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古镇行④南浔
(本文发表不到两小时被系统“加精”,谢谢美篇编辑)
南浔古镇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
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如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
南浔有数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南浔过去发在一个“丝'字上。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南浔辑里丝除了畅销江南,还外销日本及欧美。
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蚕丝对外贸易激增。上海出口的生丝中,南浔辑里丝竟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三。
到了清末民初,江南民间曾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说法,说明南浔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
在南浔,以前是用动物形体的大小来衡量一个家庭的财产的,一千万两银子以上家产的称为“象”,五百万两以上的家产称为“牛”,一百万两以上的称为“狗”。这里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真是罕见的巨富之镇。
南浔“四象”为清朝后期的刘镛、张颂贤、庞云增、顾福昌等四大家族。民国年间南浔民谣云:'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
我总的感觉到:从前的大家族尤其是兴盛多代的大家族、大多数的乡贤士绅,为社会发展、文明赓续、传统弘扬,贡献良多!但这都成了历史……
我7月中旬先到南浔住下,第二天用大半天逛了古镇,下面分享一下图文。
旅游景区共分三大区块。①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景点分布其中。②由小莲庄、嘉业堂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 ③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
河桥 街巷 房舍
南浔的河道和河岸上的街道,比起其他古镇宽阔、疏朗,给人的感觉也比较轻松、整洁,少了几分杂乱、压抑和局促。
以前常在电影上见到这样的场面背景。
板桥拱桥各有千秋。其实桥下行船的高度够了,还是板桥来得方便。
也许大户人家多的原因,很多房舍体量较大,整齐高档,较少挤挤挨挨的小门小户。
广惠桥头的狮子造型有特色
浔蹄采用南浔民间传统工艺烧制而成,色泽红润、口感软糯、香而不腻。猪蹄髈营养很丰富,含较多的蛋白质和大量的胶原蛋白质,可加速新陈代谢,延缓机体衰老,据说还有美容功效。反正我没来得及吃😄😄
双桥边的“南浔浔蹄总店”
嘉业堂藏书楼和小莲庄
嘉业堂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逊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
嘉业堂藏书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鼎盛时期的藏书六十万卷,共十六、七万册,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后,藏书由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
近些年,嘉业堂藏书楼房屋修缮一新,园林整治有序,大树参天,绿荷细柳,亭子出新,曲径通幽,人历其境,似处身世外,荣辱皆忘,心旷神怡。
园内竖有一石,腹有小孔,人嘴对准吹气,会发出一种巨响,极似虎啸,几可乱真,石上镌有清代大学者阮元题“啸石”两个朱字,游人到此颇多一试者。
小莲庄是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始建于1885年,完工于1924年,历经刘家祖孙三代人四十年的时间。主要由义庄、园林、家庙三部分组成,共占地27亩,其中园林中有近10亩的荷花池为中心。莲池小榭、中西合璧的红砖庭院和古坊翠柏漫话历史沧桑,小莲庄的美是江南典型的诗情画意,荷叶田田绰约多姿,枫林松径山路回转,步移景异颇具匠心。
刘镛发迹后,深感列祖以来,都缺少文化,虽有财,但无禄,不上门第,故亟力教子读书,应试科举,使他的四个儿子都能进入仕途,刘镛也因儿子的及第,恩封为通奉大夫,达到了荣宗耀祖的目的。刘镛还把女儿嫁给一品大学士徐甫的儿子为妻,另一个女儿嫁给蒋锡绅之子清学部总务司郎蒋汝藻为妻,使刘氏更加光耀了门第,成了南浔有钱有势的大户。
刘氏家庙中前清宣统皇帝赐匾
“义推任卹”匾,因抚贫救困,大量施捐,李鸿章所奖。
堤东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门额上的“小莲庄”三字为著名学者郑孝胥所书。
“净香诗窟”,是主人与文人墨客吟诗酬唱之处。中央藻井建为“升斗状”,系海内孤品。
张石铭旧宅
“张石铭旧宅”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均衡(字石铭)所建。建于光绪25年至31年。整个大宅由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格局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群组成。相互联通,巧妙结合,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堂称懿德堂。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系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
南浔三大奇石之鹰石(另一块是嘉业堂啸石,第三块抗战时被毁)
门楣上“文革”遗痕犹在
刘氏悌号
张氏旧居往北一点,河东岸为“刘氏梯号”。只是各种牌匾文字中“梯号”和“悌号”并存,莫衷一是。我倾向“悌”,因为过去人的名号儒学味浓,“梯”则显凸兀。
大户人家都有自家码头!
刘氏悌号是面西的中西式建筑群,俗称“红房子”,主人刘安泩,号悌青,刘镛三子。正厅名为崇德堂,又称刘氏悌号。
崇德堂总体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为主体,最有特点的是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其中北部欧式建筑立面尤为壮观,大宅高达恢宏,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见胜。
大厅为一中式厅堂,堂中悬挂着“崇德堂”匾额,两侧有抱柱联及画屏,中间柱粗须两人抱合,正梁上有鎏金平升三级图案,梁坊、雀替、轩廊、落地长窗、地坪窗等均刻有精美吉祥图案。
名副其实的红房子
瞧这窗棂的讲究
广惠宫
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5—1068年)的广惠宫,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殿内祀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神像,始称广惠宫。后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曾在此修粮仓,占广惠宫为行宫,俗称张王庙。广惠宫历经沧桑,曾三毁三建。2003年重建,基本恢复广惠宫原貌。如今在广惠宫内可看到祠山大帝神像、王灵官神像以及黄大仙神像等。
正殿祀黄大仙的宫观第一次见到。
黄初平(约328年-约386年),后世称为“黄大仙”,出生于浙江,中国民间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
黄大仙原是当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华山中修炼得道升仙。宋代敕封为“养素净正真人”。黄大仙传说在港澳台、东南亚等地流传甚广。今得道升仙地建有浙江金华黄大仙祖宫,广州和香港等地建有黄大仙祠。香港亦有为纪念他设立的黄大仙区。
丝业公馆
丝业商会大堂
南浔辑里湖丝馆
张静江故居
张静江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尊德堂,系张静江祖父张颂贤(南浔“四象”之一)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所建。
张静江(1877年9月19日—1950年9月3日),谱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别署饮光,晚年又号卧禅,今浙江南浔人,中国近代政治家,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
张静江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早年因病成跛足,人称“张跷脚”。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结识孙中山先生后便开始对孙中山先生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孙中山先生称他为“革命圣人”。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其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
晚年逐渐淡出政治,转而信佛,故又名卧禅。1950年9月3日病逝于纽约。
正厅上悬挂南通张謇题写的黑漆金字“尊德堂”堂匾。两侧是孙中山题写的一副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抱柱对联为同治、光绪二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写:“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百间楼
南浔古镇百间楼,明代建筑群,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明代万历中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为其家人仆役而建,至今保存得完整,是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以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百间楼”。
这里远离核心景区,是古镇最清静的地方,没有嘈杂的商家和游人,就是那么静静的等着你来探寻。诗曰:
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
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
当天下小雨,百间楼处确实闲静。
🙏🏼🙏🏼谢谢欣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