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县与苑陵县
宛陵县与苑陵县
石 巍
宛陵县与苑陵县是两个古县名,二者同为汉县,建制于秦,消亡于隋,到今日都已不复存在,但因二县字形字音极为接近,导致在汉以后的历史上多有错讹。现将宛陵与苑陵考辨如下:
宛陵县,治地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区,城址为现代城市叠压。东周时期,这里先后属于吴越楚等国的势力范围,土著居民为越人。战国时期,宛陵写作爰陵,据安徽寿县出土的楚怀王时期的文物“鄂君启节”记载,当时的爰陵已是东楚地区一个规模不小的城邑。“爰陵”一词,可能是对古越语的汉语译音。秦灭楚后,在此设置爰陵县,初属庐江郡,后属鄣郡。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迁治于爰陵,爰陵写作宛陵,成为丹阳郡首县。孙吴时期,丹阳郡治移往建业,成为京郡。宛陵县成为新建的宣城郡(西晋太康二年建)的治所。隋开皇九年(589年)平定江南,南北一统,隋政府改革行政区划,大并郡县,并改郡为州。宣城郡改名为宣州。将宣城、宁国、逡遒、当涂四县并入宛陵,将宛陵县改名宣城县,从此,宛陵作为县名不再使用。宛陵作为县名长达802年。
苑陵县,治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市龙王乡龙王村西北部。现城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至岗河,西临鸿雁河,北靠高岗。故城分为东西两城,东城即制城,西部被古城寨村占压,中部偏东有新椿公路南北穿过,东部被古城寨村委会和村民晒场占压。现东城东、南、北三墙无存,部分地段存有墙基。在东墙与南墙相交的拐角处,地上现存少量的夯土墙体,高约1.5米,宽3米。苑陵故城四周城墙以东墙、北墙保存较好,西墙、南墙保存较差。整个城墙夯筑而成,在北墙的东段中部和西段中部及东墙南北两端筑有马面4个。据《元和姓纂》记述,商王武丁曾封其子文于苑为侯爵,世称苑侯。东周时期先后为郑国、韩国的辖地,秦灭韩后设置苑陵县(前230),属颍川郡。西汉属河南郡。东汉改写作菀陵县。 晋泰始二年(266),新郑县并入,属荥阳郡。东魏属广武郡。隋初属郑州,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其西境复置新郑县,大业年间(605~618)将其并入新郑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治所移至山氏城(今河南省尉氏县南),直到贞观元年(627)最终被废。从此,苑陵作为县名不再使用。苑陵县作为县名亦长达800余年。
《说文解字》:宛,于阮切,苑,也是于阮切。汉代时候,宛陵与苑陵字音相同,且字形特别相近,所以历史上经常出错。如嘉庆《宁国府志》人物志中将东汉司徒吕盖收入其中,其实吕盖为河南郡苑陵县人。再如东汉时期北海太守羊元群,为苑陵大姓,“臧罪狼籍,郡舍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河南尹李膺欲治其罪,反而为羊元群诬陷而降职。其中“苑陵大姓”,后人多有讹误,《后汉书·党锢列传》、《资质通鉴》等史书的许多版本都写作“宛陵大姓”,使读者产生歧义。其实,在两汉时期,宛陵县还是越人居地,刀耕火种,文教落后,鲜有名人。而苑陵县则处于中原腹心地区,农业经济发达,人口繁庶,名人亦多。后人治史者遇此二县名称需谨慎考辨,再加以引用。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局综合科科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