动,朱德两次被捕入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名誉院长、汉学家余德美介绍说:“(朱德)对中国的未来和革命工作充满激情,在德期间,他参加了很多革命活动。当时德国的法律规定,中国留学生只能公开发表关于中国的言论,而不能发表其他比如反对英帝国主义的言论,而朱德在许多德国共产主义组织举行的大型活动上作为中国学生代表高呼口号,因此两次被捕。”
1925年7月,在国际红色救济会的帮助下,朱德从柏林乘轮船前往苏联学习,并于1926年回到中国。在旅居国外的日子里, 朱德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革命实践,学会了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并完成了一个旧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他后来回忆说: “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结合其他的研究和经验,我就找到了了解中国历史—— 过去和现在的一把钥匙。”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张文红指出,“几年的远涉重洋的经历,不仅使朱德迅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使他最终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杰出实践者,成为一名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