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总得有点情趣和意趣,才会好玩
语文,总得有点情趣和意趣,才会好玩
接手全区初中语文教研,情非得已。前任退休,后继无人,单位领导说,暂时帮着代(或带)一下。尽管十余年前,曾经做过初中教研员,很多老师,都是熟面孔,但毕竟,久了没接触,多少还是有些生疏和隔膜。
我向来的原则,不做则已,要做,就努力做好。更何况,语文是长线学科,对学生而言,兹事体大。再加上,语文也是自己的专业,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多少还是想有所作为。
最先,跟中心组成员规划的是,全期共三项活动——现在看,第一项,其实相当于“被插入”:活动规划后,省、市突然有安排下来,要搞“不同课型”比赛,便跟大家商议,干脆一将两就,纳入原本规划的“课堂教学研讨”。效果说不上多好,但最终推出来的选手,在市上拿了一等奖。
第二项,是青年教师板书设计大赛。原本考虑,入职5年内教师参与,但一问情况,大多学校居然没有合格人选,只好“提高”到35岁以下,但也只有城内几所学校参加。
这才知道,最近几年没进人,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和人才断档,已经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正如我去年所作的基本判断:只减不增,正给教育带来灾难性后果。
全区16人,说“大赛”恐怕被人笑话,只好算是“小赛”,更准确说,是“切磋”。
事先,我选了三篇文章,记叙、议论、说明各一。按我的设想:现场抽签,决定设计的文本类型,选手自然被划为三组;先统一15分钟时间,各自进行书面的设计;再每个人6分钟,板书展示,说明设计意图;评委打分,现场公布最终结果。看起来,煞有介事。
我当然觉得,这是很“考手艺”的。陌生的文本材料,没有任何参考指导,全靠教师独自面对。既考阅读能力,也考设计能力,算得上歹毒——因为我知道,现在不少的“板书”,其实跟“设计”没关,而只是对教参或教辅上的成品的“搬运”。
记得当时,我谈到一个观点:板书设计当然是对教师备课能力的考验,而教师备课,尤其是初备课时,应当“赤身裸体面对文本”——因为,学生面对课文时,除了必要的提示和注释外,差不多都是“赤身裸体”的。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或许会让老师们体察到,对学生而言,学习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所以,我更看重这一比赛的方式和过程,而非最终的结果。
第三项,是专题研讨,关于“叙事散文阅读教学”的。我预设的是“同课异构”。但看活动时间和教学进度,教材里已经找不到合适的篇目,所以想抛开教材,找课外的文本。最终确定的,是我自己的一篇散文《总与一缕炊烟有关》——2005年江西中考,2018年乐山中考,加上本市的初中诊断考试,先后三次被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自己觉得,或许会有一定的解剖意义和价值。
当然我也别有企图:第一,我想看到不同的老师,如何引领不同的学生,展开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或者说,我想看看,同样的文本,究竟有多少种被解剖的可能;第二,按我的设想,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如果能以作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或许会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印发文本材料时,我特意隐去了作者,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手里拿到的,都只有“光秃秃的文章”(执教者向文钛老师语):没有作者,没有注释,没有阅读提示,典型的“三无产品”。
尤其美妙的是,活动前夕,遇到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的钟贤权教授,跟他念及此事,他颇有兴趣,趁机邀请他前来听课,再作简要点评。他当即爽快地答应了。
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三堂课的学生,来自东辰初二的三个平行班。执教者,则来自区内三所学校,三位老师,教龄分别为5年、11年、20余年——是我所期望的“老中青”组合。
11月21日上午8:30,活动准时开始。区内外近200名教师参加。
率先上台的,是最年轻的向文钛老师。此前,我听过他一堂课,机智,沉稳,充满灵气——我非常喜欢他上课时的“调调”,对他的解读,充满期待。
果然不负我望。开课时,他先引用作家张峪铭的一段话,为课堂奠定基调:“炊烟,本是乡村的坐标,是乡村的灵魂。可没有了炊烟,就失去了心之向往的坐标,我们找不到曾经的味蕾与情愫,也很难找到回家的路。”
随即回到文本,说这是“一篇光秃秃的文章”,然后让学生猜作者——文中既有不少方言,如烟熏火燎、饿痨鬼、痨肠寡肚等,又有“川中丘陵”一句,学生自然不难猜出,而这样的“猜”,其实已经明确了教学的定位:品味语言。
随后的课堂,围绕着“读标题、读岁月、读人物、读延续、悟情感”诸环节展开,层层递进,结构清晰。而其所设计问题,也别具一格,如"读标题",他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 总与一楼炊烟有关”,"读岁月"环节,则是“炊烟下,是一段 的岁月”,“读人物”,则是“艰难的岁月里,有一位 的母亲”……通过这样的主问题(大问题)架构课堂,迥异于平常课堂上破碎、琐屑的“满堂问”,和“一问到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板书设计:从一个变异的“母”字,延伸出一间房子;屋顶上的炊烟两旁,分别是“简单的食物”、“精神的食粮”。这让我想起,上次参加板书设计比赛时,他曾经谈到的观点:好的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效果。不得不说,他做到了。
第二位执教的,是多年旧友付文志老师。他是我的“铁粉”。早年我出的那本散文集,读得最用心、最认真的,可能就是他。他甚至一直为我不再继续写散文而感到遗憾。按他的说法,他来上课,是想表达对我的散文的“敬意”。
他特意另外准备了材料,除对提供的文本进行了简要的“旁批”外,还附有我其他文章的片断。他甚至以我15年前那本小书的封面,作为PPT的背景,虽然设置有些问题,但看得出,他做了不少功课,费了不少心思。
他的课堂构架,也非常简洁,一,梳理文本里的事, 理解文本里的人。二,品味语言,从中体会文本里的情——整堂课的核心,其实就三个字:事,人,情。对叙事散文教学来说,算是抓住了“牛鼻子”。
考虑到文章背景在上世纪70年代,讲台下的“00后”,显然无法充分体会文中所写的贫困和饥饿,所以他搜索了大量的彼时乡村的图片,通过PPT呈现出来,让学生对乡村的贫困有了直观体会,应该说,效果不错。
唯二的遗憾是:第一,跟我一样,他的普通话比较普通,明显影响到他和学生的深入互动;第二,学生特别兴奋,时间紧张,进度稍有些拖沓,他所设想的拓展,最终未能完全呈现。
最后的执教者,是“年轻的老教师”姚清,小巧机灵的美女。好几年前,我曾带她去“送教下乡”,课上得让我很有感觉。几年不见,自然更成熟了。而她解读文本时的“女性视角”,也让我有特别的期望。
课前准备时,她特意播放了邓丽君的“又见炊烟升起”,既是文章所提及的歌曲,又巧妙预设了整堂课的氛围,别具匠心。正式开课后,她即以PPT直接呈现教学目标(即“读讲谈品”四个环节),而每个环节的展开,都有具体的任务,明确的要求,指向性很强。
整堂课,从炊烟入手,理清大致文脉,再抓住原文中的“悲苦”、“酸辛”、“馈遗”这三个关键词,梳理文章所写之事,同时为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情感张本,最后回到语言的体悟——课如其人,真的是简约,干练,朴素,大方。
最有意思的是,她选取原文的语句,经过巧妙的排列,居然成就了一首曼妙的小诗(如上第4图)。结课时,她和孩子们的齐诵声,恰好又与课前邓丽君的歌声遥相应和——歌开篇,诗结尾,构思巧妙而自然。
我与学生的互动,就在姚老师课后,以现场答问的方式进行。当主持人宣布这一环节时,学生们无疑是激动的,连听课的老师们,也多少觉得出乎意外。
总体上看,学生们思维活跃,兴致高昂,所关注的问题,既有文章内容,也有文章主题,更有关于作文和创作的。我的回答,也非常诚恳。没有炫耀,没有拔高。我只是期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意外的惊喜——平常,他们所读所学的文本,都看不到“活的作者”,而这次,他们不仅见到了“活的”,还跟他们有所交流,或许会让他们有异样的感觉。
尽管有老师说,这是整个活动的亮点。但我觉得,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还是钟贤权先生的评课。虽然只有半小时不到。
“我的角度可能和大家不一样。”钟先生事先给我打过预防针。而这,甚合我意:我一向认为,每次教研活动,总得有些新鲜的元素,有些异质的声音,而不能,总是“老三篇”或“套八股”,老是“萝卜炖萝卜”。我期望他能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有所点拨和廓开。
他开宗明义即说“文体有共性,文章有个性”,加上,解读者不同,他们所关注和着力的,也自有不同。而不同文体,又得有不同的解读方式。钟先生说,对实用文体,重在“得其意,忘其言”,对文学作品,重在“品其言,知其味”——这12个字,真是简炼、精准,发人深思。
对散文的阅读,钟先生有更具体的解说:一是品味精准的语言,二是分享作者的情感。平常的阅读教学,更关注动词和形容词,但钟先生说,阅读教学,最应关注的是名词,因为名词代表着历史,代表着特定的生活;读不懂历史,就理解不了生活,体悟不到感情。
他甚至认为,散文主要是表达写作者的情感,所以不能仅满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而应当剖理作者为何这样写,这样的写法背后,究竟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与态度。
这样的见解,相信对很多老师来说,都有耳目一新之感——这从老师们聆听时叔叔颌首、若有所思的神情里,可以看出。
最后,我作了简单总结,既关乎本次活动,也涉及本期活动,顺便也对下期活动,作了简单的展望。我说,尽管只是“临时工”,但我愿意自担其责,努力做好。
遗憾的是,原本计划给三位执教的老师,每人送一本我的新书《大地温暖》,可惜,因为出版社的原因,书没能按时出来,只好暂时欠账,也算是给大家留个念想吧。
让人欣慰的是,不少老师说,现在真心有想参加教研活动的愿望了。或许,这与本期几次活动的情趣、意趣有关。我一向觉得,语文活动,不应该沉闷无趣,而应有丰富的情趣和意趣,才会好玩。语文人,也一定要有些情趣,语文课,也一定要有些意趣。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语文课,真正体现出“语文味儿”。
我愿意为这样的情趣和意趣,继续努力。
2018.11.25
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