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千年后重现天日,韦庄这首《秦妇吟》比白居易的叙事诗如何?

待晓儿发布时间: 20-03-2320:43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秦妇吟》是晚唐诗人韦庄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篇幅要比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都要长,达到了1666字之多。但论名气,《秦妇吟》却比白居易的这两首诗差得太远了。不是说《秦妇吟》写得不好,相反它的艺术手法和感染效果都极为出色,足以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那是什么原因使得《秦妇吟》的命运变得如此坎坷呢?

千年之后重见天日,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这首诗在后世不太出名,是因为最迟在宋代就已经失传了,宋初有人曾经引用过其中的部分诗句,但全诗后来并没有流传下去。说来也是传奇,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仅在军事、经济上侵略中国,更是对中国悠久的文明非常着迷,想尽办法收购文物。而敦煌莫高窟的发现更是让西方考古学者异常兴奋,以极低的价格从当时守窟的道士手中买走了大批文物,其中就有写着《秦妇吟》全诗的卷轴。在中国失传了近千年的时间,才再次从西方传入中国,《秦妇吟》这首诗歌的全貌终于被中国人所窥见。而在此之前,仅仅在典籍中知道韦庄有这样一首诗歌,也能见到零星的散句,但这首诗歌具体如何并没有人知晓。

从这个时间我们能发现一些问题。韦庄是晚唐时期的诗人,《秦妇吟》创作于公元883年,唐朝亡于907年,宋朝建立是在960年。也就是说,这首诗歌在创作之后的约一百年时间里便已经失传了,而这一段时间正好主要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非常迅速。战乱的年代里,人命都不值钱,谁还管得上文学、艺术等等。那么,这一段时间里《秦妇吟》的失传其实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可宋代之后,为何也没有太多人提及这首诗歌呢?要知道韦庄并不是一个没有名气的作者。这就和这首诗歌的内容有关了。

诗歌本身感染力太强,超出了读者的接受心理《秦妇吟》被称为人间地狱,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讲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整个社会的惨状,用了非常直观的笔触,将那一种凄厉直陈在读者面前。我们来看其中在民间流传的两句诗:内府烧成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是一种非常凄惨的景象,大有白骨撑天的架势,读来都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但是,当这首诗的全貌被发现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这样的句子在整首诗中比比皆是: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这些文字,每一句都不比“天街踏尽公卿骨”来得更为轻松,可谓是一字一血,使人心怖。

如果说这种人间惨剧会令身处其间的人感觉麻木,从而死去倒也罢了,就像鲁迅曾经所言: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但最为煎熬的就是,在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惨淡社会里,人们还经常被灌输着希望,但这微弱的希望又被瞬间无情踏碎。而这也是《秦妇吟》为什么如此让人难以接受的原因所在。一朝五鼓人惊起,叫啸喧呼如窃语。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喜。皆言冤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阵入……沉沉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大起大落更为煎熬?人心惶惶之中,突然听闻官军收复失地,击败了贼军,虽然只是一场小小的战役,但对处于丧乱之下的人们也是莫大的安慰。人们都强迫自己相信,那些给自己带来灾难的贼子们终于要遭到报应了。

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到来,收复失地的喜悦还未过去,又听说官军乘胜追击的消息。在此之后虽然就已经没有再听说战报,但想必官军应该大破贼军了才对。人们又一次麻痹自己,幻想着胜利之后的喜悦。然而,等到的却是丢盔弃甲的官军,希望再一次破灭。这种对于人心期望而后又丧灭的描写,让整首诗歌给人的感觉变得异常堵心,使得《秦妇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对于古人来说,就是像《窦娥冤》那样的悲剧故事也必须要加一个平反昭雪的喜人结局,让饱经苦难的人心得到最终的抚慰。那么,秦妇吟的这种直观的描述,无疑突破了时人的心理接受能力,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与深沉的哀思。

并且这样凄惨的描绘,也直指统治阶级的痛楚,令其羞愤交加。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着一个故事:黄巢被剿灭之后,皇帝审问那些在战乱中因被掳掠而从贼的姬妾,怒斥其家世受国恩,为何从贼。其中为首的女子对答: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一席话令一众公卿大臣无言以对,最后只能将其全部处死。所以,统治阶级对韦庄施以压力,使得他不得不四处收回《秦妇吟》抄本,并最终也没有被收录进其诗集之内。这才有了全诗时隔千年,才在敦煌莫高窟中重见天日的坎坷经历。

韦庄不在诗歌盛世,其名气和诗歌技巧也远不如白居易但不得不承认,《秦妇吟》不如《长恨歌》、《琵琶行》知名,和两种作品的作者有关。韦庄的名气终究还是不及白居易的。中国历史上有三次诗歌“高峰”,被称为“三元”。指的是盛唐、中唐时期的开元、元和时期,以及宋朝的元祐时期。开元盛世下的诗人如李杜等人,自然是光芒万丈,元祐时期的诗人就是苏轼等文豪活动的时期。而中唐时期的元和,就是白居易、韩愈等人掀起对诗文革新的时期。这三个阶段的诗歌成就是非常高的,前后古今都鲜有时代可以与之相比。更何况晚唐诗歌自然带有一种衰颓之气,在唐朝诗歌鲜有优质作品。

在这种背景下,韦庄《秦妇吟》在叙事手法与艺术特色上,其实距离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还是有些不足的,甚至较明末清初吴伟业《圆圆曲》也略显粗糙。并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白居易的叙事诗是比较贴近民间的。这种贴近不仅仅在于语言风格上,更在于叙事技巧和选题上。比如《琵琶行》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一位琵琶女的经历,后半部分的内容也是根据其经历来进行共鸣,但整个故事有一种“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觉,每个人都可能体会到失意的滋味;而《长恨歌》更是如此,其讲述的本来就是让人津津乐道的爱情传奇,尤其还是皇帝与贵妃的故事,在民间的传播力本身就很大,然后又给这个故事安排了一个神仙的传说成分,有一个足以抚慰人心的结局,自然在民间就极受欢迎。所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与白居易对比,韦庄的《秦妇吟》在庄重程度上不如老杜的沉郁,在叙事给人的观感上有太多血腥、黑暗,令人揪心,无论在民间与庙堂,其实都是不受欢迎的存在。其名气不显,甚至失传后几无人问津,和此有绝大关系。《陌上桑》中的“秦罗敷”是什么形象?为同一母题下的故事衍生举报/反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