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尽图文看《南越藏珍》!(Part 1:南越文帝·上篇)
南越藏珍
2010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全面改陈,包括《南越文帝》《美玉大观》《武备车马》《海路扬帆》《生活用具》和《宫廷宴乐》六个单元。在当时,展览吸纳了新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文字说明牌的内容,增加更多辅助展示信息和背板图片资料。同时,采用新的博物馆展陈理念,引进了三维全息展示、触摸屏、展示屏、视频、卡通等,还新设了玉作坊、南越玩国、宴乐场景、南越国海边等互动设施,极大丰富了展示效果。《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被评为2009-2010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在未来数天,我们将以详尽的图文形式,给大家介绍《南越藏珍》展览。
“文帝行玺”金印
“帝印”玉印及“帝印”封泥
“帝印”玉印出土于赵眜身上,边长2.3厘米,螭虎钮,印文阴刻篆书“帝印”两个字,因墓室进水及年代久远,玉印被浸蚀成黄白色。
“帝印”封泥出土于西耳室,共两枚,规格均小于“帝印”玉印,说明南越王赵眜生前至少拥有两枚“帝印”。根据史书记载,南越国第一、二代王都曾僭越称帝,在国内使用皇帝的称号和礼仪。“帝印”玉印及“帝印”封泥的出土是这一史实的有力证据。
封泥是中国古代封缄竹木简、文书和杂物并加盖印章的泥块,如同今天的火漆封。封泥出现于春秋末期,盛行于秦汉至魏晋时期,隋唐以后由于纸张的普及而消失。
“赵眜”玉印及“眜”字封泥
“赵眜”玉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腹部和腿部之间。边长2.3厘米,覆斗钮,上边有一个小孔可以穿印绶,印文阴刻篆书“赵眜”。这枚玉印是墓主人的名章。“眜”字封泥出土于西耳室,共2枚,圆形,阴刻篆书,形制明显有别于“赵眜”玉印。其作用应是墓主生前封缄部分随葬品的。“赵眜”玉印与“眜”字封泥相互印证,使我们知道墓主人姓赵名眜。
根据《史记》、《汉书》记载,南越国第二代王叫赵胡,这与出土的“赵眜”玉印有出入。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呢?专家认为:可能是名和字的歧异,也可能是一人二名,一越名,一汉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墓主人是历史上南越国第二代王的事实是没有问题的。这是通过墓中出土的印章、封泥、铭刻和墓主遗骸,结合历史文献进行综合研究而得以确认的。
相关推送:这一坨泥巴不一般
“泰子”金印和“泰子”玉印
墓主人棺椁模型
墓主人葬具是漆木的一棺一椁,外面的叫椁,里面的叫棺,棺与椁两侧紧贴。因为墓室曾经受水浸,木质棺椁仅留些许板灰漆片,现展厅展出的是根据遗迹复原的棺椁模型。根据棺椁遗迹和棺内随葬品推断,外椁长约3.3、宽约1米,内棺长约2.2、宽0.75米,高度不详。棺和椁的多余空间形成头箱和足箱,用以放置随葬品。在墓主人下葬后的若干年里,主棺室曾经发生过顶盖枅(jī)石下砸的情况,当时幸得厚实的棺椁尚存,抵挡了巨石的撞击,棺椁内的珍贵文物才得以幸存。
外椁盖上放有兵器等随葬物,椁面四角各放有一块大玉璧。外椁璧板钉嵌有6个鎏金饕餮纹铜铺首,两侧各2个,首尾各1个。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铜铺首衔环多用于门上,类似门环,也用于棺椁的壁板上,兼有装饰和辟邪镇墓的作用。
丝缕玉衣
玉衣是用线将玉片穿系制作而成,供去世的人在下葬时所穿的衣服。丝缕玉衣是南越王的敛装。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
玉衣的头套、手套、鞋套部分制作精良,本有打孔,可用丝线穿系连缀;上衣、袖筒、裤筒部分制作相对粗糙,且基本不打孔,是在内侧使用麻布粘贴、表面使用丝线贴连的方法制作而成。因为年代久远,加上墓室多次进水,所以出土时丝织物已基本腐朽,玉片散落一地。后使用石膏将玉衣“整体打包”运送至北京社科院,共花费3年时间才修复完毕。因此展厅展出的玉衣,玉片为原件,丝线、麻布是修复时添加的,与玉衣原本的丝线和麻布有一定的偏差,丝线选取红色是因为玉片上的丝线残迹为红色。
汉代流行玉衣制度,从西汉初年的文景时期便已开始。到东汉时期,古籍记载的玉衣已明确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种,按等级不同分级使用。三国时期,因战乱频繁以及盗墓猖獗,玉衣制度被废止。从考古材料上看,玉衣制度至迟在西周已出现萌芽。两周时期(西周、东周)的玉衣并不完整,多为“玉覆面”,也就是说只覆盖着面部。有的玉覆面为丝线穿系多块玉片制成,也有的是一整块玉片制成。到了西汉早期,“玉衣套”(只有部分,如头套、手套、脚套等若干部件)和完整玉衣出现了。
南越王赵眜的遗骨
由于南越王墓多次浸水,加之南方天气湿热,南越王遗骨已基本腐朽,仅剩部分头盖骨以及部分牙齿骨保存相对完好。社科院考古所根据南越王牙齿磨损程度以及颅骨缝愈合情况判断,南越王去世时的年龄应为40-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