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灸法-历史篇 | 灸法的历史源流——先秦
灸法的历史源流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先秦时代:先秦时代是指秦以前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医疗文字多数记录在各种神话传说、民间民歌、历史文献中,至《黄帝内经》的出现进行了综合性的总结,当然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是有局限性的,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着道理。很多的历史都淹没散佚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资料管中窥豹,灸法作为中医六法之一其历史亦然。
艾灸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证可考,但因其用火,所以可追溯到人类掌握和利用火的旧石器时代。火的使用让人们认识到,用火适当熏烤或烧灼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治愈某些病痛。
于是,远古的先民就采用火烧灼身体固定部位的方法治疗疾病,艾灸从此也就产生了。
后来,又经过不断实践,人们最终选用了既易点燃又有药理作用的艾草作为艾灸的主要材料,于是将这种方法称为艾灸。
《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
根据现代的历史考证,早在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就已开始用火。陕西蓝田人在100万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迹,北京周口店人在50万年前已经掌握了用火的方法,并已能保存火种。
《庄子·外物》载:“木与木相摩则燃”,《绎史·大古第一》载:“燧人钻木取火,炮生为熟,教人熟食”。
人们在百万年的加工石器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摩擦生火的事例,从钻木、刮木等生产实践所引起的燃烧中,逐渐获得了有益的启示,终于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火的发现和使用跟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火的掌握既可使人类躲避猛兽的侵袭,可以熟食,又可抵御严寒酷冬的恶劣气候,还可将艾草用火燃着后灸于患处,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据文字记载,灸法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了,西周时期的《诗经》里就有记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艾灸主要用艾绒,《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 。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艾灸已初具形态。
“灸”字,在现存文献中,以《庄子》最早提及。如《庄子·盗跖篇》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简(法律文书)《封诊式·贼死》中载,“男子丁壮,析(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义,训为灸灼。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能检索到的首次记载灸疗的医学典籍。其所提到的各种经脉病证及心痛、癫狂、咳血、耳聋、瘰疬、癃、噎等急难病证,均可采用灸疗之法。《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许多艾灸,其中有“以艾裹,以艾灸癫者中颠,令烂而已”的说法。
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脉法》、《武威汉摹医简》中均作“久”字。“久”以后演变为“灸”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
《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载,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攻”即是灸法,“达”即是刺法。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灸法的运用亦散见与内经各篇之中,列举如下: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素问·玉机真藏论》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
《素问·血气形志篇》曰:“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曰:“帝曰∶经虚络满何如?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素问·腹中论篇》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素问·骨空论篇》”大风汗出,灸譩譆,在背下挟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譩譆 , 应手。从风憎风,刺眉头。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
《素问·骨空论篇》“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灵枢·官能篇》: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邪气藏腑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灵枢·背腧第五十一》: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从以上文献记录来看,先秦时期灸法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和广泛,理论和临床都有了相当的基础和规模,很多的内容都为后世灸法的发展提供了圭臬。下期我们将分享论述汉唐时期灸法的源流和医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