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均:创业前20年历程回忆

计算机学院早期20年的历程回忆

(1973-1993)

何志均,教授,原浙江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1985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成立大会局部,(左起),萨师煊、何志均、欧阳炽能、虞浦帆。                             

    序

在欢庆计算机学院成立三十周年所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当初创办浙大计算机系时的人才和物力等资源,都不能与浙大其他工科系老大哥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在解放以前已有久远历史,在国内声誉卓著;也和国内多数大学的计算机系有很大差距,他们有的在1958年就办起了计算机专业。新成立的浙大计算机系真正是一只丑小鸭,但是日月转移,这只丑小鸭已经成长为一只白天鹅,这是全体师生长期艰苦努力的结果。我作为计算机系的开创者,时时会想起创业的艰难历程,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国内外地位,真使我感到欣慰。

在创办浙大计算机系三十周年之际,使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1973-1993年)创业早期20年中的人和事,同时也对和我共同参与的创业者表示深深的谢意。本文只是我个人所接触到的一些事件的回忆,不是完整的历史记录,也许会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记忆有错或被忽略,望各位谅解,并深表歉意。

    与来自五湖四海同仁,在逆流中共创专业,期待曙光

计算机专业成立于1973年,当年开始招生。这之前的两三年,“文革”大火已经烧得学校关闭、工厂停工、交通混乱,再烧下去就连饭也吃不上了,于是开始熄火,提出“抓革命、促生产”,而大学也开始重新招生。在“文革”风暴中受到惊恐、批判或批斗等不同程度冲击的教师,抱着大地已经回暖、寒冬即将结束的希望,重返教坛。
    但出乎大家意料的不是春天的来到,而是另一场严冬的开始。就在我们专业进行第一届招生工作之时,全国出了一个“招生交白卷的英雄”,受到高度赞扬,并下发文件广为传播,提高到路线斗争的政治高度,这就是严冬到来的讯号,此后延伸“文革”后半期的运动“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批邓”,一个接一个,直到四人帮覆亡。
    我是在“文革”之前担任无线电系系主任兼无线电教研组主任,这样级别上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文革”一开始就受到冲击是顺理成章的事。开始浙江省委派出工作组到大学来领导“文革”,进校后发动积极分子揭发批判,当工作组被撤回由造反派掌权后,在对待当权派的揭和保上出现了分歧的两派,但对待被打倒的知识分子,都一致地要踏上一只脚,组织批斗,挂牌示众,因为这样才可以显示他们自己的革命路线的立场,又无站错队的风险。1968年工宣队进驻,并掌握大权,接手了我们这些批判中的知识分子,进一步升级为专政对象,受管制劳动,我是在1969年初,得到“解放”,回到教研组。此前几年虽然对我的批斗逐步升级,但我感觉到无线电系的大部分师生是被迫批斗我的,出手高高举起,却是轻轻放下,例如叶培健院士当时也还是学生,他在1968年的一张大字报“要把何志均废物利用,让他来给我们上课”,这并不是一种侮辱,而是一种救助的尝试。“废物利用”是最高指示之一,借此可以将我从“劳动改造”中解脱出来。
    1970年我被下放到临安的浙大五七干校劳动,一年后回到无线电教研组(此时已改称“连队”),担任副连长,重回教学工作。
    到1973年上半年,受命筹建计算机专业,从无线电教研组带了张德馨、周肇基、陶欣、叶澄清几个计算机方面的骨干出来,组建计算机教研组(此时已不称“连队”了)。同时,通过解决“两地分居”打动各原单位领导的善心,同意放人,从全国各地调入计算机专业教师,他们是上海交大的王品常、西安交大的李菊初、西电的徐毓良、上海科大的石教英、北大的俞瑞钊和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浦树良,构建了初步齐全的师资队伍,同时从数学系接受了一批约十人的1969、1970年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是两年前数学系也准备办计算机专业而留校的。正是大家齐心协力想把专业建立起来的时候,四人帮的兴风作浪不断升级,他们命令大学再停课下到工厂、农村参加大批判代替上业务课,看到那时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我和全体教师们一致地对四人帮的命令阳逢阴违,对大批判敷衍了事,以保证他们有充分的上课时间,就是下厂也是专业对口的厂,如杭州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数控技术)、上海计算机厂等,并找机会能学习到厂里一些技术。因此相比于北京“文革”重灾区那些名牌大学,我们的这几届学生还学到了一定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发挥作用。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仁们,原来素不相识,在校外的“打倒”、“批斗”声再度响起,能够相互信任,甘冒再度受批判的风险,坚持教学,共同度过漫长的黑夜,这是我很感谢的。
    在这段时间,这个教师团队还做了一件重大的实验室建设的事情。当时实验室空空,大家很想有一台计算机供教学实验,但一台最简单的计算机也要几十万,不是我们买得起的。而且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因为全国仅有几个计算机厂每年只小批量生产几十台,都由国家分配给重要单位了。此时省气象局正需要配套一台自动填气象图的专用计算机,有钱无处买,我们把它承担下来了,决定仿照国内的小型机DJS-130机来自行研制。

DJS-130机本身是参照美国一个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小型机设计的,当时还在研发过程中,因此在国内也是最先进的。团队成员进行了有效的分工:叶澄清到上海计算机厂参加了TQ-15(与DJS-130相同产品)的设计会战全过程,带回了全套图纸,因为浦树良在华北计算所参与了集成电路第三代小型机的研发,因此由叶澄清和浦树良共同负责计算机的总体设计和运控;王品常在上海交大研制计算机中是主持磁芯存储器的,所以由他和陶欣来承担磁芯存储器;而徐毓良和石教英则负责外部设备接口,发挥了每人的长处,构成了一个技术结构合理而能攻关的科研团队,成功地研制出DJS-130计算机。

这样的计算机一共先后装了三台,一台供气象局配套使用,后来连同气象填图机一起在1978年获得“文革”后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奖。第二台供省水利局配套水文预报,其计算机的稳定性要求比第一台高,当时请有深厚脉冲电路功底的张德馨与浦树良对全部电路进行测试审查,最后改进了磁芯电路,达到了交货要求。同时利用多余的元器件,我们自己不费一文钱多装了一台DJS-130计算机,供教学实验之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的单板8位微机大量进口,才完成其教学历史使命。在当时全国众多计算机专业中,能够拥有自己组装的计算机的大学并不多,我们的计算机科研和教学能力已赶上了国内较好学校的水平。

    海纳江河,不断在和谐中壮大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正式标志着“文革”的结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心情感到解放。大学通过高考公平招生,招来的学生们如饥似渴地吸收可学到的知识。教师和学生都一致地想把过去十年耽搁的时间补回来,把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十年断层补上。国外计算机科学已发展成一门强大的独立学科,在大学里已普遍成立了计算机系。浙大除了在无线电系中的计算机专业以外,在数学系又有一个软件小组,此时小组负责人黄肇德和我共同商讨,在1978年上半年,几次向校领导提出两家合并成立计算机系,最终得到同意,于是1978年夏天成立了计算机系。
    下面,回顾一下我所知道的数学系办计算机专业的情况。
    1971年左右,数学系的张素素、蒋叔豪、陈增武、毛根生等参加了杭州市的线切割机研制、生产大会战,他们分别负责程序控制技术和数字插补技术,研制出我省第一台数字程序控制产品,并成为杭州市无线电专用设备一厂的当家产品。接着他们又承接了为光波比长测量仪配套的数字计算装置,是国防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并获得了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奖。
    1972年,数学系筹建了计算机专业,并将分配到浙大不同专业的69、70届毕业生约10人充实到刚筹建的计算机专业。 1973年,计算机专业在无线电系成立,数学系这部分教师完全并入。张素素和蒋叔豪准备为当时只知硬件的计算机专业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注入软件因素,在当时还算超前的。
    软件学科在国外也只是在我国“文革”十年期间成长起来的,对于我们多数的计算机系而言,还是空白,软件人才从数学改行比较快捷。在旧的学习苏联体制时,理工分开属于两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浙大幸而在1957年突破这一框框,恢复了理科,就有应用数学专业,有一些青年教师就长期耕耘在计算数学领域。1973年数学系的计算机部分教师并入三分部计算机专业以后,数学系仍留下一个软件小组,继续成长,他们于1973年开始在应用数学专业内招收软件专门化学生,也到中科院计算所去学习培训。

到1978年计算机系成立时,数学系提出,软件小组可以转到计算机系,但要求张素素和蒋叔豪回到数学系计算数学组作为交换条件。此时的软件小组已成为拥有黄肇德、陈增武、金廷赞、冯树椿、周炳生等有很好数学根底的软件师资连同青年教师共10多人的规模,因此成立软件教研组,再从校外引进了从北大出来到企业从事计算机多年的胡希民和华北计算所来的李赣生,基本上能开出软件专业的所有课程,所以计算机系成立时虽然很小,但能同时具备硬件教研组(主任是张德馨)和软件教研室(主任为黄肇德,后去美国深造,由陈增武接替),有硬件和软件两个专业招生,还是很理想的,两个教研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共同为计算机系从丑小鸭脱胎换骨而努力。因此20年以后,计算机系启动了一系列合并扩大:1998年四校合并的杭州大学计算机系并入,国家CAD图形学重点实验室、校计算中心相继并入,我虽然已不在其位,但也能感到由于领导的公平对待和师生的密切融合,使合并后的计算机学院能在和谐和发展中得到快速成长壮大,也显示了“海纳江河”的气魄。(2003年)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教育家、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开拓者、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始人何志均先生与夫人薛艳庄。

何志均先生,中共党员,1923年5月13日出生于上海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35年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初中,1938年进入上海大公职业学校高中机械科,1941年毕业又进入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电机系,就读半年学校停办,何志均转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继续就读电机系,1943年夏转到贵州遵义浙江大学电机系电讯组读三年级,1945年夏,以电讯组第一名的学习成绩毕业,到昆明中央无线电厂担任甲种实习员,半年后应聘回校,在电机系任助教。

先后创办了浙大无线电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并荣获首届浙大教师最高奖——竺可桢优秀教师奖。他在浙大从事教学科研逾60年,开拓并领导的浙江大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两大研究方向,2001年创立浙江大学道富技术中心,开展全球化大规模金融软件研究与开发,实现了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的宗旨。2015年携夫人薛艳庄捐资500万元发起成立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扶助贫困学子和家庭的教育与医疗。2016年6月2日上午逝世,享年93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