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知了 杨连山
缘起 易大壮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易大壮(杨连山的网名也)在新华西路国际饭店院内的淘书城,淘得《生命之书》。一读之下,心中那个幸福呀,那个快乐呀,无以言之。她就像盛夏酷暑的清凉剂,使老易的心田久旱逢了甘雨;她犹如故知在那遥远的他乡相遇,久久地攥着故知的双手摇啊晃啊,不忍松开;她还像新娘子,在那红烛四燃的新婚良宵端坐床沿,静静地、静静地等待她的老公我揭开红盖头,拥入怀中。老易于是发愿,每当对影成三人的月夜,在床头黄晕柔和的灯光下,一杯香茗;或者秋雨淅沥的清晨,斟一盏茅台,在七分微醉之时,几页书卷伴清梦,多少醉话似泉涌。每有所悟,即批书端。
取名知了,灵感来自虞世南的咏蝉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夏日蝉鸣,流响当然出自疏桐,那声音因为来自心灵的高枝,必能传向精神的远方。蝉鸣即是生命的欢歌,而理解生命的本质就像蝉叫一样。一个人活得明白了,彻悟了,痛苦更多;活得不明不白了,又是痛苦得莫名。正如鲁迅所说,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这是对生命的顿悟,她可以使一个人明了人为什么生而为人,人为什么活着,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弄懂人生之义,就可以更幸福快乐的活着。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又不仅仅只是为了吃饭,总还要干些与吃饭无关的自以为有意义的事。
我们活过,爱过,思过,说过,又有何悔,夫复何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