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安全:家庭消防安全(美国)
附下列文章:(节选自麻博士的博文)
最近,有很多人呼吁,要提高校园安全教育的态度和投入。问题不是这样简单,其中有很多观念上和文化上的困境,需要等待社会观念转变之后,才能够从容展开。现在,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不能像美国那样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提升公民的安全素质?
第一,安全不是古代就有的观念。很多人反对,说易经如何如何。也许古人偶然提到一下类似现代的观念,但是,马斯洛说过“安全需求是比饮食男女更高层次的需要”。在“饮食男女”得不到保障的古代,追求人身安全是一种奢求。而且,安全是一套组合观念,按照周易“无危则安(人身安全,safety),无缺则全(财产安全,security)”。当古人讨论安全的时候,很可能讨论的是Security,如君安,国安,信息安全等。中国的传统观念从孔子开始,就是强调以集体为本(孔子强调大同社会,就是共产主义,来源于火耕文化的集体思想),集体为本更重视Security,或者说安全的“全”侧概念(财产安全),与我们关注的人身安全(safety),有很大的区别。很多考古者,把安全的定义不加区分地引用,造成了安全观念久远的错误认识,这是不当的。当我们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集体为本”的时候,比如过去提倡的舆论英雄,如张华、赖宁、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出发点是集体财产重要,这时候谈人身安全,是典型的修正主义,是经常性周期性得到批判的观念。所以,在以集体为本的社会舆论之下,我们不敢提倡“以人为本”和逃生教育,害怕这是右派思想和修正主义,毕竟我们还有很多的左派影响。
第二,逃生是权利(right),救人是义务(voluntary)。网上舆论经常指责逃生,鼓励救人,缺枉顾当时的具体情况,造成了鼓励杀人的效果。比如,上海商学院大火中,那个鼓励跳楼的人,教人逃生很容易,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却不敢说话了。所以,真正的逃生专家是不敢随便教人逃生的,我们只能说灾害如何如何,却不能说你应当如何如何。火灾有不确定性,人类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外行才会指导别人逃生,内行是不敢随便指导别人的。说错了,需要承担后果,人命关天,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担保(无限责任制),这是不合经济规律的。
我看到很多人羡慕美国的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却没有想到律师最喜欢挑注册工程师的毛病,他们有很大的职业压力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想写外国消防史,国内居然没有出版社感兴趣(因为没市场,也因为缺乏专业兴趣),这在美国是不敢想象的结果。
职业工程师,不仅仅意味着职业待遇,还意味着终身学习,才能跟上律师的挑剔眼光。
只要美国的待遇,看不到美国的投入,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这种便宜的事老是发生在中国,我们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
第三,美国安全教育的投入有很多来自于保险业的推动,而我国保险业是国营的。推广安全的观念,不是没有代价的,很多人说我要免费提供逃生知识,可是等你免费之后,你的知识可能是非常廉价的。
比如,那个提出免费消防教育的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着火,只好落荒而逃。你说,那些潜在的受教对象会请这种免费的教育吗?你看上去便宜免费的东西,实际上不便宜,因为你搭上了宝贵的时间,并得到了错误的观念,这可能是免费教育的恶果,因为知识永远不是廉价的。
第四,在美国,消防是与社会安全相关的重要领域,所以必须有执照制度来规范。
中国缺乏前期的教育投入,通过考试也可以提拔一批消防工程师。问题在于,认识风险需要理论,理论只能通过教育来达到,很少有自觉提高理论而成为专家的。有些人说,我们不谈高深的理论,只提供逃生的经验和实践。这又陷入了一个怪圈,你见过“放X脱裤子”的人吗?所以我们要认清,逃生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教。我们教的,还是如何识别危险(即知识),提早作出逃生的判断,而具体逃生的过程,有腿的人会跑,没腿的人会叫,都是不需要教的。
第五,假如中国立即普及校园安全教育,问题来了。
第一,谁来教?中国最有经验的消防队伍是非职业水平的,除了消防队伍之外,你又找不到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师。
第二,高考怎么办?高考是我国历来公认的社会打破阶层,比较公平的上升渠道。你教人逃生,而不纳入考试内容,就会被忽视。而纳入考试体系,又因为形式上难以考察,成为舞弊的渠道。不改革高考的形式,安全教育是鸡肋,永远得不到重视;
第三,消防这个职业在国内待遇低,他们自己就是社会的底层,怎么可能让学生专心听课呢?
(注:以上文字部分来自:麻庭光先生博文:校园安全教育,Quo Vadis? )
36safety对于文章所代表的立场以及专业性不负任何责任。
注:本文得到麻庭光博士授权并允许转载。
麻庭光博士为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