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针灸医案选录之感冒两则
老韩,中医硕士,主治医师,是一个工作在聊城的“非著名年轻中医”,与蒲松龄是同乡!不懂烟酒交际,只爱临证读书,善使针药结合,最喜疑难杂症!长得不算帅,脾气有点怪,但心肠还不坏!
感冒(一)
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 肖少卿
张某,男,39岁,于1979年10月5日初诊。
自诉:头痛、发热、咳嗽、鼻塞、腰痛已历4天。
查:体温38.5℃,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腹软,舌质胖,苔薄黄微腻,脉象滑数。证属时行感冒(即流感)。良由时行疠气袭肺,客于肌表,以致身热内蕴,头痛发胀,腰酸肢楚,咳嗽,周身违和。
治以疏风清热解表为法。乃取大椎、风门、肾俞、肺俞、合谷留针20分钟,每日施治一次。经针灸一次后,患者身热减退,鼻塞已通,头痛亦除;经针灸二次后,诸恙消失而愈。
按:大椎为手足六阳经及督脉之交会穴,具有解表通阳、清脑宁神、退热作用,配用肾俞以滋水丽阳,交通字母(肾为肺子),使金水相生而固本;风门又名热府(左为风门,右为热府),为督脉与足太阳经的交会穴,功能疏风宣肺,调气泄热,配用风池,其祛风解表之力尤为卓著;取肺俞以清金肃肺,配合谷以发汗解表。诸穴合用,共奏其效,其病自愈。
感冒(二)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王登旗
杨某,女,27岁,未婚,工人。于1964年9月9日初诊。
自诉:今晨自觉头痛,后枕部胀闷,继则咳嗽有痰,咽痛、口干、恶寒发热,热多寒少,胸闷纳呆,小便黄短,大便未解。
查:精神欠佳,面赤,苔薄白微黄,脉浮数,体温40.1℃。此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气不宣而致感冒。
治以散风热,肃肺气,利咽喉为主。取手足阳明经穴,曲池(左)、足三里(右)、合谷(左),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大椎针后加雀啄灸40次(大椎得气后不留针);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
经第一次针灸后症状减轻,但两额部仍微痛,咳嗽有痰,色白而稠,喉微痛,口干欲饮水,不欲饮食,口苦,身微热,脉沉微数,体温37.3℃。对症循经取悬厘(双)、阳陵泉(左),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第二天随访,感冒基本痊愈。
按:针治感冒以取督脉经穴为主,因督脉有总督诸阳经的作用,大椎主一身之阳,又是诸阳之会,故取此穴有宣阳和阴、解表退热的作用,能振奋全身阳气;合谷、曲池为手阳明之原穴、合穴,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二穴并用有清肺气、退热邪的作用;足三里是胃经合穴,有强壮益气之效,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促进气血运行和机能恢复;少商是肺经井穴,点刺出血可清热、利咽、止痛;悬厘、阳陵泉为胆经腧穴,能疏通少阳经气,散风热,而达镇痛、清热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