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呼保义宋江——第三讲“宋江主政”之一

连载
呼保义宋江

呼保义宋江

第三讲“宋江主政”之一

文 | 程广云

之前讲了两讲,第一讲是“火并王伦”,第二讲是“架空晁盖”,这两讲大概说的是梁山泊两次领导权的转移问题,第一次是暴力式的转移方式,第二次是和平式的转移方式,那么最后花落谁家呢?花落宋江!今天我们讲第三讲“宋江主政”。

整个《水浒传》里面最主要的人物是宋江,这点是毫无争议的,所以前面两个人物,只能算是序曲、序幕,到了宋江这里,才算言归正传。这里,我试图讲明这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宋江。《水浒传》里面有关于宋江的一段介绍:“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古代人有姓,有名,有字,还有号,我觉得这种起名字方式比现代人科学得多,现代人有姓,有名,无字,更无号,所以不好区分,同姓重名很多。“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山东真有此县此村。“唯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这里注意一下“黑宋江”这种提法。“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作'孝义黑三郎’。”这里又是一种称呼“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押司算一个什么职务呢?押司不能叫“官”,只能叫“吏”,所以宋江自称“小吏”,就是这个意思。我们通常所谓“官僚”“官吏”,这里“官、僚、吏”是三个概念,通常是这么区分的:正职叫“官”,副职叫“僚”,属员叫“吏”。吏是没有品级的,官和僚多少有一个品级,吏就是办事员。宋江大概就是科员级别,或许到得了副科级、正科级,反正到不了副处级、正处级。押司大概就是县衙秘书。“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这里也要说明一下,宋江武艺有多高呢?非常平常!从宋江表现来看,他没有什么武艺。“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馆就是住宿,谷就是饮食,馆谷就是食宿。“终日追陪,并无厌倦”,好像说宋江有钱还有闲。“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这里又是一个名号“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70-17)这就是《水浒传》关于宋江的一段描写。关于这段描写,金圣叹有一个批注:“一百八人中,独于宋江用此大书者,盖一百七人皆依列传例,于宋江特依世家例,亦所以成一书之纲纪也。”(“金批”)中国史书人物传记分为两例:“本纪”是为皇帝传记;“列传”是为臣子传记;《史记》里面还有一例,叫做“世家”,大概是为诸侯传记。但是有些人物,儒家导师孔子,地位比较高,也列为世家;甚至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地位同样高,也列为世家。金圣叹认为《水浒传》“皆依列传例”介绍一百七人,“特依世家例”介绍宋江,宋江“成一书之纲纪”。所以这一段话非常重要,这是我们分析宋江这个人物的开端或起点。在刚才那一段话里,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关键字眼:“黑宋江”,为什么前面加了一个“黑”字?“黑”字表义显然是说宋江这人面黑,可是还有一层深义隐约在说宋江这人心黑,说不定宋江这人面黑心也黑。其实《水浒传》人物里面,宋江长得并不是非常黑的,之所以突出这个“黑”字,应该是大有深意。还有就是他有三个称呼、名号:一个叫做“孝义黑三郎”,有孝有义,“孝”是针对父母而言的,宋江母亲早丧,父亲在堂;“义”是针对兄弟而言的,宋江还有一个弟弟宋清。我们后面还要分析宋江是不是真的孝和义。这里偏偏在“孝义”后面加上了“黑三郎”,“黑”,这就不同寻常。“三郎”,宋江是排行第三么?没有说明。宋江上面是否还有两个哥哥?这里没有说明,通篇也都没有说明。所以有人认为这里“三郎”是指在王伦和晁盖之后第三位梁山泊领袖而言。我觉得这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宋江没有上梁山之前,大家怎么知道宋江上梁山之后成为梁山泊第三位领袖?第一个称号“孝义黑三郎”应该是指宋江家庭伦理而言。第二个称号“及时雨”是指宋江为人处世,处理人际关系而言。最后一个称号值得分析,叫做“呼保义”。在《水浒传》排座次里,宋江正式绰号,既没有采用“孝义黑三郎”,也没有采用“及时雨”,而是“呼保义”。那么这个“呼保义”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能从字面上看,好像“呼保义”就是呼喊大家来保护“孝义”或“忠义”,不是这样!“保义”在当时是一个职务,这个职务是比较低级的,符合宋江小吏身份,当然“呼保义”也未必仅仅是指职务,可能还有别的含义。“呼保义”如果有别的含义,那么应该是指一个社会道德问题,譬如谦卑。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宋江三个称号,分别涉及三个层面:一、“孝义黑三郎”(家庭伦理),二、“及时雨”(人际关系),三、“呼保义”(社会道德)。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前面加了一个“黑”字,这个“黑”字是不同寻常的。

呼保义宋江

李贽有段批注:“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见人便哭,自称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然后他便做了一个评语:“的是假道学真强盗也。”但是他又做了一个辩护:“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无用人也。当时若使之为相”,“相”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职务,“虽不敢曰休休一个臣”,“休休”是指忠厚,宽容,这样一个具有忠厚之心和宽容之道的“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观者矣。”([明]李贽:“梁山泊一百单八人优劣”)我们知道民国时期有个叫李宗吾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厚黑学》,按照这本书,李贽讲的“假道学”就是指他的“厚”,李宗吾指的是厚脸皮;李贽讲的“真强盗”就是指他的“黑”,李宗吾指的是黑心肠。“假道学”是说他表面上是一副忠孝仁义,一副仁义道德的道学模样;“真强盗”是说他实质上是一个强盗,一个无恶不作的强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许多领袖人物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差不多就是“厚”“黑”这两个字。这是小说里的人物,历史上的人物大概也是这样。我觉得“厚”“黑”这两个字大约能够概括一般政治人物。一般政治人物,要是既不“厚”又不“黑”,按照李宗吾分析那基本上是要被淘汰掉了。你总要“厚”一点,或者“黑”一点,或者“厚、黑”兼备。譬如《三国演义》里面,曹操心最黑,刘备脸最厚,孙权虽然心肠不如曹操黑,脸皮不如刘备厚,但也厚、黑兼备,所以三国才能鼎立。

“金批”特别强调宋江“盗魁”地位,指出:“宋江,盗魁也。盗魁,则其罪浮于群盗一等。自吾观之,宋江之罪之浮于群盗也,吟反诗为小,而放晁盖为大。”(70-17“金批”)“吟反诗”立其志,“放晁盖”施其行。行这个罪大于志这个罪。金圣叹批注《水浒传》,特别厌恶的是宋江,他提出了一种观念叫“独恶宋江说”,就是惟独厌恶宋江:“《水浒传》独恶宋江,亦是歼厥渠魁之意,其余便饶恕了。”后来毛主席有一段话讲:“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这里宋江就是首恶,其余便是胁从。关于宋江这个人物,金圣叹还做了一个定评,他把宋江和时迁放在一起,我们知道时迁是个小偷,他说“宋江和时迁是一流人物”,金圣叹把《水浒传》人物分了几等,竟然把宋江列入最末一等:“宋江定考下下。”他称“奸猾宋江”,“宋江是纯用数术去笼络人”,而且不如吴用,吴用好歹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说自家志诚质朴。”([清]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书法”)所以宋江这人虚伪,这大概是大家所具有的一种共识。

呼保义宋江

金圣叹特别批判了宋江是忠义之人的说法,他专门说了一段话解释什么叫做“忠义”:“忠者,事上之盛节也;义者,使下之大经也。忠以事其上,义以使其下,斯宰相之材也。忠者,与人之大道也;义者,处己之善物也。忠以与乎人,义以处乎己,则圣贤之徒也。”([清]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二” )当然他的这种解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只能算是一家之言。他把“忠”说成是“事上”,“义”说成是“使下”;又把“忠”说成是“与人”,“义”说成是“处己”。符合前一个特点的是“宰相之材”,符合后一个特点的是“圣贤之徒”。那么,宋江是不是“忠义”呢?金圣叹认为不是!总起来说,他认为宋江事上是假的,使下是伪的,与人是不真的,处己是不诚的。这个评价跟李贽评价宋江“假道学真强盗”是一个意思。还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宋江时提出忠与义的矛盾问题,“忠”“义”原本就是一对矛盾,“忠”主要的意思是忠于皇上,忠于朝廷,忠于国家,忠于法度,这就是要维护现存社会秩序;“义”主要的意思是兄弟义气、朋友义气,宋江的兄弟、朋友是一帮好汉、一伙强盗,他们是要破坏现存社会秩序。一个要维护,一个要破坏,两者之间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宋江就深陷于这个矛盾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他“义不辞忠,忠不顾义”。总起来说,宋江是由义走向忠,最后忠压倒义。这就是宋江的悲剧命运。

下面我们根据上面评议,对宋江的“忠孝仁义”做出一个总结:宋江所谓“忠孝仁义”,不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而是顾及外在的算计,这就是“假道学真强盗”的意思。我觉得这符合宋江一个特点。宋江是什么人呢?我们知道有几种人性论的假设,说人是“经济人”,就是说人自利,利己,甚至自私,这种人我们叫做“真小人”。显然宋江不是“经济人”,不符合“经济人”假设。宋江也不符合“道德人”假设,也不是“真君子”。还有一种人叫做“伪君子”。除了“真君子、真小人、伪君子”之外,有没有“伪小人”呢?我认为是有的,尤其是现在“伪小人”大行其世。有的人其实没那么卑鄙无耻,可是他非要把自己说成卑鄙无耻,以此显示自己很有个性,与众不同,这种人不知道怎么称呼他比较好,我觉得比较贴近的一种称呼是干脆把这种人称为“文艺人”。文艺界里面这类人常见一些,就是他喜欢把自己说成吃喝嫖赌,好像什么坏事都干。那么宋江呢?他是“政治人”!“政治人”就必须做一个“伪君子”,这也就是把道德政治化,把道德意识形态化,所以宋江所谓“忠孝仁义”,不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做给别人看的。道德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因此论断宋江,我们不能以道德为标准,而要以政治为标准。当然政治也有一个道德问题,相比其它道德属于私德,政治道德属于公德。宋江不是“道德人”,而是“政治人”。宋江的这一套,究竟企图达到什么目的?这才是我们需要作出具体历史分析的。因此宋江所谓“忠孝仁义”全部应该打上问号,我们不要说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只能说他“假忠假孝假仁假义”,他是“假道学”,又是“真强盗”。

呼保义宋江

金圣叹有一个评论是非常精彩的,他说:“一部书中,写一百七人最易,写宋江最难;故读此一部书者,亦读一百七人传最易,读宋江传最难也。盖此书写一百七人处,皆直笔也,好即真好,劣即真劣。若写宋江则不然,骤读之而全好,再读之而好劣相半,又再读之而好不胜劣,又卒读之而全劣无好矣。然吾又谓由全好之宋江,而读至于全劣也犹易,由全劣之宋江,而写至于全好也实难。”(70-35“金批”)要把一个好人读成坏人还比较容易,要把一个坏人写成好人也实在困难。所以塑造宋江这个人物是施耐庵的一个大手笔。所谓春秋笔法,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宋江是《水浒传》最复杂的人物,其复杂性在于其两面性或多重性。宋江是所谓“野心家、阴谋家和两面派”吗?宋江素有政治抱负,披上道德外衣,玩弄诡计,笼络人心,但是这也并非宋江一人如此,几乎所有政治人都是这样。宋江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的政治人典型。

金圣叹把宋江和其他十个人做了一个对比:鲁达是个“阔人”,性格阔达,宋江就是一个“狭人”,表面上宋江心胸很阔达,好像宋江和晁盖一样阔达,实际上宋江心胸很狭隘,但宋江的狭隘和王伦的狭隘又不一样;林冲是个“毒人”,隐忍成毒,宋江就是一个“甘人”,大约就是说甜言蜜语的意思;杨志是个“正人”,就是正直,宋江就是一个“驳人”,大约就是说曲折拐弯的意思;柴进是个“良人”,就是好人,这是以江湖标准来判断,不是以朝廷标准去判断,宋江就是一个“歹人”,不论以朝廷标准去判断,还是以江湖标准来判断,都是坏人;阮小七是个“快人”,宋江就是一个“厌人”,阮小七口直心快,宋江啰里啰嗦;李逵是个“真人”,宋江就是一个“假人”,李逵率真,宋江虚伪;吴用是个“捷人”,宋江就是一个“呆人”,吴用心思敏捷,宋江心思呆板,但宋江的呆和卢俊义的呆又不一样;花荣是个“雅人”,就是儒雅,宋江就是一个“俗人”,就是庸俗,花荣风流倜傥,宋江一辈子就知道追求功名利禄;卢俊义是个“大人”,宋江就是一个“小人”,一个正人君子,一个屑小之人,这个评价虽然把卢俊义抬高了,但却没有把宋江降低了;石秀是个“警人”,宋江就是一个“钝人”,石秀敏感警觉,宋江感觉迟钝。(70-25)通过这个对照,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宋江是一个什么人,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和“真人”李逵对应的“假人”宋江,宋江的“假”是写得很真的,宋江不是“假真人”,而是“真假人”,真的就是一个“假人”。宋江这个人物艺术成就是在这里。金圣叹说宋江“定评下下”,这是说宋江这个人物道德人品是“下下”,不是说宋江这个人物艺术塑造是“下下”,宋江这个人物艺术塑造应该是“上上”,不低于李逵、武松、鲁智深和林冲这样一流艺术形象。

宋江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名声是极大的,我们一开始读《水浒传》,就会感到惊讶,为什么宋江走到哪里都有“粉丝”呢?这可以说“厉害了,我的哥”!武松曾说过:“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70-21)武松说这个话是拿柴进跟他相比的,柴进可以说是有头无尾,有始无终。我们讲柴进的时候说过,柴进花的钱可能是宋江的十倍和百倍,但他买到的人心却不如宋江,宋江技高一筹。燕顺也说过:“闻得”宋江“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的大名”,宋江“礼贤下士,接纳豪杰,名闻寰海,谁不钦敬!”他还特别说了一句:“梁山泊近来如此兴旺,四海皆闻,曾有人说道尽出仁兄之赐。”(70-31)金圣叹在此的批注是“全书大眼目”。(“金批”)这个时候宋江还没有上梁山,但是梁山上晁盖不论怎么干,功劳全都归于宋江。这就是宋江的厉害之处。有的人他没有担任任何领导职务,但是大家把一切功劳都归于他的名下,这样的人其实什么都没干,所以这样的人确实很厉害。我们前面还讲过石勇说的话:“老爷天下只让得两个人,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下的泥!”这两个人一个是柴进,一个是宋江。“老爷只除了这两个,便是大宋皇帝也不怕他!”柴进、宋江两人名望甚至超过皇帝。柴进名声一开始可以和宋江等量齐观,后来不是宋江对手。“江湖上只闻得”宋江“大名,疏财仗义,济困扶危。”(70-57)鲁智深有段话:“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众人说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70-57)《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宋江名声比谁都大,这很奇怪。还有一个老丈跟张顺有一段对话。老丈问道:“他山上宋头领,不劫来往客人,又不杀人性命,只是替天行道?”张顺回道:“宋头领专以忠义为主,不害良民,只怪滥官污吏。”老丈听得说:“宋江这伙,端的仁义,只是救贫济老,那里似我这里草贼!若待他来这里,百姓都快活,不吃这伙滥官污吏薅恼!”(70-64)宋江是不是真如他所说的“不害良民,只怪滥官污吏”,“救贫济老”呢?我们仔细想想不是这样!但是传闻就是这样!有的人他做了些好事,可大家只愿意传他的坏事;相反,有的人他做了些坏事,可大家只愿意传他的好事。这就是宋江为人处世的窍门,以致他的名声如此之大!

但是金圣叹彻底颠覆了宋江这个人物,他列举了宋江之十大罪:“夫宋江,淮南之强盗也。人欲图报朝廷,而无进身之策,至不得已而姑出于强盗。此一大不可也。”第一大罪是说宋江打着“图报朝廷”旗号,当了强盗。“曰:有逼之者也。夫有逼之,则私放晁盖,亦谁逼之?身为押司,骫法纵贼,此二大不可也。”第二大罪是说宋江并非被逼,而是自愿当了强盗。“为农则农,为吏则吏;农言不出于畔,吏言不出于庭,分也。身在郓城,而名满天下,远近相煽,包纳荒秽,此三大不可也。”第三大罪是说宋江不守名分,逾越身份。“私连大贼以受金,明杀平人以灭口。幸从小惩,便当大戒;乃浔阳题诗,反思报仇,不知谁是其仇?至欲血染江水,此四大不可也。”第四大罪是说宋江私放晁盖之后,晁盖送他一百两黄金(不过这句话说得不完全正确,宋江只收了一两黄金);但又怒杀阎婆惜;后来遇到皇太子继位,天下大赦,得以减罪——金圣叹的意思是宋江得此机会,还不应该重新做人吗?“语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江以一朝小忿,贻大僇于老父。夫不有于父,何有于他?诚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五大不可也。”第五大罪是说宋江竟然连累老父跟自己一起做强盗。“落草之事虽未遂,营窟之心实已久,此六大不可也。”第六大罪是说宋江起初落草未遂,可是不断结交好汉,营窟之心已久。“白龙之劫,犹出群力;无为之烧,岂非独断?白龙之劫,犹曰'救死’;无为之烧,岂非肆毒?此七大不可也。”第七大罪是说后来宋江犯了死刑,要被斩首,李逵、晁盖等人要劫法场,聚义白龙,这个尚可辩解,但他还要到无为去报仇,烧光杀光,这个不可原谅。“打州劫县,只如戏事,劫狱开库,乃为固然。杀官长,则无不坐以污滥之名;买百姓,则便借其府藏之物,此八大不可也。”第八大罪是说宋江打劫地方,私放罪犯,盗取国库,杀人越货。杀了官长就说“滥官污吏”,抢了财物用于收买人心。“官兵则拒杀官兵,王师则拒杀王师,横行河朔,其锋莫犯,遂使上无宁食天子,下无生还将军,此九大不可也。”第九大罪是说宋江使天子都吃不下一碗安稳饭,使将军都无法生还。“初以水泊避罪,后忽忠义名堂,……违禁之物,无一不有,此十大不可也。”第十大罪是说宋江僭越。“夫宋江之罪,擢发无穷,论其大者,则有十条。”(70-57“金批”)我们今天审视宋江之十大罪需要注意金圣叹的立场问题,他是站在朝廷立场,不是站在江湖立场,我们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要做一个公正判断。李贽和金圣叹都曾说过,不能光看山上的强盗,还要看到朝里的强盗,朝里的强盗才是大盗,山上的强盗只是小盗,小盗是被大盗逼出来的。所以,论断宋江,不应仅仅以朝廷利害为标准,而应同时以百姓福祸为标准。宋江所作所为是给百姓带来了福还是给百姓带来了祸呢?这才是我们论断宋江的标准。

最后我们跟历史事实做一个比较:历史人物宋江与《水浒》人物宋江还是有关联的,在历史上确有宋江其人其事。大约北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江三十六人在河朔起义。同年十二月,转掠至京东地区,“横行齐、魏”,“剽掠山东”,“北走龟蒙间”,被称为“河北剧贼”、“京东剧贼”、“山东盗”、“淮南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败于海州而降。([宋]王偁:《东都事略》,[宋]徐梦萃:《三朝北盟会编》、[宋]李埴:《皇宋十朝纲要》,[宋]周密:《癸辛杂识》,[元]脱脱:《宋史》等 )这里我们列举最重要的两段历史文献:《宋史纲》记载:“淮南盗宋江掠京东诸郡,知海州张叔夜击降之。”(《宋史纲》)宋江在海州被张叔夜击降之。《宋史目》记载更加详细:“宋江起为盗,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知亳州侯蒙上书,言江才必有大过人者,不若赦之,使讨方腊以自赎。帝命蒙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又命张叔夜知海州。江将至海州,叔夜使间者觇所向。江径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卤获。叔夜募死士得十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宋史目》)这段历史文献说明,侯蒙是主和派,主张招安宋江,“使讨方腊”,结果未成;张叔夜是主战派,张叔夜征讨宋江,用了计,宋江中了计,兵败受降。这里没有提及吴用这个人物,读了史书我们对于吴用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存不存在表示怀疑。这就是史书里面的宋江。

宋江起义地区

宋江转战路线

但是宋江这个历史人物后来被艺术加工了,其中最重要的艺术加工就是南宋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他对宋江做了这样一段评述:“余尝以江之所为,虽不得自齿,然其识器超卓有过人者,立号既不僭侈,名称俨然犹循轨辙,虽托之记载可也。古称柳盗跖为'海贼之圣’,以其守一至于极处,能出类而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几乎!虽然,彼跖与江,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迹而无讳者也,岂若世之乱臣贼子,畏影而自走,所为近在一身而其祸未尝不流四海!呜呼,与其逢圣公之徒,孰若跖与江也!”他说宋江所作所为连自己都不齿,但他没有自封为皇帝,也没有自封为王,所以他把宋江与柳下跖做了一个对比,称柳下跖为“海贼之圣”,虽然是海贼强盗,但却是海贼强盗里的圣人,所以他对宋江做了同样这么一个评价。比起乱臣贼子所作所为,贼和强盗柳下跖和宋江等人多少还好一点。他还给了宋江一个赞词:“不称假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南宋]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他赞扬宋江虽然造反,但是不僭越,没有自封为王,也没有自封为皇帝。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农民起义,有许多农民起义领袖自称为王,甚至还自称为皇帝。宋江得以青史留名,主要符合不僭越这一个特点。我们想想周公和诸葛亮等人美名又是怎么来的?恐怕也跟不僭越这一点相关。他们虽有实力,却不篡权,这就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圣贤”。类似王莽这样的人就是恶名。

后来在《大宋宣和遗事》一书里,宋江故事就开始成型了。《大宋宣和遗事》里面记载了宋江私放晁盖和怒杀阎婆惜的故事,但是“怒杀阎婆惜”故事跟《水浒传》里面不一样,这里说宋江怒杀阎婆惜仅仅是因为吃醋,因为阎婆惜她跟别的男人私通,所以宋江怒而杀之,没有什么政治意义。但是在《水浒传》里,宋江怒杀阎婆惜根本不是因为吃醋。阎婆惜跟宋江年轻“同事”张文远勾搭,宋江知道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他根本无所谓,不在乎,只是在他被阎婆惜威胁告发他私通晁盖的时候,他就必须杀掉阎婆惜了。这就有了政治意义。这是一段重要改写,其他改写也有相似之处。元代“水浒戏”里面关于宋江的故事就更多了,我们就不说了。以上这一部分是我们对宋江这个人物做了总的评述,下面我们来看《水浒传》关于宋江的故事。

✪整理| 耿晨丽 根据录音整理并经作者修改

✪编辑 | 田 真

筑土为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