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下的新媒体业态(二)

深度融合下的新媒体业态(一)

三、重新认识“媒体”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什么是媒体?新媒体new media还可以分成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什么叫新兴媒体?完全由互联网诞生并形成的新媒体,我们叫新兴媒体,新型媒体则是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深圳报业是个传统媒体,然后我们在新兴媒体的平台上,在公众号的平台上,我们开了一个公众号,或者说我们在微博的平台上开一个微博号,这些账号就叫做新型媒体。
再说回新兴媒体,其实它的媒介组织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媒介平台,还有一种叫自媒体。自媒体也有两种,比如说我们在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账号,有机构开设的账号,比方说人民日报、深圳报业。也可以有个人的账号,比如我自己就开了个人账号。我离开媒体多年之后重新又成为媒体人,只不过是自媒体人。我有我自己的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快手号等等,差不多有10个左右。当然经常运营的只有那么三两个。一个人就可以拥有这么多媒体,所以说进入媒体的门槛其实是很低的,当然要做好就不容易。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传播的兴起,新媒体带有更多的社交属性,所以也叫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有四种类型:平台型、工具型、社群型和泛在性。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进入一个泛媒时代,人人都是媒体。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我们进入了智媒时代,万物皆媒、人机合一、共同进化。有一个美国人叫克莱·舍基,早几年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人人时代》,副标题叫“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社会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六度空间理论,是说平均通过6个人可以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而新的研究发现平均所需要的中转联系人不是6个,而是4.74个。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仿佛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联系更密切。
我现在不教新闻,平时也就不怎么看新闻,不仅传统媒体新闻不看,新媒体的公众号、微博号我也不怎么看,但是重大的新闻我还是会知道。记得在几年前,我早上一起来就跟许多人一样,首先拿起手机看一下朋友圈。在那天早上我发现我的朋友圈弥漫着一股悲伤,原来是昨天深夜发生了一个大新闻,在世界杯上巴西队惨败于德国队。当时推特由此产生了3650万条消息,创历史新高。一旦有重大的新闻,你的朋友会告诉你,你朋友的朋友会把新闻传给你。重大新闻会一传十,十传百,迅速的传到你面前,你不会漏掉的,这就是社交网络强大的传播能力。
我写了一篇论文《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与趋势》,分析社交媒体的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平台型,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到新兴媒体不是“媒体”,或者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那么,它是什么呢?它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媒介平台是通过某个空间和场所的资源聚合和关系转换,为传媒经济提供意义服务,从而实现传媒产业价值的一种媒介组织形态。媒介平台跟媒体有什么不一样呢?媒体有三大功能:内容、渠道和商业模式。而媒介平台的功能是聚合资源,响应需求,创造价值。BAT都是平台,百度是搜索平台,阿里是电商平台,腾讯是社交平台。前面讲到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但同时通过平台也“再中心化”,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是并存的,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新兴媒体都想成为平台或者正在成为平台的路上。比如说近年来后来居上的字节跳动、 b站、拼多多,这些都是媒介平台。
媒体是一定要生产内容的,而且内容是核心,内容为王。而媒介平台本身是不生产内容的,百度帮我们找内容而已,腾讯微信是我们大家(用户)帮他生产内容,在座的各位每天都在微信上聊天、发图片、传视频,还可以去购物去支付。我们做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在帮马化腾生产内容,都是给腾讯打工。他不仅没有给我们工钱,我们还要交流量费。所以说平台很强大,一个媒体有多少员工帮你生产内容?一个平台像微信,超过10亿的用户,这个内容产量很可怕。字节跳动这几年上升得也很厉害,最近大家也看到这个新闻了,美国要封杀TikTok(抖音的海外版)。就是因为它太厉害了,对美国新兴媒体冲击太大。我前几年有一次到北京开会,我本来约了一央媒新媒体部主任吃饭,后来她给我打电话跟我说,今天头条有个活动她要去给他们站台。我说你堂堂央媒为啥要给他们站台呀?她说没办法啊,要靠他们帮我们吸粉帮我们传播。所以说现在传统主流媒体也要巴结互联网平台了,因为这些平台的传播力太强大。
第二个类型叫社群型。我们说的平台都是指企业层面、媒体层面的。据中国网络社群研究报告调查,对用户来说其实用得最多的是微信群,然后是QQ群,再后才是公众号。以前我是经常自己订阅的公众号,现在很少看了,主要看朋友圈。朋友圈其实也是一个社区,朋友圈如果你会管理的话,其实很强大。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样的朋友圈成就什么样的你》。现在很多人不会管理朋友圈,要么嫌它太嘈杂把它关掉,要么变成千人大广场而造成信息过载,这些都是不好的管理。什么是社群呢?社群就是有共同爱好需求的人组成的群体,有内容、有互动,有多种形式。互联网连接的特性以及以人为中心的趋向,导致社群的出现与繁荣。在互联网上也把这类流量叫做私域流量,它是相对微信号微博号这类公域流量而言。流量怎么应用也有讲究,这里就不展开讲。社群就是通过一个明确的主题内容或者共同兴趣,使用社交工具满足用户之间沟通需求的团体和组织,它往往是比较松散的。
第三种叫工具型,不是所有社交媒体都像微博微信量那样做成社交平台,工具型的社交媒体把社交工具化,社交作为互联网产品中重要元素,但不是主导元素。比如我们经常用的滴滴出行、网易云音乐,我们要知道社交是一种工具,服务才是目的。我们来看一下工具型社交媒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早些年央视春晚和腾讯微信合作,边看春晚边抢红包,我的研究生就是这个抢红包团队,是他们开发出这个软件给春晚观众用。以前大家看春晚几个小时难免无聊,现在可以一边看春晚,一边抢红包发红包,其乐融融,这个就是社交媒体制造了一个服务场景。我们知道这种模式是腾讯最先推出,后来支付宝等其他公司也开始了在春晚抢红包。腾讯光是微信小红包就抢了5个亿,但这5个亿不是腾讯自己出的,是商家出的。那么腾讯它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给大家服务,学雷锋做好事吗?企业做事往往有它的商业目的。
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这些互联网巨头最想办的事情是什么?我讲一个例子就是元旦新年第一天,我出门打车,司机就说你今天有没有用支付宝?上面有优惠,可以少付几块钱车费。原来这是支付宝跟微信支付在抢夺用户,他们为什么那么在乎这些用户?其实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他们都是想开发互联网金融业务,也就是说他们想办银行,让你把存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里边的钱放到他们的平台上。可能有人就想,我凭什么要放在他那里?我放在银行不好吗?放在网上可能不太安全,但是当你看到别人抢红包,你出门需要打车的时候,你怎么办?我也要抢红包,我也要打车,那么你就要下载这个软件,而使用软件的前提就是要把你的银行卡绑定在上面。这样一来你就自然而然成为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客户。社交媒体就是利用这么一个生活服务场景,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成为它的客户。这就是社交媒体的工具作用,通过应用场景来获取和服务更多的用户。
最后一种类型叫泛在型,社交媒体往往不是一种独立形态的媒体,而是以社交属性的内容和服务嵌入到各种媒体形态中,它既可以被新兴媒体所用,也可以为新型媒体服务,更准确的说“泛在”就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交连接。我们举一些例子,前几年风靡一时的直播平台,各种网红在平台上通过表演获取用户的打赏。有一个韩国的男生直播吃饭,月入过万,这不是贩卖无聊吗?网络直播它其实不只是在做直播,而是在做社交。比如说一个屌丝男,在街上看到一个美女贸然过去搭讪,有可能美女会给你一耳光:臭流氓!但是在直播间里你可以毫无顾忌去撩她,你只要打赏,你只要花点钱,美女就会不断地谢谢宝宝,态度好得很。在这个虚拟空间里瞬间完成屌丝男的性爱幻想:我找到了我心仪的女朋友了!这种幻觉就是虚拟空间里完成了一个社交行为,它比在现实生活里实现的成本要低得多,但它确实是满足了许多人心理需求的一种社交。(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