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苦命CP,今天传疯了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会有个男人捧着一大束花对你说:

▲也许是类似这样一束花。

麻烦让一下,这花不能挤。

表错情?这有什么。

七夕节被当成情人节,就是横向强行移植西方情人节的产物,不也是表错情?背后的逻辑则充满民族主义色彩:

你们西方有什么,我们中国也有,祖上就有。

没必要这样较劲,反而显得我们没自信,连传统文化都要对标西方才有存在感一样。

实际上,七夕节依托的牛郎织女传说,自古以来影响力就大了去了。

至少在整个东亚(包括东南亚)地区,牛郎织女这对CP,绝对是红了一两千年的大IP。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塑像。

牛郎织女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

这个故事原型不但在中国的汉族地区流传,还打入了少数民族地区,衍生出无数大同小异的传说版本。

而且,在牛女传说诞生之初,它就凭借中华文明的强势与优势地位冲出国门,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生根发芽,随后又影响了菲律宾、印尼等地文化。

牛郎织女,真的是一对神奇的CP。

最早,它们只是先民们用肉眼观察到的两颗星。《诗经》中写过它们,但并没有赋予它们人格化。

汉代以后,关于牛女两星的文字记载不少。这时已经明显将它们人格化。比如,这首著名的东汉文人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一个被天河阻隔而不得长期厮守的凄美爱情故事蕴含诗中。这说明牛郎织女传说在汉代已经形成,才会成为文学作品的素材被频繁使用。

有意思的是,早期的牛女传说,跟我们现在流传的版本有很大的差异。

最明显的一点,牛郎织女二人都是住在天上的,并无织女下凡洗澡、屌丝牛郎窃取织女天衣等凡间情节。比如南北朝时期,任昉《述异记》记载的牛女神话是这样的:

大河之东,有美丽女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这里的“大河”指的是天河,天上的银河。也就是说,这时的牛女之间的悲欢离合是神仙之间的家事,不关人间什么事。

不过,传说终归是人编出来的,它总要反映人的需求。久之,情节就慢慢丰富,表达的人的诉求也越来越多。就跟我们现在编段子一样,都是别有寄托的。

比如,当时人给牛女传说加了个情节,说牵牛娶织女,跟天帝借了两万元作聘礼,结果无力偿还,两人才被“债主”天帝强行分开的。

这表面是在讲牛女分离的原因,实际上反映了汉朝以来娶亲要下大聘礼的习俗。肯定是哪个屌丝文人对这一习俗心怀不满,才编了这么个情(段)节(子)来吐槽。

民间传说是个瓶子,什么都能往里装。我们下面看到各民族、各国家牛女传说的变异,也都源于它们独特的民族风俗与文化,在传说上作了各取所需的改动。

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故事中分化出了孝子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把纯属天神之间的故事变成了人神结婚的故事。至此,牛女传说的主要情节已经成型。

▲牛女男耕女织,典型的汉族生活场景。

汉族地区通行的牛女传说概要基本是这样的,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从前有两兄弟,弟弟放牛,人称牛郎,遭受兄嫂虐待(甚至差点被害)。后兄弟分家,弟得一头老黄牛(或兼得一辆破车),并与它相依为命。

黄牛其实是天上被谪神仙,告诉牛郎得到妻子的办法。牛郎按照黄牛的吩咐,窃取在河里洗澡的织女的衣服,娶织女为妻。婚后,生儿育女。

织女后被王母或天神捉回天宫或得仙衣逃到天宫,牛郎按照黄牛的嘱咐带着小孩赶到天上,被王母用金簪划河与织女隔开。从此,一年一度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有意思的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也热爱牛女这对CP。但他们口口相传的牛女故事,跟汉族的相比,在保持人物、故事梗概一致的前提下,均作了在地化民族化的改编。

这让每个少数民族的牛女故事听起来都很有民族风。

在苗族,男女双方用什么表达爱情?唱情歌!所以,苗族的牛女传说有了这样的情节:

牛郎拿走织女衣服之后,唱起了动听的飞歌——

晴空万里要有云彩作配才如画,

地里的庄稼要有雨水滋润才茁壮,

生活中要有爱情才诗情浓郁,

姑娘啊,你把最宝贵的礼品献给了谁?

见织女听得入迷,牛郎卖力地继续唱,极尽挑逗的本领:“只要阿哥阿妹有情意, 哪管什么天上人间隔千里!”从而成功俘(骗)获(取)了从未涉世的织女的心。

考验女婿,也是各民族牛女传说中普遍存在的情节。

在织女返回天宫,牛郎追到天上见到岳父——天帝之后,天帝出于种种原因,对这个他并不满意的女婿进行了考验或迫害,牛郎只有通过考验或迫害,才能和织女重新在一起。

这些考验或迫害的点子通常都很变态。

比如,在壮族,老丈人给阿刀(壮族版牛郎)出的难题,包括让他到南山上向专吃人的夏山婆借铜锣,到西山上捉一只活老虎等。

在苗族,老丈人天公想出了很多迫害牛郎的毒计,包括带他去砍杉木,企图摔死他;带他去烧山栏,想借机烧死他;给他献毒酒,想毒死他等。

添加这些情节,当然不仅是为了增添故事性,更主要是反映了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刀耕火种的生产特点。

岳父对女婿劳动技能、斗争意志的考验,是恶劣生产条件下成婚男性必须具备的品格。

一些少数民族牛女传说的结局跟汉族的截然不同。比如苗族和布依族,他们的牛女最后经过了生死考验,获得永久性大团圆。这已经很有肥皂剧的编剧意识了,大团圆总比悲剧结局的收视率高嘛。

▲经典黄梅戏《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不仅在国内红,在国外也是一线网红。

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自古受中华文明影响,很多习俗深入骨髓,迄今仍保留下来。七夕节以及牛女传说,在这些地方还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女牛传说最迟在魏晋以前就传到了朝鲜半岛。

朝鲜现在流传的牛女传说,基本还是神仙相恋的模式。他们照搬了中国魏晋南北朝文人写的版本,只是把牛女的身份换成了天上的王子和公主。

朝鲜版与人间唯一的关联是,七夕这一天,王子和公主相会,痛心哭泣,眼泪落成了雨。

比起朝鲜的想象乏力,韩国的“编剧”一直都很给力。

韩国版的牛女传说有很大变异,他们的版本叫“仙女与樵夫”。故事前半截跟中国汉族版的牛女传说大致相同,只是老黄牛被他们替换成了小鹿。

后半截,他们说的是:

樵夫原本到天宫和仙女团聚了,但他一想到地上孤苦伶仃的母亲就想回家。仙女给了樵夫一匹龙驹,让他回到人间与母亲团聚,但告诫他,千万别踩到地面,否则就再也回不到天上。

樵夫见到母亲,一高兴就忘了禁忌,踩到地上,再也回不到天上。

樵夫思妻儿心切,翘首哭泣,哭得泪干了,死后变成一只公鸡。公鸡总是飞到屋顶上打鸣,据说是在翘望遥远的天宫。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活该韩剧会火,韩国人实在太能编了!

日本的牛女版本最诡异的地方在“切冬瓜”:

在米克郎(日本版牛郎)接受岳父考验的情节中,岳父拿出个冬瓜。米克郎未按天女教的方法横切,而是按岳父的命令竖切,结果冬瓜水流成天河,将他和天女分隔两岸。男的变成了养犬星,女的变成织女星。

日本人的脑洞真是很无厘头,这个故事莫非是要告诉我们,在天庭不能竖切冬瓜?

日本版牛女传说像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一样,都有岳父考验女婿的情节,怀疑最早是从中国南方通过海路传到日本的。

日本把牵牛星叫做养犬星,牛女传说中,牛也被犬代替。这是为什么呢?

犬是狩猎社会不可或缺的动物,作用相当于农耕社会的牛。可见,牛女传说传播到日本的时间也很早,估计当时日本刚从狩猎社会跨入农耕社会,尚存狩猎社会的很多痕迹。

与此类似,越南版的牛女传说也没有牛的形象,估计传播到越南的时间同样很早。

不可思议的是,菲律宾、印尼等地也存在牛郎织女传说。这两个国家的牛女传说情节与中国汉族地区相似,但本土特色或西方特色更为明显,七夕的因素也严重弱化。

比如菲律宾版牛女传说中,仙女回天上前,给她与王子朱拉姆里(菲律宾版牛郎)的孩子留下一枚戒指;朱拉姆里追到天上,通过决斗的方式赢了情敌,终于和仙女重新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一股浓浓的西方色彩,很fashion。

馈赠戒指的风俗,源于15世纪奥地利的大公爵马克西米连送给法国新娘玛利公主的信物。决斗也是15世纪后西方社会流行的个人间达成协议的一种方式。

联想到菲律宾从1565年起被西班牙殖民了近400年,这一切就不难理解了。

牛郎织女走出国门,最后竟与西方文化习俗合流,这跟我们今天强行把七夕节按西方模式解读成情人节何其相似。

兜兜转转,这对苦命夫妻出走时手握锄头,脚踏织布机,归来时已带着玫瑰和戒指。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参考文献:
于长敏:《日本牛郎织女传说与中国原型的比较》,《日本学论坛》,1999年第2期
金文学:《中国日本韩国天鹅处女传说谱系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6期
唐琳:《牛郎织女传说在清水江苗族中的变异》,《南宁师院学报》,1984年第4期
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隆滟:《〈牛郎织女〉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亚洲其它国家的传承和演变》,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