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金: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5003期】

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1960年代,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一个新职业,叫"赤脚医生"。他们只是兼职医护工作的农民。
他们在农村,为农民诊病治病,普及卫生知识,计划生育,新生儿接生;同时也配合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在除“四害”,根除吸血虫病,防治传染类疾病,降低婴儿死亡率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1965年6月26日,当毛主席了解到,全国80%以上医务人员和医疗经费集中在城市后,怒批到:"卫生部应叫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指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号召“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可以说赤脚医生的出现及合作医疗的推广普及,缓解了当时全国5亿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创造了人类医疗史上的伟大奇迹。
关于我村的医务室和赤脚医生,还得从头说起。
村里有个姓李的人家,建国前后在村里开了三间门市,卖些日用杂品,起了个字号叫"双泰和",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终止了营业,举家搬迁去了东北。
当时村里要办卫生室,因现建房屋来不及,就借用了"双泰和"的东屋。开始记事时,卫生室就在这里。我曾在这里打过接种针,进行过青霉素皮试,拿过药片,也曾因外伤来包扎过。
医务室有一男一女两个赤脚医生,男的是王孝章,女的叫李桂兰,他们既坐诊又巡诊。都穿着行医制服——"白大褂",感觉很神圣,让人很羡慕。
没两年,李桂兰就去了公社医院,很长一段时间,医务室由王医生独自承担。
我对王医生印象很深刻,经常看到他背着带"红十字"的小药箱,急匆匆地去出诊。可真是:"千家万户留脚印,药箱泛着泥土香。"
他医术也不错,也去我家出过诊。他甩水银体温表,不像现在用手往下甩,而是把表放在一个穿线绳的袋里,两食指勾住环状的线绳,先向怀内上劲、再用力拉绳破劲,通过离心力把水银柱甩到底,很像孩子们玩的一种玩具。
他种药、采药、炮制草药。把一种长着细、硬、长刺的球状中药,放到屋檐下阴干。还用甘草八角茴香等自制甘草片,我曾帮他用钢模压制过药片。
奶奶生病,就把他请来,先试上体温,紧接着戴上听诊器,听一下肺部是否有干、湿啰音,还用压舌板看看喉咙是否红肿。需要打针时,用医用小砂轮转切安瓿瓶头部;或者用医用剪挑开西林瓶上的铝箔盖,用针头刺进橡胶皮塞,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粉剂……再进行肌肉注射。
当时的医务室医疗器械也不齐全,连个血压计都没有,输液也操作不了。但不管怎样,他们能为村民进行外伤包扎;解除头疼感冒、腹泻便秘等病痛,也避免了有病跑医院的不便。
医者仁心,赤脚医生热心地为农民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就像电影《红雨》里唱的:"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出诊愿翻千层岭,采药敢登万仞崖……"
"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是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的好政策、好制度。改革开放后,它虽已走进了历史,但它巨大的历史功绩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永远不能被抹杀的!
2018.12.18
作者简介
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名利随缘慎追逐,升迁进退两相宜。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桦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0)

相关推荐

  • 同舟共“冀”!疫情下乡镇卫生院的作用

    继<乡镇卫生院不能取消>文章,再谈疫情下,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以进一步说明乡镇卫生院为什么不能取消. 众所周知,近日河北疫情爆发并出现农村多人感染病例,充分暴露出农村对新冠防控的漏洞.农 ...

  • 赤脚医生对中国农业农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过去农民看病相信赤脚医生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也不可否认赤脚医生对中国农业农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赤脚医生,顾名思义是那个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起步发展.物质极度困乏条件下的产物,但那个年代又是精神世界饱满而 ...

  • 不能忘记的“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的历史使命 "赤脚医生"是指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是指那些在农村或者基层没有固定编制,有一 ...

  • 我所经历的人民公社岁月(九)村后的乱葬岗子

    文/古彭万俟轩 九.话说乱葬岗 有读者问我:"你知道农村的乱葬岗吗?" 我当然知道! 我们村有两处"乱葬岗",一处坐落在村东南角300米处的"大洼&q ...

  • 40年,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

    2018-12-07 07:35 医改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批"农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毛泽东 ...

  • 50年前中国的赤脚医生们

    "赤脚医生"称谓首次出现在1968年.指走村串户为村民看病的一群医生 靠"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服务乡民的赤脚医生,构成那个年代一幅幅既温馨又生动的画面. 在其时 ...

  • 魏瑞金:捉虫记---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1002期] 捉虫记---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人作为万物的主宰,能自觉趋利避害.如:种庄稼灭杂草:养家畜防野兽:护益鸟灭害鸟:养益虫除害虫-- 利.害又是相对的,漫天飞舞的蝗虫,能 ...

  • 魏瑞金:灭虫记---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0401期] 灭虫记---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一提到虫,文人墨客很自然的想到,田野里的那些装扮自然.美化生活的精灵,如翩翩起舞的蝴蝶,忙忙碌碌的蜜蜂,小荷角上的蜻蜓,还有饮清露.响 ...

  • 魏瑞金:河湾捞鱼---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3601期] 河湾捞鱼---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小时候,天蓝水清,食材除了绿色就是有机,不懂污染是什么,环保为何物. 家乡的水域生态好,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鱼,水湾里有各种当地的野生 ...

  • 魏瑞金:坊茨小镇上的火车---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91601期] 坊茨小镇上的火车---家乡的记忆系列二十五 作者:魏瑞金 坊子火车站,建成于1902年,位于潍坊市坊子区.计划经济时代,坊子站原为胶济铁路的二等区段站.1984年胶济复线建成后 ...

  • 魏瑞金: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9801期] 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儿时过年,在自家饭厨上贴上:"百菜白菜好,诸肉猪肉香"的对联. 清朝时有竹枝词:"几日清霜降,寒畦摘 ...

  • 魏瑞金:种麦子---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8802期]  种麦子---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大集体时代,种小麦的技术落后.工序复杂:有耕地.耙地.打畦梗 .送粪.耩地.镇压 .蒙头水.冻水 .划氨水.返青水 .拔节水 .灌浆 ...

  • 魏瑞金:记忆中的棉花---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6401期] 记忆中的棉花---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按照时令,再有一个月,棉花就需要播种了.自六十年代开始,家乡就是产棉区,棉花和黄烟是村集体的两大经济作物.种植小麦.玉米.和地瓜 ...

  • 魏瑞金:启蒙老师---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4601期] 启蒙老师---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1972年秋的开学季,我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小学堂. 招我并教我的王老师,初中毕业,当时还不到30岁,就是一女二子的父亲了.王老师1 ...

  • 魏瑞金: 学大寨、平祖坟---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4003期] 学大寨.平祖坟---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六.七十年代,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每到冬闲时节,家乡就进行农田基本建设.那真是:男女老少齐动员,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