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安徽查济村

查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辖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查济村原有108座桥梁,108座祠堂、108座庙宇。现尚有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

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位于村中水郎巷,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盘式,无雕琢。明代的"涌清堂"、"进士门",雕刻细腻,结构精致。查济村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查济离桃花潭不足二十公里。显然,大诗人李白不会错失与这样美丽风景邂逅的机会。也许是在别了汪伦之后,李白受查济人查师模(官至中书郎、校书郎)之邀,来到查济的石门碧山游历栖息,一连数日因流连而忘返。直到校书郎携茶带酒来款待他,他才如梦方醒,随即挥毫写下"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千古佳句。

自唐宋以来,查氏族人就开始建立了一系列的家规、家训及家理。明嘉靖年,查绛又进行了整理,订立家规十条、家训十四条和家理五条。事实上,这些家规、家训和家理就是查济的法律。氏族拥有对其成员立法的权利,这种权利具有超越当局法律的效力,在宗教礼仪上,它还具有抗拒法律的效力。

总结说来,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以孝道和祖先崇拜为中心而展开的。今天看来,在查济,除了居住需要外的民居之外,现存的遗迹主要是祠堂和牌坊,它们都深深地打上了氏族时代里彰显孝道和祖先崇拜的烙印。

在历史上,中国百姓最根本的信仰是对于祖先神灵力量的信仰。无疑,祖先崇拜是一种古典而又悠久的"民间祭祀"。一个村落,一个家族,必然有它的祠堂,一般而言只有一个祠堂。但在查济,祠堂众多,因为所在之地查姓人群非常庞大,据说在极盛的明末清初号称有十万人口之巨,查姓人从一千三百余年前开始繁衍生息,支系丛生,一旦某一支系发达了(无外乎中举、进士及第、做官、封诰、发财等),后人就会建祠堂以光宗耀祖、鞭策后人。

宋末元初的查济人查郁因其人缘好,人财均异常繁茂,始开基立业,建宗祠、修宗谱,规模宏远。后其曾孙查桂申更为发达,生六子(恩源、图源、宝源、洪源、珍源、栗源),个个发迹。

他们的后辈就在明宣德年间各建大祠堂一座,每座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气势恢宏,豪放粗犷;有的淡雅而富有诗意,精雕细琢;有的见砖不见木;有的见木不见砖。到明末清初时,查济人的官宦生涯进入了鼎盛时期,一门六进士、三进士、兄弟进士、文武进士、文武举人一浪接着一浪,翰林、京官、封疆大员、知府知州知县等官职不绝于政坛,据统计,明清两朝,查济七品以上的官宦就达一百二十九人,他们发迹后,首先要做的便是衣锦还乡。

在一个宗族制为基础的古代社会里,再也没有比建祠立堂更好的方式来光宗耀祖了。据现在查济人的口口相传,说在鼎盛时全村共有祠堂一百零八座,暗合了《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英雄之数。现在尚存的只有二甲祠、宝公祠、洪公祠等几座了,而且目前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都面临着坍塌的危险,亟待修缮。

在查济,能与祠堂相媲美的建筑只有牌坊了。在世代居住在查济的查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仔细地看了仁让坊、贞节牌坊和一座贞节牌坊遗址。仁让坊矗立在村口,"仁"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核心的精神要求;"让"乃中庸之道,谦和忍让是对个体在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

查济原有七座汉白玉牌坊,文革悉数破坏。现存的贞节牌坊是为一个叫徐秀姑的女人而建的,上书"奇节性成"四个大字,据牌坊上文字分析,徐秀姑十四岁到查家来,尚未成婚,未来的丈夫就死于疾病,从此她即以处女之身守寡一生。她很可能是冲喜而来。

这个牌坊也许反映了查氏族人对徐秀姑的内疚之情,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家,立个牌坊来高度赞扬她。但同时,我们也能想象,在那些岁月,男权社会的力量是多么的权威和在查济,素有"奇葩三雕,交相辉映"之说。三雕就是用在建筑上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在查济的民居、祠堂、牌坊、桥梁、墓室等建筑上,处处散落着三雕的身影,或优雅,或雄浑,或繁复,姿态各异,美轮美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生活物件的讲究,建造时的敬业精神,一种对于美的不懈的追逐。

查济是一个典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岁月的浸润使它变得灰白、雅致;四座群山像巨掌环绕着它,而它就是手掌中的一件修炼千年的珍宝。说查济是深山碧玉,仅仅把它作为一件物什来看待的。而把它看作一位恬淡隐忍的老者,也是可行的,他虚怀若谷,不与世俗争锋,只愿独守家园。

转念一想,我又觉得查济是一名款步而行的少女,她的青春无处不在,鲜活的脸庞荡漾着生命的韵律,青山是她的外衣,白云是她的衣袖,林泉是她的血脉,而那千年而下的淳朴敦厚民风正是她纯洁的心灵。

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就坐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济河两岸,绵延lO里,现存有明代建筑80处,清代建筑109处。几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粱画栋,翘角飞檐,其中德公厅屋、诵清堂、爱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伟、结构精致。尤以德公厅屋四柱三层牌坊式门楼,五朵斗拱屋面,略带翘角分三层覆盖门楼,古朴典雅、雄浑大方。

背面以镂雕手法雕出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手法娴熟精美。古雕、砖雕、木雕在查济随处可见。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门汇的砖雕,均繁刻精镂,玲珑剔透、画面各异,或花鸟、或禽兽、或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

房屋结构为多进式,或三进、或四进,进间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沿天井二搂廊廓置有"美人靠";条石砌就墙基,柱基为圆形雕石,墙体青砖、屋上黑瓦。传统的双披屋顶半掩半露,躲在重重叠叠的山墙后面。高出屋顶的山墙既可阻止火势蔓延,又具防盗作用。山墙造型丰富,有云形、弓状、阶梯式等,墙头呈翘首长空的马头状。

这些古代民居的外形全是青砖黑瓦,并非是古代查济人没有财力或不具审美意识,明清时期,查济人多在外经商.不乏富商巨贾,且查济文风极盛。

查济村周围有四门三塔:钟秀门、平岭门、石门、巴山门;如松塔、青山塔、巴山塔,古朴典雅。这三座塔就是查姓家族为振兴查济文风,而于清嘉庆年间资兴建的。

查济人查秉钧、查春如更是清代书画名家。那么查济人为什么不把住宅装潢得五彩纷呈呢?原来中国封建社会对色彩的使用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区分。平民百姓,纵使有万贯家私,也绝不允许在住宅上使甩各种金碧辉煌的彩画与装饰。"堤内损失堤外补".虽然住宅是统一的青砖黑瓦,但聪明的查济人巧妙布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

房屋间有街巷相通,岑河、许河、石河三水台一的查济河逶迤穿村而流,查济河因落差较大,清澈的河水迭瀑式地流淌,沿河错落有致地建有多道拱石桥、板石桥、洞石桥,将两岸民居相连。饱经沧桑的石桥,缠绕,远望犹如碧玉横架水上,与两岸青砖黑瓦遥相呼应。

据说,查济村原有108座桥、108座庙、108座祠堂。时至今日,查济村虽历经百年风雨治桑,不复有往日风采,却仍存有红搂,天申、灵芝等15座桥和10余座祠堂、庙宇,于其中规模较大的宝公祠、洪公柯、二甲祠中的镏金飞檐、雕粱画栋中不难想见查济村的昔日风貌。

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门,石桥跨河溪,两岸古建群。悠远独特的建筑文化,钟灵旒秀的山水意境,蕴育了昔日的查济人民。站在这明清古建筑群面前,我们不禁激起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赞叹我们的祖先创建这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勤劳与智慧。

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竹 香

(0)

相关推荐

  • 徽州古建三绝——祠堂、民居、牌坊

    汤显祖曾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的古牌坊与古民居中的天井.古祠堂并称"徽州三绝".徽州的砖雕.木雕.石雕被称为"徽州三雕",徽州 ...

  • 东莞市大岭山——叶氏宗祠(2)

    2013年8月9日下午,天气炎热,我送六弟到大岭山一家工厂上班,在大岭山镇突然看见一座富丽堂皇的祠堂,很是好奇,应聘结束之后,我们兄弟俩不顾30多度的高温,去参观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金桔村--叶氏宗祠.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安徽肥西三河镇

    三河镇地处皖中,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西南部,隶属省会合肥管辖,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合铜公路穿镇而过,京九铁路.合铜黄高速傍镇而过,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 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安徽歙县许村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安徽歙县许村镇 许村,安徽省歙县的一个文化古村落,坐落于县城西北20公里处许村镇,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 唐以前为歙北要冲,曾名"昉溪源"."任公村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安徽万安镇

    万安镇,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它位于休宁县东部,东邻屯溪区新潭镇,南与屯溪区奕棋镇接壤,西接休宁县城,东北与徽州区西溪南镇相接. 镇区距黄山市中心城区15公里,距休宁县城3公里,至黄山风景区4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安徽宣城水东镇

    古镇水东,位于宣城市区东南30公里处,是宣州现存最古老的集镇之一.因其对岸有村名为水西,故名此镇为水东,始建于隋唐时代. 明清时期,古镇水东因"黄金水道"水阳江而成为鼎盛的码头.该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安徽泾县桃花潭镇

    桃花潭位于安徽省泾县境内太平湖畔,系青弋江流经翟村至万村间的一段水面.这里地势平坦,潭面宽阔.桃花潭西岸,怪石拔地而起,层岩陡峭,临潭峙立,形似龙盘虎踞.县志<桃花潭记>称"层岩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安徽大通镇

    大通位于铜陵市西南,古名澜溪,扼九华.望黄山.临皖江.依铜都,建镇已有千年. 历史上的大通,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镇,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 ...

  •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安徽西递村

    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村始建于 ...

  •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安徽渔梁村

    渔梁村位于安徽省歙县徽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落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景观,村落形态空间格局,多种类型的历史建筑及鲜明的人文特色. 古村落内传统古建筑占古村落建筑总数的65%.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3 ...

  •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安徽江村

    江村,别名金鳌村,中华大地上一个普通的村落.她位于旌德县白地乡境内,江村建于隋末唐初,是一个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的文明古村. 这里群峰拱秀,双溪萦绕,古祠巍峨,牌楼高耸,民居古朴,石道清幽.村四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