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失落的背后,是日韩意欲取代中国的野心

1983年,韩国曾将汉字拿去申遗,结果连日本也看不下去了,直接表示不同意。这件事有两个地方值得好好说道,一是韩国对中国文化的偷窃,二是日本在这个事情中的表现。

表面上平静的东北亚,看起来不像中东那样战火频发,但是表面的和平之下,各国间的政治博弈和明争暗斗同样相当激烈的。韩国,这个位于我国东北角的邻国,可谓是最让中国感觉到恶心的国家了,如果单纯的政治和军事上的竞争和对抗,还不至于让我们感动恶心,毕竟这是国家间一种正常的交流方式,但是对于韩国长期偷窃中国文化的行为,才是真正让我们感觉到恶心的。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居然成为了别国的文化遗产,在很多人看来,这严重伤害了国人的自尊心。此外,还有中国结、中医、刺绣以及汉服等,都成为了韩国人偷窃的对象,偷窃,确实会上瘾。

由于韩国方面对中国文化的重新包装与整合,再加上整合之后的对外传播,因此韩国普通民众所看到是已经被刻意包装成所谓的“东洋文化”的中国文化,这也是韩国网友在汉服之争中为何会有在我们看来没有历史文化常识表现的原因。

而从“东洋文化”这个名称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洋是一个很广泛的地理概念,东洋包括着很多国家和地区,那么,把中国文化的概念偷换成“东洋文化”,也就意味着这些文化并不是被中国所独有的,换句话说,是可以共享的,甚至也可以被理解成为这不一定是中国发源的。

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偷换概念,竟然暗含着这么多阴险的想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分时间和空间共有的,不能主张排他性所有权。国际社会为了保障文化的多样性,已经认可了文化属性上的共享性。

朝鲜王朝官员服饰明显受中国影响

历史上长期以附属国身份出现的韩国,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立志于成为发达国家的韩国来说,这简直就是他们的一个污点,堂堂的大韩民国,怎么可以没有自己的文化呢?越是被欺负,就越会激发其过度的民族自尊心;越是没有自信,就越是想找回自信。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这种自卑感,就开始大肆剽窃宗主国的文化并占为己有。毕竟有现成的,总比自己凭空捏造要简单吧,干脆就偷过来换个说法变成自己的好了。

《竹园寿集图》

“我邦疆土, 係是漢、唐古地, 衣冠文物, 悉遵宋、明遺制, 接其​統, 而襲其號, 無所不可'

​“復行洪武年號,襲大明衣冠,禁胡服”

根据朝鲜史料记载,汉服确确实实来自于中国。

李氏朝鲜开国君主李成桂与明太祖朱元璋和宋高宗赵构的图像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明显看出,服装样式乃至神态和坐姿都同中国如出一辙,但是尽管有这些铁一般的证据,韩国人仍然是无法接受,不得不说,小国的自卑真的是刻在骨子里了。

明朝官员

这种不择手段找回民族自尊心的做法,到头来只会更加剧自己的自卑。

而且,韩国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自然无法想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情况,爸爸的快乐你想象不到。韩国网友搬出的清朝和民国的服饰来论证和表明汉服抄袭韩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可不仅仅只有明朝一个朝代,中华民族更不是单单只有汉族一个民族,这样的情景自然是韩国这等蕞尔小国体验不到的。

韩国人极力想摆脱中国的影响,却仍幻想依靠中国文化来保护自己脆弱的民族自尊心,当初朝鲜国王是三番五次恳求中国出兵抗击日本,可现在韩国却把自己包装成抗日先锋,韩国人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野心就显露无遗

然而相比于韩国,日本才更是我们要注意的对象,这也就是第二个有内涵的地方了。

韩国利用汉字申遗被日本反对,我们很容易被日本这样的行为所自我感动,以为日本人更尊重中国文化。其实不然,日本人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富有正义感,其表面上的尊重,背地里则是日本长期以来意欲取代中国地位的野心。韩国是偷他爹的东西,日本则是自己想当爹。

日本近代著名民族主义者德富苏峰

与韩国一样,日本也是深受中国文化辐射和影响的国家。虽然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均受到中国的影响,与中国文化交流颇深,但是朝鲜一直是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出现的,日本则是相对而言独立发展的,并不是中国的藩属,从未向中国俯首称臣。朝鲜的最高统治者称呼是国王,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则是天皇,大有与中国一较高下的架势。所以,日本同中国的关系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深厚。日本之所以尊重中国文化,是日本妄图建立“第二中华”,构建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宗藩体系的野心。

丰臣秀吉

中国古代一直有华夷之分的思想,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自然也袭承了华夷思想。尤其是元清时期,这种思想在日本表现得更为明显,日本以华夏正统身份自居,而此时中国则是在蒙元和满清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按照华夷之分,那此时的中国就是狄夷,日本就是华夏。而日本也借助于这种思想,将自己视为华夏正统,并且意欲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帝国。

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就开始谋求与中国平起平坐的平等关系,虽曾学习中国文化,但从未成为如朝鲜一样的附属国,自然也就不会认同中国中心的“宗藩体系”。而在华夷观念的影响下,其自身也形成了“小中华思想”,并且开始策划建议一个独立于中国的新体制。明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在逐步统一日本的过程中,萌发了征服中国的想法。丰臣秀吉曾经狂妄地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之后征服印度,建立亚洲大帝国,最后称霸世界。由此引发了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援朝之役。

万历皇帝

丰臣秀吉死后,这样的思想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愈加强烈。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便重新将征服吞并中国的计划提上日程,同时利用此时中国处于满族统治之下的外部条件,利用“华夷思想”将侵略中国的非正义行为粉饰为解放受压迫的汉民族的正义行为。

由此可见,日本维护中华文化的表象之下,暗藏着日本征服中国和称霸世界的野心,以华夏正统身份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华夏体系。同样,历史上,李氏朝鲜也拥有“小中华”之称,对于清朝,朝鲜也因为华夷观念的影响,虽表面臣服于清朝,但内心却不承认其正统性而抱有反抗之意,并将自己视作大明正统,与日本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思想同样有可能为韩国所利用,依靠此种思想来对国内外进行洗脑宣传,来削弱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土尔扈特部东归

历史与文化,也是为政治目的所服务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带来的结果也远远不是韩国偷窃中国文化为己有这么简单。

韩流和日风,前些年曾经风靡中国,韩国的唱跳rap组合异常喜欢来中国捞金,请中国老师来设计打造中国风的舞美,回到国内以后,就将这些中国风的传统文化称之为“东洋风”,经过重新包装之后形成新的内容输送至西方,同时也就掌握了话语权。

​相比于欧美国家的肌肉硬汉,中国的小女生们更喜欢日韩的花美男和小鲜肉,日韩也就在中国拥有更大的市场,再加上日本人和韩国人在大众面前总是表现自己礼仪良好的一面,则更是让很多年轻人连带着对日韩两国也充满一种莫名的好感与憧憬。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知,再加上他国对于“东洋文化”的刻意宣传,他们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都是别国的外来文化,而这才是对中国最大的打击。

如果年轻一代缺乏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其结果最终只能是本国文化被他国所占有,并最终被对方以剽窃而来的文化所渗透。所以,传统文化从来不能只是过个节日,吃个东西,流于形式,该重视起来的也应该重视起来。

苏绣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同时,我们的文化自信回来了吗?我们在重视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否与一个大国的身份相符合?

比较遗憾的一点是,我们至今依然有意无意秉持着“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文科教育也有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不否认学文科无法找到好的工作,文科生的工资水平也远远不及理科生,国家的发展与强大也离不开理科的学习与科技的进步。可是我们在埋头赶路的时候,是否忽略了我们的初心。

青花瓷

文科教育是树根,理科教育是​枝叶​,枝叶的繁茂固然重要,可是如果根出了问题,即使枝叶再茂盛,又有什么用呢?风一吹,就吹到了别的树上。没有民族和文化认同感的人,恐怕也很难对母国有深厚的感情,终究是为别人做嫁衣罢了。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是否对文化做好了保护。我们不反对正常的文化开放交流,但同时也应该坚定自我,文化输出和文化保护双管齐下,保护好自身文化,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