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打妈妈,是我用一生也无法治愈的童年|家庭暴力|家暴|虐待|暴力行为|施暴者

疯狂英语创办人李阳再次卷入家暴风波。前妻Kim发文称,十年前将她从家暴中解救出来的女儿,这次成为了李阳挥拳的对象。

从目睹暴力到遭遇暴力,儿童在家暴事件中的境况令人揪心。

那么,家暴会对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社会可以怎样干预?我们一起看看。

01

家暴的本质是控制

家庭暴力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长期争吵和吼叫、控制行为、恐吓、威胁自杀或谋杀、持械威胁及严重伤害等。然而,不管何种形式,家庭暴力必然具备破坏性的权力和控制特质,施暴者往往要在施暴对象身上攫取自身所缺乏的掌控感。在亲密关系中,任何以强迫、控制为特征的行为模式都可能是施暴的信号或预兆。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表报告称,如果配偶/伴侣之间发生暴力行为,那么同时出现虐待儿童行为的几率为45%至60%,比平均水平高出15倍。即使儿童没有遭受身体暴力,也会目睹68%到80%的家庭暴力。这些发人深省的数字提醒我们,暴力环境会给儿童带来沉重的代价。

02

对儿童大脑的影响

家庭暴力环境让照顾者在情感和其他方面都难以关注和回应家中儿童,这会激发儿童深层的恐惧和其他多种复杂未解的原始情绪。前沿精神病学家、研究人员丹尼尔·西格尔指出:“大脑的发展就是不断对持续体验作出反应的过程……神经元的放电模式会激发注意力、情感和记忆。”激发的产物,即对暴力环境的感受和儿童最根本的神经生物学体验,也就永远交织在一起。

家庭暴力环境会对儿童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后果,包括惧怕受伤害或遗弃、过度担忧或悲伤、内疚、无法共情或愧疚、习惯性撒谎、挫折承受能力差、情感疏远、判断力差、羞愧以及对未来感到恐惧等。

给予的关注、感知的情绪与压力状态下的记忆紧密相连,将对儿童的情感、信念以及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选择刻上烙印。这些儿童不仅是无辜的旁观者,更是受害者。

尽管他们本身并非家庭暴力的目标,但长期的情绪波动和近距离目睹严重暴力事件会造成神经生理功能混乱。儿童的情感与依恋需求一直以来得不到满足,痛苦而孤立的情绪也就长久与之相伴。

03

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施虐的父母更易怒,更少参与子女的养育,更可能飘忽无常地采取严厉的体罚,却难以区分子女与自身的需求。父母双方,无论是否有罪责,都有可能不懂体察子女的情绪,继而未能识别压力和危险,而压力和危险的识别正是提高子女韧性的保护因素。

与其他儿童相比,曾目睹家庭暴力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失眠、尿床、语言/运动/认知问题、学习困难、自残、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以及抑郁焦虑,还有最令人不安的成年人家庭暴力行为。其中男孩更容易成为施暴者,也有可能成为受虐者甚或两者兼有,而女孩更有可能成为受虐的一方。

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曾身处家庭暴力环境的儿童比朋辈更有可能经历各种困难,从愤怒和敌对行为到恐惧、自我价值感低、畏缩,乃至手足/朋辈/社交关系紧张。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更明显的暴力倾向,容易形成刻板的性别观念(男性特权),虐待动物、欺凌、攻击、破坏财物和滥用药物的比例也明显升高。

基尔帕特里克、利特和威廉姆斯于1997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目睹家庭暴力足以诱发儿童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导的儿童期不良经历研究已将家庭暴力环境列为儿童期不良经历之一,有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低下、早逝以及美国常见死因的一系列风险因素。

04

其他影响因素

家庭暴力环境之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暴力性质、儿童年龄、距离经历暴力环境的时间、儿童性别以及是否遭受身体或性虐待。

例如,目睹暴力事件较少且与照顾者有积极互动的儿童,受到的不利影响可能小于那些经常目睹极端暴力行为的儿童。与年龄稍大、发育更成熟的儿童相比,年幼的儿童表现出更令人担忧的心理困扰。在目睹家庭暴力事件后,儿童会即时感到高度焦虑和恐惧,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但这并不代表焦虑和恐惧消失。男孩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外化行为问题,如攻击性和行为失控,而女孩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内化行为问题,如不合群和抑郁。

更不必说,身处家庭暴力环境并受到身体或性虐待的儿童,比那些目睹家庭暴力但并未受到身体或性虐待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情感和心理问题。

05

如何干预

多数情况下,外人无法清楚了解真实情况,难以判断该如何进行干预。而不幸的是,很多时候,只有在儿童持续承受直接的家庭暴力环境之后,才能采取有效的干预。

万幸的是,我们还可以采用保护性因素来减轻最坏的影响,包括儿童的读写能力和整体智力水平、儿童的外向程度和社交能力,以及是否与至少一名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保持安全的关系并能从中获取支持。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机会也有责任通过学术、情感和社会支持来加强儿童的韧性。我们都必须努力思考,是否有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干预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区,鼓励大家伸出援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