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建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十二年科学规划”的重要内容。筹建一个国家级的重点科研单位,最重要的事情是明确研究方向,要有学科带头人和足够的研究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研究目标,还要有设备加工能力。1956 年初夏,“四项紧急措施”议定的四个研究所开始筹备,周恩来总理决定腾出西苑大旅社的三栋楼,给自动化、电子学和计算技术三个研究所的筹委会使用。

中关村的近代物理所大楼,多年来被称为“原子能楼”,中科院计算所等近10家研究所都是从这里起步的。

6 月19 日,华罗庚主持计算所成立的筹备会议,中科院副秘书长杜润生、数理化学部副主任恽子强出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宣布成立,并向委员颁发聘书。1958 年2 月,计算所筹备委员会迁至中关村新落成的北楼(14000 平方米)。1962 年,建成南楼(8800 平方米)和东楼(4300 平方米)。

从1957年、1958 年开始,北京、上海、江苏、四川、武汉等地的部队和高校纷纷着手筹建计算技术研究所,一机部、二机部(核工业)、石油部、水电部等陆续成立主管计算机研究、生产、应用的机构。

上海华东计算所在凤阳路的旧址

1956 年,中科院制定规划,不光要在北京建设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而且要在东北西南各大区分别建立计算技术研究所,随后陆续实施。

华北所,在北京,代号十五所,是最早建成的专业研究所。

华东所,在上海,位于实力雄厚的工商业城市、经济中心。

中南所,在武汉,背靠武钢,立足水陆重镇和教育中心。

西北所,在西安,正在规划建设航空工业基地。

辽宁所,在沈阳,位于重工业基地,电力信息化是重点之一。

华北计算所筹建时属一机部,华东计算所筹建时属中科院,以后两所都先后归属过国防部十院、十九院、国防科委、四机部。

中南计算所创建于1956 年,后来更名为数学计算所,划归六机部。1961 年11 月,以武汉为中心,合并武汉数学计算技术所、广州计算所、湖南计算所、河南计算所、河南自动化所以及广西电子所计算技术研究室,组建中国科学院数学计算及自动化研究所。1968 年,国防科委决定该所划归第七研究院,序号709 所。

西北计算所,1958 年创建,后划归三机部六院,更名631 所,建所二十多年里研制出二十多台计算机,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航空机载和弹载计算机研制、软件、计算方法与程序系统研究等的专业科研生产机构。2008 年11 月15 日,中航工业第631 研究所举行50 周年庆典,该所拥有机载、弹载计算机、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四大开发中心,整机产品数以千计。

辽宁计算所,1958 年创建,隶属中科院,1962 年与吉林计算数学研究所合并为东北计算中心,1970 年更名为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遵循“先集中,后分散”的方针,“东西南北”各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和科技人员的培养都由中科院计算所负责,他们派出人员到北京中关村学习和实习。

1963 年10 月,国家科委开会布置,中南所做大型X-1 机,华东所和738 厂做中型X-2机,西北所做小型X-3 机。 X 机只是序号排列,并非性能兼容。

1967 年,X-1 计算机完成,装机前十年每年运行6000 小时以上,稳定率达97.23%,为“两弹一星”,长江流域和江南的七十余科教单位完成大量计算。

中南所为鞍钢热处理车间的75 座庞大罩式炉设计了K-351工业控制机及两台过程外围设备,占地30 平方米,1969 年9 月投入生产,这台分离元件的锗晶体管计算机稳定工作近十年,成为计算机工业应用的一朵奇葩。

20 世纪60 年代, 航天计算机所、四机部六所等行业领域的计算机所陆续建立;70 年代, 哈尔滨市、上海市等也都建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0 年8 月,派到中科院的科学家返回五院时,在五院的二分院设立了一个计算机处,技术工作由张梓昌主持,1961 年底改为设计部。当时聚集的技术骨干还有通信工程学院的陈方桢、虞承宣、曲礼慧、何国伟和黄玉珩,原属军事电子科学院的张梓昌、钱圣巳、柳浦生、李祖熙、崔俊生等。1965 年1 月,七机部成立,设计部升级成独立的706 研究所,所长张梓昌。

航天部二院的林荫道

张梓昌说:“后分散”很成功,我们五院的八个同志回去的时候已经有了足够的计算机研发经验,中科院计算所还抽调了经过大协作锻炼的八位训练班学员支援五院,使我们聚集了基本骨干力量,能够顺利地筹建706 所。”

从1956年到1961 年,黄玉珩在中科院计算所将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我国计算机事业创建,对那一切充满了深厚感情,他说:“在那里,我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得到丰硕成果,这也使我感到十分愉快。”

通过103机、104 机、119 机的研制,黄玉珩基本掌握了第一代计算机磁芯存储器的完整技术。参与研制109 乙机,他注意到温度和各种干扰的影响,结合他在训练班的讲义,完成了《磁芯存储器》一书,1964 年出版。

黄玉珩回忆说,1961 年,他先担任数字计算机专业组主任,后来担任研究所副所长。他说,之前苏联专家制定的工艺设计中没有研制数字计算机这一项,要改变已经制定的规划,难度很大。中国航天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发展还是很快的,一是有益于在中科院的“先集中”,二是看准了晶体管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他们曾经自行生产了一台103 计算机,吸收了中科院计算所的调试经验后,将主要电路和存储器依次返工,问题顺利解决。航天计算机领域的研发工作,一起步就是配合738 厂生产一台自用的104 计算机,由柳浦生负责。这台104 机可24 小时连续工作,稳定性超过了苏联专家帮助生产的第一台,104 机配备专业程序员两百多人,使用机器指令编程,曾精确计算出美制U-2和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的轨迹,我空军将其击落之后,计算机维护人员立功受奖,陈毅、聂荣臻元帅专程到五院机房视察。

1961 年下半年,黄玉珩他们把研究室划分为总体、内存、运控、外设和电源五个工程组,并争取到研制一台中型晶体管计算机的任务。这时,全国还没有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由于国产晶体管、印刷电路板等器件和工艺的质量问题极多,又逢三年困难,他们增加了元件工程组、小型化预研组、计算机维护组,制定了详细规范,一手抓条例,一手抓作风,力求使计算机的不同部分,在研发进度上构成一个完整系统,保证性能、质量一体化。落实到操作加工,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做好,是很不容易的。航天计算所的晶体管计算机,几千块电路板,几十万只零件,生产严格,调试顺利,1965 年初完成,连续拷机253 小时无故障。后赶上“文革”,机器被拆,闲置在楼道。1975 年机器被调拨至青岛海洋学院,经长途运输后,还能顺利恢复,连续稳定运行逾3000小时,创出计算机严格质量管理的一个奇迹。

这台机器使用的晶体二极管是济南中心实验站提供的,实验站本是一个要撤销的单位,由于产品质量好,被五院选中了,后发展成为半导体工业基地。

706 所在计算机研制与应用上卓有成效,培育了大批计算机软件、硬件专家,汪成为就是其中一位,他在系统工程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