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推崇的C反应蛋白,究竟能反映什么?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文明白!

在一般检查以及重症、危重症临床预警指标,甚至在治疗病情监测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检验项目。那么我们再来看这位“高手”给临床带来什么样的诊断价值?
01
CRP的定义及分类
C反应蛋白是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1941年发现),命名为CRP。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感染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清除感染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普通CRP属同一种蛋白,只是由于采用更敏感的检测方法如乳胶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而得名。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使得CRP在0.5-10mg/L的测定更加准确,从而产生更多临床使用价值。
02
CRP的临床应用
◆ CRP主要用于感染的诊断与鉴别
在细菌感染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在感染消除后急骤下降,一周内即可恢复正常。
 评估疾病活动性和疗效监测
◆ 监测治疗效果,指导抗生素应用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指标
CRP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并预测斑块破裂的可能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CRP明显升高,如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清CRP可以急剧上升并达到100mg/L以上,其升高水平与冠状动脉梗阻程度、冠心病终末时间的发生及预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程度均有显著相关性。hs-CRP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同样密切相关。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疾病控制中心制定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性的标准中,hs-CRP<1mg/L为低度危险,1-3mg/L为中度危险,3mg/L以上为高度危险。hs-CRP≥2.0mg/L是中国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预测因子。
◆ 潜力无限的CRP
CRP和hs-CRP的检测还广泛应用于结缔组织病、代谢综合征、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妇科、儿科、产科、外科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监测,对于临床中协助疾病诊断、判断病情以及指导治疗发挥着重大作用。
03
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
CRP最早采用半定量的沉淀实验,为了实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重复性好的要求,现在的主流检测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因各种实验室条件以及对灵敏度、特异性等标准的要求不同,市场上还有胶体金法、标记免疫法、透射比浊法等方法。通常情况下,新生儿血清CRP<2mg/L,儿童和正常成年人血清中CRP≤10mg/L。种族、性别、年龄、肥胖、妊娠、样本类型等因素均可能影响CRP的水平及检测结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合理地应用该指标来指导临床工作。
CRP在上世纪80年代即作为炎症及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检测标志物,由于当时检测方法及设备操作繁琐,大大影响了CRP在临床使用的价值,而逐渐被忽略。而近几年,国家对于抗生素使用的严格管控、检测设备的高度自动化、检测试剂的高敏感度及高特异性,CRP的临床使用价值不断得到临床的充分认可,CRP在临床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国家卫健委

[2] 一季度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

[3] “检验与临床诊断”全科医师分册——丛玉隆

[4] 近六成民营医院面临生死考验,现金流撑不过2个月——看医界

[5] C反应蛋白VS超敏C反应蛋白——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本文首发丨检验医学网
责任编辑丨泡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