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学锋:打 牙 祭

打  牙  祭

文/饶学锋

现在生活好了,虽然肉在不断涨价,一斤肉已卖到了30几元,但说实话,一般人的工资想吃几顿肉还是不在话下,就连我们退了休每月靠养老金生活的人想吃几顿肉也不成问题。

想起1959年到1961年三年大饥荒时,那时想吃点肉可不是简单的事。1959年我8岁,就是大跃进大炼钢铁的第二年,我国的各种生活物质极度匮乏,生活必需品都凭票供应,油、盐、柴、米也不例外,粮票每人每月19斤一21斤。有的地方就连女同志的月经带都凭票供应。

那时的人钱很少,能买得到的东西更少,每月半斤肉,凭票供应。一般人和肉店里的屠夫不熟,割的肉很瘦而且还带有好些骨头,所以大家能沾到的油腥少得可怜。所以每天不光是在饥饿中度日,就连肚子里的肠子都早已生了锈,每次吃肉或沾到点荤腥就算是打牙祭。所以,想打牙祭的欲望高过一切。

那时在肉店割肉,一般家庭都愿意买猪肥肠,肥肠油水多,一斤肉票可以买两斤,而且两斤肥肠的价格也只有一斤肉的价钱。所以肥肠当时都很俏,想买肥肠的人半夜就要到肉店排队,排在队伍的前几名才买得到肥肠。

我家也是这样,每月的肉票都买肥肠,吃了肥肠的那一天,感觉油水重很舒服。但总是会拉肚子,因为锈迹斑斑的肠子突然接受了大量的油水服不住,胃消化不了,最后都是吃进去又全部拉稀排出来,一点营养也没有吸收。长时期的恶性循环,那时的人看起来都面无血色,枯瘦如柴。

所以,每次在我们猫儿石小学的那个吊脚楼厕所解手,总是听见哗啦啦拉肚子的声音,因为学校有一千号学生,每天拉肚子的人不少。猫儿石的居民赶场天也到观音桥、寨子坪、人和场去买不要肉票的瘟猪儿肉,这不是丟人的事,而是一件当时很时髦的事。

那时,我最羡慕班上的三个女同学。一个是张素英,她的父母都在李家坪合作商店小食店工作,至少偶尔可以吃一顿饱饭;另外就是曹永秀,她的父亲是嘉陵中学的厨师,做得好一手粤菜,每当我从嘉陵中学食堂边路过时,总要在那里站一阵,闻闻食堂散发出来的香味,最后无奈地、依依不舍地离开;还有就是唐令英同学,她的母亲是猫儿石小学的炊事员,父亲是猫儿石肉店的屠夫,猫儿石地区的每个家庭买肉都要从他手上过。这三个女同学脸上的水色自然要显得好一些。

那时我很腼腆,和这几个幸福的女同学都没有说过话。我经常想,如果我能偶尔把唐令英父亲那把割肉的刀借来,在我家锅里煮一煮,熬一下水,然后煮一点萝卜或其它菜在里面,至少也能见到几颗宝贵的油珠珠,总比清水煮菜要好多了。

有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到外面野草地里抓了几个蚂蚱,也要把它用火烤熟,放几颗盐,就吃下去。虽然觉得不是很好吃,但也算是打了个小小的牙祭。

暑期总要到磨墩河或任家坡下面雷打石湾湾那条河沟,去捉小鱼小虾和螃蟹,来打个小牙祭。有时在河沟里捡到贝壳,也要煮来吃,腥味重,但还是要吃。有时也用弹弓打麻雀,或者取鸟窝里的鸟蛋。总之,任何一点沾荤腥的东西都不放过。

虽然那个年代人没有吃的,但老鼠(耗子)却很多,一年总要捕捉到几只耗子。当然,每捉到一两只耗子,都会把它弄死,然后剥了皮,把肉洗净放在锅里,加点豆瓣,煮来吃了。虽然算不上美味佳肴,但味道还不错,也算打了一次牙祭。

如果在那个年代,有人问我:长大后要做什么工作,或有什么理想?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当炊事员、卖肉的屠夫,或者在糖果店工作;我的理想就是:天天能吃饱饭还打牙祭!以后长大了,是一个红头花色、身体强壮的胖子。

庆幸的是,我终于从那个生活物资短缺的几年熬过来了,但那些年有好些人没有熬得过来。现在想起那个年代的事情,真是一段痛苦的回忆。

“打牙祭”这个词,对现代人来说比较陌生了,因为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比60年前要好了很多,肉基本上可以随时吃够了。但我们已经上了年纪,不敢随便放开肚子吃了,怕自己的胃消化不良。正印证了那句话:吃得的时候没得吃的,吃的东西多了又吃不得了。

我们这一代人,以前经过了许多不平常的岁月,经历了几年的大饥荒,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枪林弹雨,活到现在已经不错了。希望大家都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到处走一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把晚年生活过得更有意义,让我们的夕阳更红、更灿烂!

作者近照及简介:

饶学锋,1969年下乡到铜梁插队落户,1971年招工到重庆101化工厂工作,后为重庆川庆厂,化工局下属企业,曾经有3000多职工,地址在渝北区洛碛。2011年退休。

(0)

相关推荐

  • 【小知识】打牙祭

    [吃肉为什么是"打牙祭"] ①"打牙祭"指偶尔享用丰盛的菜肴,"牙"指旧时每逢初一.十五,厨师要用肉向祖师爷易牙祈祷,称为"祷牙祭 ...

  • 阅读悦读丨孙文俊《打牙祭》(故事)

    [琴泉·诗歌]孙文俊<妈妈,愿来生再见> 文/孙文俊 [作者简介]孙文俊,云南省大关县人,现云南省大关县防震减灾局干部.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

  • 皖北解词︱摢掳,贴板 ,加餐

    皖北解词︱摢掳,贴板 ,加餐 摢掳 方言读音:hū  lu 简明释义:把事情摆平. 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棋牌室,都用上了麻将机.洗牌,迈上了自动化时代.而过去不是这样.那时候颍淮人洗牌,都是手工&qu ...

  • 难忘的凭票供应年代--说说蛋票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一切都要凭票供应.首先是粮食定量供应,一般每人每月27-31斤.要购买米,光有粮票不行,还得带购粮证,到家里附近指定粮店购买.每人每月27-31斤的定量中,规定了供应大米和籼米的 ...

  • 【来稿选粹】王郁林|​打牙祭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打牙祭 打牙祭,最早听到这个词,源自于父亲.父亲说,三个晚上不洗脚,就可以打一个牙祭了.莫名其妙的我,怯怯地问,什么是打牙祭,父亲说就是吃嘎嘎" ...

  • 饶学锋:​痛苦的回忆. 中 学 的 经 历

    痛苦的回忆. 中 学 的 经 历 文/饶 学 锋 1964年小学毕业了,"根正苗红"的同学进入了19中和嘉陵江中学,象我这种所谓家庭出生不好的人自然就不能上正规学校,无奈只有眼巴巴 ...

  • 饶学锋:发 小 相 聚 陶 然 居

       发 小 相 聚 陶 然 居                   文/饶学锋            儿时的伙伴欢聚一堂        在鸿恩寺公园,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五彩缤纷盛开的鲜花, ...

  • 饶学锋:歇 凉

    幼年的记忆--歇凉 文/饶学锋     酷热的夏天,每当吹起空调感到凉爽舒服的时侯,总会想起儿时我们歇凉的场景. 大家都知道重庆是一个天然的"火炉",若在中国数第二,没有哪个城市能 ...

  • 饶学锋:​痛苦回忆.小 学 的 经 历

    痛苦回忆.               小  学  的  经  历 文/饶学锋 1950年腊月廿三(也就是1951年1月30日)传说中的这一天是灶神菩萨上天的日子,但我却在那一天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 ...

  • 饶学锋:​江湖滋味之牡丹花

    江湖滋味之牡丹花                    文/饶学锋   现在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家家户户的阳台上也都是栽培的各种名贵花草,各地的街道旁广场上一年四季都鲜花盛开,整个城市简直就是花的海洋 ...

  • 饶学锋:乐 趣 童 年

    乐  趣  童  年 文/饶学锋     记得60年代初期,正是我们国家的大饥荒年,那时我10来岁,虽然食不裹腹,个个都面黄肌瘦,但毕竟是天真的儿童,有机会也是要找些乐趣的. 俗话说得好:" ...

  • 饶学锋:“儿童节”记忆

    " 儿 童 节 " 记 忆 文/饶学锋 临近"六一儿童节",看到孩子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漂亮衣裳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在公园尽情的玩耍,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使我 ...

  • 饶学锋: 那 年 天 原 厂 的 爆 炸 声

      那 年 天 原 厂 的 爆 炸 声                   文/饶学锋 我是江北区苗儿石土生土长的人,苗儿石是嘉陵江边一个著名的水码头,到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要爬坡坡.上坎坎,到处都是高 ...

  • 饶学锋:江湖滋味之开膛破肚

         江湖滋味之开膛破肚 文/饶学锋 90年代初期,一个星期天,我看见我们川庆厂厂大门对面的那个坝子上围了好大一堆人,这些人围成一圈,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喝彩声,真是人声鼎沸,我是一个喜欢闹热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