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手机惹的祸啊!咋办?
小编语:
新学期开学仅仅一周,关于学生带手机而的事已经发生了几起,家长和老师都头痛。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捷,看视频,聊天,网上支付,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毋庸置疑,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生活中玩手机的人随处可见。用有的学生的话来说:手机就是生命的二分之一,是我们的另一半。
说起来,手机对于学生也有一定的帮助。某个问题不懂,可以直接在网上搜搜。老师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布置作业、问卷调查等,这比传统的学习模式更能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于是,许多学生打着帮助学习的旗号,向家长们索要手机。现在几乎人手一机,或者人手几机。
“张主任,我管不了了,已经多次玩手机被抓,在寝室玩,在教室里玩,有空闲时间就玩,没电了插上充电宝玩,玩累了课堂上睡觉。上学期已经被抓到几次了,刚刚开学又开始玩了。唉!这样的学生我真没办法,你就按学校规定处理吧!”某老师来到政教处对着我没好气地说,“我打电话通知家长让他们配合教育,家长却说,孩子在学校就该你们老师教育……”
说着,家长领着学生也来到政教处办公室。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越吵越来气,气得浑身发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话说不及上前对孩子扇几个耳光,然后厉声呵道“妈的,跪下!”孩子应声“扑通”跪在地上。我们几个老师一直劝说这位家长,他才慢慢消气。(事后,我和这位家长沟通,以后不能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
关于手机引起的事故频频,动辄轻生自杀,令人痛心,造成不良影响:“母亲没收手机,女儿气急欲跳楼”,“淮南小学生偷家里万元现金买手机打游戏”,江西一名高中女生在学校宿舍跳楼身亡,因为上课玩手机被父母把手机收回;17岁湘潭少年跳楼自杀,遗书称老师翻看他的手机。
2018年8月3日,绵阳盐亭某中学学生,放暑假在家整天玩手机,因此被父母教育。此学生竟给父母发短信“永别了”,然后跳河轻生。2018年5月,网上曾传出一段视频:孩子玩手机,他爸爸把手机抢过来随手从10楼丢下去了,结果孩子接着也跳下去。也许大家对这一幕记忆犹新,看得让人毛骨悚然,太令人心疼了。近日,我们当地又有一个因学生玩手机,家长打了孩子并把手机当场摔坏,结果孩子投湖自杀,社会上议论纷纷。
在手机盛行的时代,一个叫“低头族”的词应运而生。它象征着一种手机时代的新动作,在地铁,在公交,在餐桌,在你所见所闻的地方。和家人、朋友、同事或爱人在一起的时候,都在对着自己的手机,却不会相互交谈。
关于手机的危害,大家一直讨论,也归纳了极大罪状,如玩手机成瘾,无法控制,使孩子们沉迷于虚幻而美妙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弄虚作假、作弊成风,考场上表面风平浪静,作弊群里风起浪涌;生物钟紊乱,影响发育。盲目攀比、性格扭曲,有的为了买到更好的手机,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真是手机之害简直遗祸无穷,罄竹难书。很多学校为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感到头疼,手机问题成了当前老师们最感棘手的问题之一。网上曾经热传某中学校长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等危害的开学致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取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
中学生该不该用手机,如何使用手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争论。上学期河南南阳一中学在操场集合把学生的手机扔进水桶里,一度在网上引起热议,两种声音褒贬不一。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面对此类问题有许多无奈。
新学期开学仅仅一周,关于学生带手机的事已经发生了几起。我们是否可尝试以下方式,多措并举,也许有利于此类问题的解决。
一、制定规则,严明纪律。针对学校和班级使用手机的具体情况,在家长、学生的共同监管下,制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使用手机的纪律。我们学校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发出不带手机进校园的倡议(节选如下):“作为中学生,不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不以各种理由索要手机。每位同学填写不携带手机进校园的承诺书,并有家长签字。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使用手机是为了方便和家长联系。为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讯问题,学校将采取如下措施:
1、每班都开通校讯通,班主任通过校讯通即可统一通知事务,也可单独与家长沟通解决学生的个别问题,方便快捷。
2、每班用班费买一个公用的老年机,向家长公布该手机号,家长可发信息到该手机或直接与班主任联系,以解决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问题。
3、每周一上课前住校生主动将手机交给班主任老师统一保管,周日中午放学时返还学生。走读生不带手机仅校园,但有事需要给家长联系而带手机的,到校后先把手机交由班主任保管,待放学需要用时从老师处领回。”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宣泄方式。学校应组织多种课外活动。篮球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还可以召开有关使用手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认识到使用手机的利弊,大家达成共识,利用群体力量进行监督和约束,让自觉远离手机的危害。
三、规范使用手机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不可能做到禁绝学生使用手机,所以可以允许学生在规定的地点、课外时间使用手机。登记下学生的手机号码,不定期测试学生是否违规使用手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简单粗暴,感情用事,不可为了杀一儆百,而把手机当众摔坏砸烂,避免因手机问题与学生发生冲突。随时和家长保持联系,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防止学生得“手机依赖症”,让我们学生养成课堂上尽量不使用手机的自觉性。同时,老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学生面前玩手机。
其实手机没有错,它是一个客观存在;孩子更没有错,他是一张白纸;是家长错了,手机不过是他们推卸教育缺位的‘替罪羊’。事实上,学生沉溺手机这件事,和学校关系不大,而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一味用禁止的方法,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限制不如节制——和孩子们协商,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制定公约,让孩子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张胜利,驻马店市一高德育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全国名师大讲堂主讲专家、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北京众师行教育中心、北京神州智达教育中心、广东名思教研特聘专家,笃行教育(北京)研究院专家组核心成员,河南省最具智慧力十佳班主任,河南省国培计划主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新班主任》封面人物,《河南教育》“班主任之星”和 “特别关注”栏目人物。《陕西教育》栏目评论专家,《教师》杂志“大专题”栏目撰稿人。2010年度 “感动天中”十大人物,专著《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社科普及作品一等奖,《致远情 教育梦——班级主题活动开发与应用》被誉为班主任工作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