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理论谈心脏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
一、心的主要生理作用心居于胸腔之内,形似倒垂的未开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称其为“君主之官”。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互为表里。二、心的主要病理变化因为心之生理功能主要为主血脉和主神志,所以在病理条件下,反映在临床上的症候就离不开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又心包为心之外卫,故温邪逆传,多为心包所受,而心本脏之病多起于内伤,如禀赋薄弱,脏气虚损,或病后失调,思虑过度,伤及于心脾,都是心阴虚或心阳虚之病因。心阴虚的主要病机为心血亏耗,心阳虚的主要病机为心气不足,两者都能表现为心神不足。若情志抑郁,化火生痰,痰火上扰,或气滞脉中,瘀血阻络,或饮邪阻遏心阳,均可出现心之热证和实证。三、理论阐要与临床应用《一)心主血脉理论阐要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则面色红润,舌色淡红,滋润而有光泽,脉缓和有力,胸部舒畅。若心火旺,则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且破碎疼痛,脉数,心胸烦热,不易入睡。若心血虚,则面色与舌色皆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常觉心悸,心慌。若心脉为瘀血所阻,则面色与舌色均较暗,可出现青紫,舌上可见到紫色瘀斑,脉象涩而不流利,有时可见结代脉。胸前闷痛,轻者少顷即止,重者则痛得面青唇舌俱紫,大汗如珠,甚至可导致死亡。临床应用 心主血脉的正常与否,取决于3个条件,即心气是否充沛、脉管是否通畅、血液是否充盈。临床上可从面色、舌色、脉象、胸部感觉等方面来推断心主血脉的正常与否。凡胸闷、心痛、心悸、怔忡、脉象异常者均可从心论治。(二)心藏神心藏神又称为心主神明或心主神志。这里的神,指心神,即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理论阐要 心藏神是说心具有产生和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藏神的生理功能有二:其一是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首先,中医学认为心是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要内脏。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的信息,产生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并做出及时的判断与反应;其二是心主宰全身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人体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均需在心神的调节和主宰下,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故说:“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之官,心藏神,故日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吴注篇》)。心藏神的生理功能正常,则表现为精神振奋、意识清楚、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反之,若心不藏神,就会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表现,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谵语、狂乱;或精神委顿、反应迟钝、昏迷不省人事等。还可以影响到其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甚而危及生命。临床应用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脑的生理功能。这种认识在中医学中也有过明确的论述。但是,藏象学说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反映。并将神分为五而从属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虽五脏各有所属,但主要还是归属于“心藏神”。故临床上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大多从心论治。中医对心的概念及其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并被证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失眠(虚火扰心)(三)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机能和情志的喜有关。即心对喜的产生与变化,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心藏神的功能正常,能使人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快乐的情感。适度的情志活动,能缓和紧张的情绪,使人“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篇》),使人正气旺盛,健康少病。反之若喜乐太过则可使人喜笑不休,耗损心气,渐至神气涣散,神不守舍,从而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等症。心主神志的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四)在液为汗心在液为汗,亦称汗为心之液,即指心与汗有密切关系。人体出汗有两种:一是散热性出汗,二是精神性出汗。散热性出汗的目的是为了发散体内的热气,如气候炎热,衣被太厚,或动而生热所出之汗,这类汗与心的关系不大。精神性出汗是指人在精神紧张时,或受惊时出汗,如《素问?经脉别论篇》说:“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即指这种出汗。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故因精神情志而引起的出汗皆与心直接相关,故称汗为心之液。(五)在体合脉,其华在面理论阐要 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虚则面色咣白,心血虚则面色无华,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紫,故《素问?五脏生成篇》也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六)心在窍为舌理论阐要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但它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密切相关。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如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舌红或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神失常,则舌卷、舌强或失语等。(七)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理论阐要 小肠的生理功能是主饮食物的消化和精微的吸收。古人将其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受盛化物,二是主泌别清浊。受盛化物是指小肠接受由胃传下的食糜,必须有相当长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彻底消化。泌清别浊是指小肠对食糜进一步消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并将残渣向下传送至大肠。小肠受盛化物与泌别清浊功能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受盛化物是为泌别清浊做准备,而泌别清浊不仅是在受盛化物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也是受盛化物的目的所在。所以小肠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与吸收。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在藏象学说中,往往把它归属于脾主运化的范围之内。如小肠病消化吸收不良,症见腹胀、肠鸣、便溏等,就称为脾失健运,用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八)心与小肠理论阐要 心的经脉属心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络心,二者通过经脉构成了表里关系。在生理上,心血滋养小肠,小肠吸收水谷精微可以化生心血,二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病理上,如心有火热,可向下移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反之,如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