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把小楷写到了通神的地步?网友:做作,好好去学古人吧

曾翔曾经举办了一期小楷书法展,所展出的全部是他近年来所创作的小楷作品,他给这次展览命名为“思通楷则”,这四个字是一个新名词,曾翔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的楷书创作接纳了清代以来的楷书新传统,基于篆隶楷行的书体通变,亦基于碑与帖的互补。在一个比唐人更为开阔的视野下,探索了新的楷则。

曾经我们对曾翔的认识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曾翔善写“丑书”,他的丑书可谓是到了奇丑无比的状态,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丑书大师”;另一方面,曾翔善写大字,提着拖布写,边写边吼,所有人都称他为“吼书大师”。所以这两个称号都是曾翔的专用符号。人们见惯了曾翔的大字作品,却很难见到他的小楷书法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次展览后,许多书友也对此“失望”至极,原来,曾翔的小楷作品与他的大字作品是一样的奇丑无比,甚至有很多书友看后仍觉得曾翔的书法也不过如此,他的作品虽然注重形式感,但跟传统相差太远,因此有很多人劝他好好学学古人吧,不要再去搞所谓的创新了,这些做法只能证明你是功力太弱、太欠缺,没有坚实的传统基础,只能喊着去创新了,没有意义。等等。

我们记得,曾翔当年为什么要去搞大字书法,并且在写大字作品时要大喊大叫?这其实与当时人们对书法的认知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经过了书法回归、振兴以后,也就是说,80年代以后,书法热开始兴起,学习书法的人很多,并且都是以传统为本,但有些人却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把目光放在了国际视野上,比如日本、韩国的书法,日本著名书法家井上有一的大字作品给很多人在书法创作上带来了新希望,想必曾翔也是其中之一,在有些书法名家的提示下,曾翔就搞起了大字书法的研究与创作。

有些人说,曾翔的大字书法创作,一边写,一边喊,只是一个噱头,的确如此,不要认为大字书法只是在一张大纸上写一个字,但这是非常有难度的,它不仅需要人的体力,更需要人的全局驾驭能力,我们不能像看电影里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作画时,在偌大的纸面上只画了一只三寸大的小鸟画那样看待曾翔的大字作品,据说有些老师在学曾翔创作的大字作品那样也写起了大字,结果写完后,三天缓不过神来,原因是太费力气了。

关于曾翔的小楷书法,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接纳了清代以来的楷书新传统,基于篆隶楷行的书体通变,亦基于碑与帖的互补。在一个比唐人更为开阔的视野下,探索了新的楷则。”这个怎么理解呢?意思是说,清代以前的楷书都是以传统为主,历史上的小楷作品,都是传统的,如钟繇、“二王”等,而他的小楷则是清代以后的“自创”体,并且这种“自创体”是各体书法的变通,也就是说,他的小楷是打通了各书体之间的“筋络”才形成的,要比唐人楷书更具广阔视野,是碑帖融合的产物。换句话说,曾翔的小楷书法是开创了一代新风。

对于他的说法,我们只有保留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曾翔的确是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书法家,时代需要这样的人。魏晋时期,人们对书法的研究和学习,只能是沿着前人的思路写下去,但随着“前卫”意识的指导下,出现了张芝、索靖、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名家,他们创立了新的书体及写法,不然何来五体书法呢?面对曾翔的探索精神,我们可以去冷静地对待,也可以思考他的探索精神在哪里?等等,毕竟,那是人家的事情。你觉得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