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试声

试声之前先补上活步试力的结尾

神龟出水、蛇缠手、游龙、鹤舞四项试力,是为力的运用而设,是试验力的运用和发挥,力的运用在于易感,因之习此四项试立力不能当做套路或招式来练,使精神和易感受束缚。为了探索某项力的切实运用,可不受此四项试力之形势所拘,可结合实际采用其部分形态,或自行创造。

试声部分

芗斋先生在《拳道中枢》试声一节如是叙述:试声,为辅助试力之细微所不及。其效力在运用声之音波,鼓荡全体细胞工作,其原意不在威吓,而闻之者则起猝然惊恐之感,实因其声力并发,与徒做喊声意在威吓者不同。试声时口内之气不得外吐,乃运用声由内转功夫。初试求有声,渐以有声变无声。

在载于《实报》的谈意拳要义中,先生是这样讲:“试声为辅助试力不足。盖人之生理构造因先天关系各有不同,故人生各有难通之点,所以试声即用身内呼吸之功夫以辅之。又名内呼吸。亦名脑背呼吸者是矣。

由以上讲述得知,试声是用声波鼓荡体内肌肉细胞工作。如何试声?声波又如何鼓荡肌肉的细胞工作呢?

试声是意拳特有的练功方法。在中国拳术中有“开声吐气”一说。为什么要“开声吐气”,为的是用力时不憋气,以避免努气损伤身体。在四川、贵州两省的劳动人民,一动就喊“号子”,就是为了避免努气损伤身体。意拳则不止为此,更重要的是发力时要声、力并发。声与力又有何关系呢?意拳所发之力是有三个因素合成:一是整体运动时的惰性位能,再是力波的传导,还有全身松紧变化所生的弹力。此时的发生是先发声母“伊”音而不吐出,小腹自然后收下沉,感到腹部上下抻紧,紧接着发“呀”音,小腹一松,气往上撞,冲击横膈膜,浑身一震。此一震与前两力配合,所以力的强度自然增大。此种隔膜功力,先生叫做呼吸弹力。在平时练试声时,最好在试力之后,全身感到舒适得力时。再发“伊”音时声音拉长约五、六秒钟而不出声音,体认腹腔收紧状态,再发“呀”音,则声力并发。如是练习要逐渐缩短两音中间的间隔,最后短促的连音成为“哟”音,则声力并发,其声洪亮而且有穿透力。有如幽谷撞钟。试声的高级阶段则从有声变为无声。

意大利的美声唱法要求全身在歌唱,其发声与此有相似之处,亦谓之脑后音,发音时要会运用小腹的松紧,不是单纯的横膈膜震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