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中医讲堂88

​王四进经方讲座-88-劳伤解:气血;阳和汤:骨结核、骨肿瘤、炭疽病、痰核、淋巴结核;排脓汤;桂枝茯苓丸配吴茱萸汤

岐伯有道 2019-10-18

一位肛周脓肿的五十岁左右的男病人,病了四个月,症状是脉沉细,肛门边上长硬脓包,总流脓好不了,红肿色暗,肿得不高但是里面很大,发不出来,不能坐下。这是阳气不足的少阴证,不学伤寒论按外科治疗,一般就用阳和汤,脓水发黄说明他的正气足,是和细菌做斗争的时候脓就能排出来,颜色发暗紫证明他的阳气不足。

阳和汤是清代的一部叫《外科证治全生集》的书中记录的方子,里面有熟地、肉桂、麻黄、白芥子、甘草、炮姜炭、鹿角胶,它的功能是温补阳气、散寒通滞,主要治疗古代的阴疽病和附骨疽,附骨疽就是现在说的骨结核、骨肿瘤一类的病。疮疡长在外表和阳面都是好事,长在里面的阴疮的病人气血都不足,就要用阳药了。鹿角的阳气最足了,它是旺盛的督脉生出来的,鹿角胶就能补阳和补血。熟地也是补血的,麻黄可以提升阳气和强心,肉桂能通阳,颜色发暗说明阳气和营气不通。白芥子可以散结化痰,芥菜子是一味通络药,把姜烧成炭后制成的姜炭,温中而不燥,气血两亏的人用干姜会太燥了,它还有止血的作用,生甘草是用来解毒的。只要符合阴疮的症状,这个方子就能治疗现在说的炭疽病、痰核、淋巴结核一类的病。阳疮就用一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银花、连翘一类的药。

我用伤寒论里面的思路给他组了一个方,有当归、赤小豆、赤芍、白术、炮附子、枳实、桔梗、白芍、黄芪、皂刺、麻黄、细辛、双花(金银花,二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因为它长的部位在肛门周边。因为肾主二便,二阴上的问题往往和肾有关系,脉沉细说明他肾阳不足,外感的风寒直接入到肾经上了,通过督脉走到他的这个部位。麻附辛可以强里面的肾阳,把病邪往外排出。白术和炮附子是排脓散,白术能温中化湿,把里面的湿气提出来,附子能提升阳气。当归和赤小豆可以活血祛湿,张仲景善于用它们治疗脓疡,因为有疮疡的地方都有湿邪。

枳实、白芍和桔梗合起来是金匮要略里面的排脓汤,用枳实把他的气分打开,芍药走血分,桔梗能排毒。气血就能供到这里,所以排脓的力量就比较大。这个方子吃了三天后突然出了一大堆脓,然后脓就少了,七天之后就能坐下了。皂刺用来攻坚、化破脓疡,皂刺就是皂角上面的刺,能刺透肿块、通络排痰。他还有一部分是阳证,我就用了双花,就是金银花,黄芪能托里、排脓。看他病的程度,等他的脉浮起来后,就可以去掉白术加连翘,麻附辛也就不用了,连翘是治疗疮疡必用之药。再加上治阳的公英一类的药,证变了药也得变。吃了四个月消炎药治不好是因为正气不足,没有力量把邪气排出来,用阳和汤应该效果也不错。

很多病都和外感有一定关系,那位青光眼的老太太,做了四五次手术。医院实在没办法了,我们给她吃了两三个月中药基本已经好了。她的肝脉比较沉,咱们用桂枝茯苓丸配上吴茱萸汤治了一段时间。后来她又出现后背压得慌、疼痛,我们就知道她是由外感转到了阳明,长期额头疼的阳明经不解,眼周围肿胀造成眼压高。微循环不好造成青光眼,在医院用消炎药更把肝脏伤害了,肝脉沉细眼睛更供不上血。炎症消不了就出现眼红肿、流泪,先用热药把肝脏功能恢复起来。医院把她从阳证治成了阴证,咱们再从阴证治到阳证,肝脉起来就是治回去了。出现阳证再用葛根汤加减,所以病情有来的过程就有走的过程,由表入里再由里出表就知道病快好了,越治越成里证说明你治错了。

网友问学中医的路数,咱们要先学黄元御的四圣心源,然后再看黄元御对伤寒论、金匮和温病的解释,这是目前咱们现在能看到的最到位的解释。

不但有根有据,而且他的理论是能一气贯通的,你再学伤寒论就有了思路了,就好像有了一个上天的梯子一样。

如果你一开始就学伤寒论,你会学不进去的,很多大医家都败在了伤寒论的门口,都知难而退了,学不会最后就转成温病派了。

学好伤寒论了就可以博览群书了,在学习内经、难经、温病论等一些经典著作。

因为叶天士、吴鞠通这些温病大师都是伤寒大家,他们的理论都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否则就是把树根抛弃,光去看它的果实了,就走偏了,不可以用温病派的思路治疗杂病。

下面咱们继续讲劳伤解气血部分。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总化于中气。胃阳右转而化气,气降则精生,阴化于阳也;脾阴左旋而生血,血升则神化,阳生于阴也。精未结而魄先凝,故魄舍于肺,气魄者,肾精之始基也;神未发而魂先见,故魂舍于肝,血魂者,心神之初气也。气,阳也,而含阴魄,是以清凉而降敛;血,阴也,而吐阳魂,是以温暖而升发。及其魂升而神化,则又降而为气,魄降而精生,则又升而为血。盖精血温升,则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则洒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一物也,悉由于中气之变化耳。气血来源于中气,肺金藏气,里面含魄,魄气下降生精。肝木藏血,血里面藏魂,肝血左升产生心神,这就是魂魄、精神、气血的关系,都是来源于戊土右降、己土左升的中气斡旋。

火金上热,则神气飞扬而不守;水木下寒,则精血泄溢而莫藏。故补养神气,则宜清凉,而滋益精血,则宜温暖。气秉辛金清凉之性,清则调畅,热则郁蒸,畅则冲虚,郁则滞塞,滞塞而不降,故病上逆。血秉乙木温暖之性,温则流行,寒则凝瘀,行则鲜明,瘀则腐败,腐败而不升,故病下陷。补养心火要用清凉的药,补养肾水要温暖,这是不能变的大原则。君火不行令,香查看批注火代它行事,到下面蛰藏起来了。肺金的卫气应于秋天,性是凉的、通畅的,肺热就是火克金了。肺可以温暖滋润,不能燥热,肺法象天幕,必须空灵。热了痰饮就凝结到这里了,气就不通了。肝木适应春天的温性,不能热也不能凉,肝寒就相当于春寒万物不生。治肝一定要用温药,四物汤就是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等温通药,川芎就能活血通达。老是不流通的血就不能用了,淤血与热合起来就是脓肿了,与寒合起来就是硬结血块了。

排肺里的脓、痰的排脓药也可以用到身上,都是走气血的。辅行诀的小泻肝汤里面就有枳实、白芍加生姜,不加生姜加桔梗就是金匮要略的排脓散。我们要把思路打开,只要身上有气血拥堵的地方都可以用。张仲景就用白术和附子拔出深部的脓毒,附子升阳加白术祛湿就解决了,赤小豆又活血又利湿。阳和汤也是伤寒派六经辨证的思路,只是用药不一样。熟地是补养气血的,禁汗是因为长时间疮疡流脓流血,气血就亏了。

(0)

相关推荐

  • 62讲 外感温热篇第一条(2)

    62讲  外感温热篇第一条(2)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讲了第一条的前两句话,下面咱们就讲第三段. 3.温病与伤寒辨治的区别 温病与伤寒辨治的区别.他(叶天士)这句话是这么说的,"辨营卫 ...

  • 气滞血瘀易产生多种疾病

        方根:枳实+芍药     [枳实]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神农本草经>)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 ...

  • 【伤寒精读】针刺期门穴疗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伤寒精读]针刺期门穴疗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期门穴] [摘要] <伤寒杂病论>以方药运用精妙著称,被称为方书之祖.相对而言,论中记载的针刺治疗内容虽然不多,取穴治病也颇具特色.期门是仲景 ...

  • 王四进中医讲堂117

    代赭石,厚朴 岐伯有道 2019-11-17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王四进的经方博客 第一百一十七讲      讲于2014年6月15日 下工是用药物治病,上工 ...

  • 王四进中医讲堂114

    半夏,心下坚,心下痞,半夏泻心汤 岐伯有道 2019-11-13  作者:王四进的经方博客 第一百一十四讲   讲于2014年6月1日 生姜跟附子.干姜配伍可以解少阴的表,跟麻黄.桂枝配伍可以解太阳 ...

  • 王四进中医讲堂113

    先天,虚邪常带,青光眼,太阳证 岐伯有道 2019-11-12  作者:王四进的经方博客 第一百一十三讲   讲于2014年5月25日 小孩子在妈妈子宫里面就是属于先天,头在下腹在上.因为阳性亲上. ...

  • 王四进中医讲堂112

    ​王四进经方讲座-112-干姜,生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岐伯有道 2019-11-11  第一百一十二讲  讲于2014年5月25日 今天咱们讲中药生姜,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 ...

  • 王四进中医讲堂110

    ​王四进经方讲座-110-葛根汤,太阳伤寒 岐伯有道 2019-11-09  第一百一十讲   讲于2014年5月18日 太阳和阳明二阳合病,在医宗金鉴里面的歌诀是"二阳合病满喘发.一个得 ...

  • 王四进中医讲堂108

    温病派 岐伯有道 2019-11-07  第一百零八讲   讲于2014年5月11日 中医认为天地万物从阴阳里面分出了五行,天地本身有六气,这就是天地里面的神经结构和脉络,就是按照这样的五运六气运行 ...

  • 王四进中医讲堂106

    岐伯有道 2019-11-05  第一百零六讲  讲于2014年4月27日 一个发烧的五岁小男孩,非常瘦弱,症状是咳嗽,听着是有痰,但是咳不出来,无汗,舌苔白厚. 主诉心下肚子不适,手敲显肚胀.脉象 ...

  • 王四进中医讲堂99

    柴胡桂枝汤,太少两感,阳明太阴两感,真武汤,糖尿病 岐伯有道 2019-10-29  第九十九讲   讲于2014年3月23日 有一位六十五岁的老年女性患者,主要症状是头晕三年了,伴随头痛.恶风.常 ...

  • 王四进中医讲堂97

    咽痛,不安腿综合征 岐伯有道 2019-10-27  第九十七讲   讲于2014年3月16日 有一个女孩嗓子疼得挺厉害,自己吃了一些药,没有效果,反而越来越严重.牙齿发紧就张不开嘴了.咽喉疼痛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