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把日常景物拍成大片—3个方法

看着别人的作品,你可能会很羡慕,

“怎么他们身边的景色那么美,

我身边的却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景物啊!”

其实,你们身边的景物可能一样平凡,

只是他们比你多掌握了一项能力

——那就是如何把平凡的

景物拍出不一样的感觉。

一、尝试使用虚像表达画面

去过爱晚亭的人大概都拍过这样的照片:

这大概已经是爱晚亭的证件照了,

所有的人都能从这个角度

拍出这种几乎一模一样的照片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你可以这样拍摄照片:

《爱晚亭》

这张照片里面的爱晚亭是一个虚像,

有一种悬于半空的感觉,

加上阳光和雾气的渲染,

让画面有一种亦真亦假的错觉感。

那么这张照片是怎么拍摄的呢?

人多——要找一个人少的角度

——水里面没有人

爱晚亭显现不出来——水的倒影

——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

爱晚亭在画面下面不明显——

垂直翻转——让爱晚亭回到画面上方

但是拍摄湖水的确可以排除掉人群,

那爱晚亭不也就显现不出来了吗?

但是经过我仔细的观察

以及几个角度的切换,

发现在有一个角度正好可以

让爱晚亭显现出来,这就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但是拍摄完成之后我发现

爱晚亭在画面的下方,

容易被人忽视掉,

于是我又垂直翻转了画面,

让它位于画面的右上方

使其更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

这里与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观点:

对于同一个场景,

尝试使用虚像去表达,

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换个角度,再换个角度!

在长沙有一个著名的景点:

东方红广场,此广场

修建于文化大*命时期,

此处屹立着一个毛主席的雕像,

十分雄伟壮观,

是到长沙游玩必须

浏览的一个景点。此处全景如图:

如果我们想要拍摄毛主席的雕像,

应该怎样拍摄呢?

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正面拍摄,

这本无可厚非,因为这是自己

“到此一游”的最佳证明。

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首先应该绕着广场一周,

观察一下整个广场

哪个位置的视角更为独特,

然后我发现了这个地方:

此处位于广场右侧,

上面的树木葱郁茂盛,

有一种众星拱月的感觉,

我尝试了几个角度:

这个角度的问题是画面的元素过于复杂

下方的人群,身后的标语,

无规则的树枝,并没有

实现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这个角度的画面元素倒是简洁了不少,

但是雕塑主体被树叶遮挡

也不合适,于是

我又往前走了几步,尝试了一个新角度:

《众星拱月》

在这一个角度中,

我用了较为夸张的视觉比例,

重点凸显了树木的繁盛,

并着力打造包围之感,

凸显出雕塑的地位

上面这一张照片从视觉

效果角度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能够让人在看过之后就留下一定的印象,

但是构图上都略显扁平化,

于是我又切换了一个角度,

拍了这样一张照片:

《春秋》

这里与大家分享的第二个观点:

一个好的立意,

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外壳包裹,

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在这一张照片中,

我除了寻找树木作为前景、

利用渐变色去制造冲突之外,

还利用垂直透视

去强化了雕塑的“伟岸”感,

给人一种仰视的视角,

这样更加符合这个场景的气质。

三、耐心等待,再耐心等待!

人们在这个地方拍摄的时候,

会呈现出下面的拍摄规律:

正面——几乎人人都会

选择从这个角度拍

侧面——只有很少的人

选择从这个角度拍

背面——几乎没有人

选择从这个角度拍

于是我决定从这个雕塑的后面走过去,

看看这里有没有什么

可供选择的点,其位置分布如图:

然后我拍了这样一张照片:

《伟人背后》

这张照片的下方是一个

爷爷抱着在哭泣的孙子,

右上角是一个年轻人扶着老人走过广场,

左上角是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太太在晒太阳。

画面中有人在阴影之中,

有人在阳光之下,

有人从阴影走向阳光,又走向阴影。

从构图上来说,这张照片用了三分构图、

延伸线构图、三角构图、

前景构图等常用的构图方法

雕像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处,

画面的三个人物分布呈现出三角形,

地面的线条呈现出延伸状等,

以人物作为前景加强画面的纵深,

同时交代我自己的拍摄位置等等。

为了拍摄这张照片,

我足足等待了十几分钟,

画面左上角这个老太太

是一直固定在画面的左上角的,

但是画面中间的爷孙两人,

以及画面右上角的两个人都是随机因素,

能够捕捉到这一瞬间纯属等待+运气,

但是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等待,就不会有运气

这也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第三个观点:

一定要善于等待,决定性瞬间

并不是因为那一个瞬间恰巧被记录下来了,

而是因为我们记录了那一个时段,

这个瞬间只是被从中抽离出来了而已

当然,我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构上面这个场景:

《捉迷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