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学习五苓散方证
五苓散是我们在中医临证中用得比较多的一首方,本方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载。本方在临床应用很广,不但应用急性病,而且用于慢性病,还用于急性传染病如霍乱。
本方组成有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临证中多以汤剂为多,也多有用散剂,水逆证以散服佳。
本方猪苓、茯苓、泽泻、白术都是利尿药,可见重在逐内饮,泽泻用量独重,取其甘寒为方中的主药,以解其烦渴。方中再用桂枝不但解外,而且能降气冲,使水不上犯而下行,五味配伍,解外利水,临证见脉浮有热、气冲水逆、渴而小便不利者可用之。可见本方也是外有表,里有饮的治疗方法。从中可以知道本方证为外邪内饮,饮停化热,是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的一首方。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我们知道太阳病,正确的治疗方法应当是发汗,发汗应微汗最恰当,如果发汗不得法而使大汗出,使人体津液大量亡失,胃中水液被夺而干燥,这个时候患者会烦躁不得眠。
这种情况,如口渴想喝水时,可以少喝一点,使胃气和即能愈。如果发汗后而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这是里有停饮,如果误用了发汗而致表仍不得解的证候,则宜用五苓散治疗。
那么里有停水本来小便不利,如果这时候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脉仍浮而微热,表证仍然得不到解除。这时的消渴,主要是由于小便不利,废水不得排出、新水不能吸收,组织缺少水的滋养所导致。再加上误发其汗,伤失津液,则渴益甚,如饮水亦以留胃中,遂成随饮随渴的消渴证。这时候用五苓散解表利其小便,水液代谢得到恢复,那么消渴、热亦自除。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从此条文中更加看出本方为外邪里饮的病证,发汗后而脉浮数,为病仍在外,因表热未解故烦;水停不化不能上布津液故渴,宜五苓散主之。可见也是有有小便不利症。
《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我们知道这个中风发热,就是指发热、汗出、恶风的中风证。那么他六七日不解而烦,虽然服了桂枝汤仍发热不解而烦。这说明是有表里证,是说既有发热而烦的表证,同时有渴欲饮水,这个时候出现水入则吐的里证。
发热烦渴本来是五苓散方证,用桂枝汤不但表不解反而烦渴更甚。这种因水停不化,故渴欲饮水,这个水伴冲气上逆,所以会出现水入则吐,这就是水逆证。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五苓散治疗。
《伤寒论》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芩散主之。
太阳病,就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如果误用攻下的方法治疗,使邪热内陷出现心下痞,这种心下痞可用泻心汤治疗。
也有误下后,水伴冲气逆迫于心下而成心下痞症候,患者表现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为水停不行之证,这与泻心汤证是不同的,这个时候用泻心汤治疗痞得不缓解解,应该用五苓散来治疗。
《伤寒论》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太阳病出现这个脉浮缓弱,这是太阳中风。发热、汗出、复恶寒,这是中风证未传少阳,故不呕。所以出现心下痞,可见是由于医者误下所致。
如果是上证没有经过误下的治疗,并且患者也没有了恶寒,而出现口渴,这说明表证已除而转属阳明病了。若有小便数,大便必硬,又有心下痞,这是津液竭于里的脾约证,即使不大便十日亦不会感到痛苦,患者如渴欲饮水,则可以用少少给服的方法解救。
如果是上证没有经过误下,也未转属阳明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这种心下痞症候是水逆心下的五苓散证,这个时候就宜用五苓散治疗。
《伤寒论》第386条:藿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我们知道这个霍乱发作初起的时候,也可以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的表证。若病人渴欲饮水,为有热,宜用五苓散两解表里。
如果病人口中和而不欲饮水,这是里虚寒证,这个时候应先救里而后解表,这个时候就要用理中丸主之。
我们知道这个霍乱上吐下泻,是非常急危的病证,极耗人精气至烈,虽然有表证,但也不可发汗的方法治疗,热比较明显者,只有用五苓散两解表里,如果里寒比较明显者,五苓散也不能用,必须用理中汤或者四逆悲先救其里。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1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这个脐下悸为水动自下,吐涎沫为水泛于上,所以脐下悸、吐涎沬而癫痫眩冒者,都是水饮为患,因此用五苓散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