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时的那些事》之十九:史思明降而复反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一月,安庆绪撤出洛阳,向北逃至邺城,他的大将李归仁和精兵曳落河、同罗、六州胡兵几万人回归范阳。史思明派人招降他们,曳落河和六州胡兵投降思明。同罗兵不服,被思明打败,退回本国。
安庆绪惧怕思明强大,派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前往范阳调兵,让他们乘机除掉史思明。判官耿仁智对思明说:"史大夫威严,别人都不敢说话,我仁智冒死进一言。”思明说:"甚么话?”仁智说:"大夫之所以为安家効力,是迫于凶威罢了。如今,唐室中兴,天子圣明,大夫如能诚心帅所部归顺,乃转祸为福的良策啊!"裨将乌承訾也说:''如今唐室复兴,安庆绪就如叶上的露水,太阳一出就被晒干,大夫你必与他共亡!若归顺朝廷,洗去先前的罪行,易于反掌啊。''思明觉得很有道理。
阿史那承庆、安守忠带着五千劲骑到了范阳,思明率几千兵马相迎,相距一里时,派人前去对承庆等说:"相公和大王从远方来,将士们不胜高兴。只是边兵怯懦,畏惧相公的军队,不敢靠近,希望收起兵器,让他们安心。"承庆令士兵放下了兵器。思明将承庆等领入内厅宴饮,派人收取了来兵的铠甲兵器,给他们发放钱粮,遣散回家;有愿意留下的,给予重赏,分配到各兵营。第二天,思明囚禁了阿史那承庆等人,派部将窦子昂奉降表以所部十三郡及兵八万归顺朝廷。肃宗大喜,封史思明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他的七个儿子都授予显要官职:派内使李思敏同乌承恩前往宣旨慰问,命他带领所部人马讨伐安庆绪。
李光弼认为史思明最终还会反叛,而乌承恩是史思明的亲信,曾劝說思明降唐,当时正好在京城;就劝说皇上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赐阿史那承庆铁券,令他们共同谋杀史思明。皇上采纳了。
乌承恩到了范阳,宣读完圣旨以后,思明将他留在府中住下。思明事先用帷帐蒙住床,床下藏了两人,使承恩的小儿子来看望父亲。夜中,承恩悄悄对儿子说:"我受命除此逆胡,就能担任节度使。"床下二人听得清楚,大喊着跳出来,捉住承恩父子。思明搜查行装,得到铁券和李光弼的书信。信上说:" 阿史那承庆事成以后,再付他铁卷、不然,不能付。"又得到几百页名册,都是当初跟随史思明反叛的将士姓名。思明斥责他说:''我有什么对不起你的?竞然这样做。”承恩叩头说:"我该死,这都是李光弼的主意。”思明招集将士官民,向西面大哭说:“臣用十三郡八万军队投降朝廷,哪里辜负了陛下?要杀臣啊!”令人将乌承恩父子乱棍打死,连坐处死的有二百多人,只有承恩的弟弟承訾逃脱。
思明囚禁了李思敬,上表说明情况。皇上派中使慰谕思明说:“这不是朝廷和光弼的意思,是承恩自己干的。杀了他很好。”此时,朝廷处置降官的消息传到范阳,思明对众将说:"陳希烈等都是朝廷大臣,太上皇丢弃他们,自己逃到巴蜀,他们现在也不免于死。何况我等本来就是跟随安祿山造反呢!''思明令耿仁智和下属张不矜写表章时写上:"陛下不为臣诛李光弼,我当引兵到太原诛杀他。” 不矜写好草稿给思明看过,被耿仁智在装信封时全部删掉。思明令将二人斩首。思明对仁智说:''我任用你已经三十年了,今天不是我辜负你吧?”仁智大声说:"人生难免一死,能尽忠义,就是死得其所。今天跟随大夫反,不过只是延缓岁月,怎么能如现在死得值呢!”思明大怒,胡乱捶打他,脑浆流了一地。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肃宗令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军六十万讨伐安庆绪。因为子仪、光弼都是元勋,相互难以统辖,皇上就不设元帅,只是任命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随军处置。
十月,安庆绪退守邺城,被九路官军围攻,十分危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救,提出将大燕皇位让给他。思明发范阳兵十三万救邺城,观望不敢前进,只是派李归仁率步、骑兵一万在滏阳为安庆绪助声势,自己带兵攻魏州。十一月史思明攻克魏州,斩杀三万人。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筑坛,自称大圣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