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海上游牧民族——巴瑶族

这些搭建在海面上的简陋草房,住着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世代在海洋上生存繁衍,过着最为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是世界上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巴瑶族”

他们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先学会了游泳,在婴孩时期就将耳膜戳破,以适应海水压力。他们是巴瑶族——一个没有国籍的海上游牧民族,数百年来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的海域。

小船行驶到两座青山之间,当山的倒影,慢慢的覆盖了水面,遮蔽了天上阳光和白云带来的反射光线后,神奇的景象显现出来,小船四周是清澈见底的海水,以及丰富的水下生物,更是的珊瑚,水草,甚至于海星,鱼类,异常的丰富,简直就是一个仙境。

临近巴瑶族居住的海岛的时候,看到清澈的海水,和慢慢延伸的白色的沙滩,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这样美。

巴瑶族“巴瑶”(Bajau)在印尼语里是“海上之民”的意思。巴瑶族是一群“以海为家”的马来原住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包括班达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等),靠潜水打鱼为生,甚少踏足土地。这个古老的海洋游牧民族常被称为“海上的吉普赛人”

巴瑶族人生活的地方是东南亚广大的珊瑚三角区,那里面积广阔,跨越东南亚6个国家,是地球上海洋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巴瑶族具体的起源仍不明确,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和一些遗传特征,例如肤色较深等。生活中,他们通常用自己或是部落的名称来作为名称。

他们几乎都居住在海里桩柱上的小木屋内,并用海鲜同周围岛民交换生活必需品。

在天空中漂浮的船

脸上有特殊图腾的男孩

很多人都被九寨的碧水所沉醉,但这里真的能甩开九寨好几条街呀。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这样的生活也许不久,我们就仅能从影像上看到了,因而记录和传播它们,也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愿,将来改变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要过多地惊扰到他们的内心,让这样平和的心境,能够长久地伴随着他们,从亘古走到永远。

他们拥有蓝天碧海,他们拥有超强的潜水能力,在风浪不定的茫茫大海,他们怡然自乐, 用原始的工具或者赤手空拳地捕鱼、捞虾,采珊瑚、摘牡蛎……这样的生活虽然清苦,却也令人向往。

不需借助氧气设备,巴瑶族人就可以潜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采摘海产品。实际上,“巴瑶”在东南亚语系中是“海上之民”的意思,他们几乎整日和水打交道,可以潜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捕鱼,寻找珍珠以及海参。除了从海水中获得必要的食物之外,还用海里的“宝贝”制作精美的器物对外出售谋生。

大人们白天潜水捕鱼卖钱,孩子们则在小船周围的海里潜水嬉戏。夜幕降临,大家把小船停靠在红树林里,点篝火,烤海鲜。妇女和孩子还会一边仰望星空、一边浅吟低唱。

由于巴瑶族的活动范围位于国家之间的边境地带,在20世纪的几十年里,世世代代在海上漂泊为生的巴瑶族人总是和那些有着确定边界的国家产生冲突,一些富有争议的政府政策强制大部分巴瑶族人上岸定居生活。在Torosiaje地区,印尼政府不断施压,让巴瑶族人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区盖吊脚楼,甚至让他们直接上岸,生活在村庄里。这导致生活在“lepa-lepa”传统小船上的巴瑶族人越来越少。

过去用传统渔具捕鱼的巴瑶人,为了提高捕捉鱼虾的数量和成功率,后来开始尝试自制土火药,在海里引爆用以捕鱼。另外,他们还学来了用氰化物延长鱼类存活时间的方法,用以满足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海鲜餐厅对活鱼不断加大的需求量。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分析,该行业的产值每年高达8亿美元。

如今,这些海洋牧民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位于国家之间的边境地带,为避免争端以及对海域资源的保护,一些周边国家政府让巴瑶人上岸定居,这使他们的生活显得更加不易,尽管巴瑶人自己也意识到原始的捕捞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大部分人还没有找到取而代之的生存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