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乘针灸之针灸配穴总则
配穴是针炎治病的处方,是根据病情的需要,予以适当的配穴,其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归纳十种配穴方法,分述如下:
1双穴同用法:
即诊得同等之病,择其左右相同之穴双用。如胃痛取足三里,则双足三里同时兼用。妇人痛经取三阴交,则双三阴交同时并用等。能发挥较大作用。
2上下肢相应法:
即在上、下肢同时取穴,使其对内脏的调整作用互应。如合谷配太冲,有开窍醒神之功,适用于手足面口目疾等症;合谷配足三里,有调理胃肠,镇痉止痛之用等。效果很好。
3前后深浅相配法:
即在同一上肢或下肢,取两个穴位,一前一后,一是深刺,一是浅刺,从而使肢体向头部或躯干部的经气疏通作用更强烈些,
范围更广泛些。如足三里配三阴交,可用来调理脾胃,补益肝肾;针曲池合谷,可疗头部或肩膊各部之疾等。
4内外呼应法
即取一穴,以与之内外相对应的穴配用,作用增强。如昆仑配大溪治腿脚拘挛,足跟肿痛,可增强疏筋止痛之功。内关配外关可使治疗肘臂挛痛、麻痹的作用增强等等。
5、背部中枢与远隔部位配穴法
:即取督脉与旁开的各俞穴或四肢的一定穴位相配,疗效交好。如胃肠疾病取至阳穴,与肝胆脾胃大小肠各俞穴配合;下肢冷痛取用命门八髎,与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配合;下肢冷痛取用命门肾俞,与阴陵泉血海等穴配合;疟疾取大椎身柱至阳,与间使后溪等穴配合等等。
6、脏腑表里相配法
即先取本经的原穴,再取与本经互为表里经的络穴相配。亦即原络相配法。如大肠经热邪上壅所致的头痛、面肿、牙痛、鼻
衄等,先针大肠经原穴合谷,继配以肺经络穴列缺,则能疏通经结,协调脏腑表里以清海热壅。
7、本经补泻法
即见某经之症候,辨其虚实而用针。如诊得手少阴心经之证,
若属于心经的热证,针泻神门;属于心经的虚证,宜补少冲。是
本补母泻子取穴的方法。
8、各经循环相生法
即本经之病与它经之病同见,则配穴据循环相生取义而一时并用。如针肝经(属木)太冲(属土)穴而合心经(属火)灵道
(属金)穴,则为经与经相生(木生火)又穴与穴相生(土生金),
有互相促进之功。
9、主客相应法
即取十二经与奇经八脉相联系的八个穴位的主客配穴法。如太阳病头痛项强,体痛呕逆等,针后溪为主,而应之以申脉为客,
或申脉为主,而应之以后溪为客。又如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偏头痛等,针外关为主,而应之以是临泣为客,或先针足临泣为主,而应之以外关为客等等。惟此法或左右交叉用之,或四股共用,但视其病情虚实而定。即实则宜交叉配穴而用泻法;虚则宜四肢配穴而用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