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世家的一大段历史里,中国人的男子气概全部被摧毁了!
孔子世家,最早是王,接着是相,再接着是大夫。到了孔子的父亲,变成了一个武官。到了孔子自己的时候,还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孔子是很懂“礼”的,不过孔子懂的“礼”,跟现在的“礼”是有很大不同的。现在的“礼”,是相互之间的尊敬,是相互之间的彬彬有礼。但是孔子擅长的“礼”,是朝廷上登基、大婚、祭祀等礼仪。这些礼仪非常的繁复,以至于皇帝和大臣们都不能全部记得。所以便需要一个专门的人,来一步步指导着实施各种的礼仪。
实际上孔子世家,都是很懂得文化和“礼”的。一个王,肯定会得到最好的教育,也肯定会被教授许多的礼仪。这些礼仪虽然不是大型仪式上繁复的礼仪,但是至少怎么坐龙椅上,怎么开始上朝,怎么询问大臣,都是会被教授的。而且这些礼仪,实际都是要将王“尊”起来,让人们知道这是王,自己要恭顺地尊敬之。那些大型祭祀上的礼仪,实际上也是要将王“尊”起来。进行了一连串的仪式后,就是王拿着点燃的香去拜天或地了。这个时候大臣们,只能俯首低头候着。这让大臣们知道了,那个人是王,自己是臣子。
孔子世家一步一步低落,到了孔子已经没有了身份。不过孔子非常懂得“礼”,当然想凭着自己懂的知识出来做官了。只不过在受到重用后,又被弃用了,于是他便开办私塾,教授别人礼仪,教别人怎么做官。孔子的思想里,有一种太过想做好臣子的想法。假如遇到明君,将自己重用起来,自己再怎么都要为君主将国家治理好。孔子也是关怀人民的,不过这个关怀人民是基于治理好国家的基础上。
孔子周游了列国,一直未能得到重用。这一方面是那些诸侯们,不喜欢这个太懂得人生的学者。这个人太知道怎么教你做一个明君了,你便没有了机会去贪图安逸了。另一方面则是,孔子不喜欢那些诸侯,自己离开了。孔子这样一个知名的大学者,将他养了起来也不费多少钱财。只要不太重用他,不让他多管自己的事,偶尔将他请来,询问一下他对稀奇事物的看法,听一下他的高见,这也是一件乐事。只不过孔子讨厌了这些诸侯,带着学生们拂袖而去了。
孔子很想当好一名臣子,但是也不愿意当昏君的臣子。孔子多么希望遇到一位明君呀!一位真正赏识自己才华的明君,一位真正能够让自己大展拳脚的明君。真的遇到了这样一位明君,自己就再怎么也要将一身的本领尽数施展出来,以报效这样一位知音般的明君。
最后孔子终于也没有遇上这样一位明君,于是只能在杏树之下与学生讨论人生了,以及编写了那部《诗经》。这当然也是好的,只不过孔子有点忽略了对穷苦百姓的关怀,也就是对一些最弱势群体的关怀。
实际上孔子如果拥有更大的雄心壮志,带着贫苦百姓造反就好了。又如果他将自己的才智,用于研究怎么多种多样地种植也是好的。或者孔子多为贫苦百姓思考一下,他们应该拥有怎样的思想,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观,这也是好的。
再就是在孔子世家的一大段历史里,中国人的男子气概全部被摧毁了。所有中国男人都恭恭敬敬地候在一旁,俯首听命于君主,不敢有半点的进取,而且非常畏惧于君主,只敢做一个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