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六家要旨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代表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起源地是周公旦的封地,是对周朝思想的继承。儒家提倡德政,礼治,人治,强调道德感化,主张以仁礼治国,以德服人。儒家思想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仁义礼教理论和思想,代表古代文人的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孔子一生唯一一部著作,是《春秋》,是一部历史著作。孔子创立学校教学模式,广受弟子,孔子晚年修订了《六经》,后成为了儒学经典。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孝道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等思想基本确定了儒家文人的三观。后经历代文人贤士进一步增添完善形成儒家的思想,成为封建王朝主流统治思想。狭义的儒家是前秦思想家,广义的儒家是宋明理学,儒家其实是一个博大综合的思想。北宋诞生的道学即理学,也是儒家思想。《周易》是儒家和道家的经典。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列子、庄子,代表作品:《道德经》、《列子》、《庄子》。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有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道家观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从黄老道开始,到后来演变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有很大关系。阴阳家也可以归于道家这个范畴。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代表作品:《邹子》。阴阳家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代表作品:《墨子》。墨家提倡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悝、商鞅,代表作品:《韩非子》。商鞅的《商君书》是一部兵书,也是一部政治策略。法家在政治理论上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领域里,法家也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其他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政策。百代多行秦政治,就是法家对后世的影响。
五: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即孙子、吴起、白起,代表作品:《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兵家主要是主张通过运用武力、谋略来达成某种目的。兵家的代表作均是当时战争和治兵经验的总结,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包含有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战的哲理。纵横家也可以归于兵家的范畴。代表人物:苏秦、张仪、鲁仲连代表作品:《鬼谷子》。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六:中医,代表人物:扁鹊 ,代表作有《黄帝内经》 《扁鹊内经》。中医理论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和中草药的应用。主要特点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