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开悟,宁静致远曾不觉

阅读第1165天
继续品读心理学著作,这是看的其第二本书《疗愈、静心与开悟》。学习心理学内容有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易学难精。
易学难精还不是主要点,更容易出现的情况是,越加看不清自己了,甚至怀疑自己。这两年看心理学书籍,一方面细细咀嚼,另一方面则是避免把自己太沉入进去。
01
学习心理学到底会有什么用呢?我没法给出一个完全得体的答案,因为自己就是属于“二把刀”。好处说不上,但是可以先谈谈可能的坏处。
哪种人会去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三类人居多:
1.纯属兴趣,稍有涉猎。这类人其实对于心理学可能连管中窥豹都无法做到,不过是了解到一点皮毛的影子,稍稍远观而已。
当然,也会有兴趣之后,稍微沉入的。不过,这种人可能就会开始怀疑人生。原因很简单,那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拼凑一起,实在让人看不清自己模样。
2.由于职业原因,不得不学。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和心理学相关的职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之类)。这类人学习心理学,兴趣自然是有的,更多的,其实还是由于提升知识储备。
就像医学生学习人体结构的相关内容,在他们眼里,这不是一副多么恐怖的骷髅架子,而是一道道题。也许,等到哪一天,就会“看透红尘”了。
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更多的是学会如何与孩子打交道。心理咨询师学的内容,更多的是了解咨询的对象为什么出现这类问题。两者皆是对外。
不过很有意思,那些出色的心理医生,能够洞悉每一位病人的内心,找出他们内心纠葛的根源。不过,他们是否能够看得清自己呢?
3.进行自我疗愈的。不能说这类人就是心理疾病,也许是有些心理问题不能自己单独走出来,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
前面所说的心理咨询师之类的,也许会有部分属于这第三类。至于原因也是简单,那即是医者难自医。
能够有意识进行自我疗愈的,已经显得是那么与众不同。不过,自我疗愈的过程也许不一定会那么顺利。
很多人花了诸多的精力,学习了相关的心理学课程,但并没有什么效果,这是何原因?课程方面也许有一定问题,不过,在我想来,更多的也许在于本身。知行不一。
02
也许,当心理出现一些波动的时候,有的人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散散心。不过,有时候心能否“散”出来,那就不一定了。
出去一趟,也许回来的时候更加纠结。纠结的原因,就是痛苦还在。我们常说,随着时间流逝,痛苦会慢慢淡忘,真的吗?
人,确实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当你痛苦的时候,会尽量让你去平复。有的人因为痛苦而晕倒,就是大脑的CPU已经不能扛得住了。
痛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就是当下。当我纠结着,想搁置的时候,发现这些情绪并不会随着我的搁置而慢慢散去,继而,可能演变为我都无法控制的炸弹。
这个过程,又出现了一种处理方式,也许是比较常见的,那就是物质性依赖:抽烟,喝酒,打游戏,甚至吸毒……
空虚、痛苦、压力大、悲伤等等情绪,在这些物质的辅助下,慢慢地缓解。可是,能否缓解尚在其次,反而成瘾。
我问身边的朋友,为什么喝酒抽烟?他们告诉我,可以排解压力。比如做事情很累了,这时候抽根烟,嗯,又有力气了。
这个逻辑看起来没毛病,至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说法。不过,当真正依赖这些物质的时候,到底是在释压,还是追求这些物质的特定感觉,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想想,那些人之所以会去借助这些物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希望这些负面情绪的终结。也就是内心真正没有了这些情绪,实际上只是被这些带来的“爽”给掩盖了。
其实掩盖了,也算是一种不坏的办法。不过,这种掩盖,真的太短了。也许刚刚盖起来,用不了半个小时,需要再盖一下。就好比,为什么有人一天抽两包烟一样。
03
几年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到一类这样的事情:那些拼命工作的人,当开始休息的时候,是很难真正享受假期的。
这个说法乍一看很奇怪。既然有休息,那不是一件好事吗?不会。也许是一下静下来,他们很难适应;也许是觉得工作没有了他们,工作会出现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情况?因为这种人也许就是所谓的“工作狂”,没有了工作,他们就无所适从。
为何会产生工作狂这种生物?由于自己也曾是这种状态,我觉得可以粗略分析一二:
1. 由于生活的压力,逼得自己不得不去完成更多的任务,能够有更高的薪资贴补生活。对于这类,我是尊重的。
不过,我也相信一点,财富的创造也许是会通过量来决定,不过也许真正变化,应该还是要靠质。
就像我们上课的老师。有的老师很吃苦耐劳,别人一个月上40个小时,他一个月上100个小时,非常厉害!
不过,他的工资还是没有上40个小时工资高。是因为公司不公平吗?不是。公司是肯定会专注于奖勤罚懒的。
原因很简单,上40个小时的老师,全是班课,能够带200名学生。但是上100小时都是一对一,也只能15-20个学生就顶破天了。
所以,学习更能提升自己的知识,比在现有的能力上光靠时间去累积更好。同时,这类人也许会出现一个误区:靠苦劳来获取同情分。
我一个月上了这么多课,多么辛苦云云。可是,对于公司或者一个组织,评定个人价值,也许还是脱离不了苦劳,但是重心必定还是在功劳。
2. 有着极强的自驱能动性,不需要人鞭策,自己就会时刻像打鸡血一样。这种人是真正的斗士,我是极度赞扬的,因为自己很不要脸也是其中一员。
不过,后来我调整了。还是会努力工作,但是想清楚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作固然重要,但是身体更重要。真的不想完全拿命换钱。
现在都市白领,不是经常说,年轻的时候拿命换钱;老了之后,拿钱换命吗?在我想来,年轻的时候身体都没有弄好又能挣到多少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是真理。除非现在完全山穷水尽,需要奋力一搏。否则,调整作息,明确目标,逐步推进,也许更好。
3.由于自身存在着一些负面情绪,希望通过工作来让自己忘记,就如同前面的物质性依赖一样。
工作,是所有痛苦的良药。稻盛先生这句话我是同意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是真的通过工作来压抑自己。
有的人,工作起来,就是把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掩盖起来了,整个人就像马达一样停不下来。为何?停下来,所有的情绪就会报复性反弹。
也许,有时候需要工作去转移下注意力。毕竟,人要完全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是那么难。可是,等到晚上,或者某个时间,松懈下来,又会如何?
也许,要么直面,深入了解它;要么,就是能够寻找到真正能够让自己喜悦的,有追求感的事情。那时,所有的阴影才有可能逐渐消逝。
04
碰到的学生中,有一类是很难教导的,那就是有较深的心理创伤。这类创伤首先来自家庭,其次是学校老师。
有的孩子,从小见到父母的争吵,他的小脑瓜子里面留下对于“家”的印象,是极度负面。这种负面情绪,也许就会让他降低对于家的认同度,对于父母的认同度。
这类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要么特别紧张,要么就是完全无法交流。能够去化解的,要么就是父母完全幡然醒悟,能够去父母之爱感化他,否则,这个伤基本难以痊愈。
有的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不敢问问题。后来了解,才知道,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在课后拿一道题问老师,老师当堂咆哮:你是猪吗?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从此之后,这个孩子在课堂就完全沉默了。无法对那位老师评价如何,只是我想,对于那些心理受到创伤的孩子,他们会如何看世界呢?
首先,他们很有可能会带着一副完全与众不同的眼镜去看世界。也许,在这些孩子眼中,身边的人是没法给他安全感,就像是一朝被蛇咬之后的感觉一般。
其次,就是会适当封闭他们对于外界的感知系统。世界毕竟没有那么坏,有的孩子能够碰到对他们好的人,但是这种好,也许他们很难接收。
可是,对于老师而言,对于家长而言,我们无法因为心门关闭,就置之不理啊。能够做的,要么就是直面创伤,要么就是以所谓的“爱”去弥合那道伤痕。
前者,有一定好处,如果孩子心理抗压能力稍弱,也许适得其反。如果能够把引发创伤的事情说清楚,那么如同新生是更加可喜。
【结语】
有时候人们之所以做着各样的事情,去规避、掩盖痛苦,也许是不知道为何这么痛苦。感情结束,到底是因为爱,还是舍不得?谁又说得清呢?
很多事情说不清,但是关乎内心情感,我们愈加需要看清。不知何时,能够明晓。不过,能够做到的就是不要让自己这么糊涂地痛苦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