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才子对出下联,成千古绝对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产之一,它起源于秦汉时期,历史十分悠久,直至今日,仍是人们过年时必备的庆祝节日方式之一。

别看对联好像很好编写的样子,其实它的讲究可多了呢。作为一种对偶文学,它对编写者的要求比较高,对联的内容必须要通俗易懂,对仗要整齐,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也正是因为对联的编写对人们的文学功底十分具有挑战性,多年来,一直是一些文人墨客之间的“文学小游戏”之一。

今天要讲的故事,也与中国对联有关。源于宋朝时期的一次文人墨客的聚会上,就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人给出一句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问在场有谁能够接出下联,就可以免喝三杯酒。大家顿时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时间没有人能回答这句上联。

这副上联是一个合字联,想要对出,并非是一件易事。有的才子对“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这副下联看似是好对,实际上犯了对联的错误,上联有一、二和三,那么下联就不能再次出现这些数字,这其实是语义重复,对仗并不工整。

但是在场的才子,都是以“一二三”作为下联,很多人都犯了相同的错误,纷纷喝酒自罚。这时候有一个才子,他灵机一动,想出了绝妙的下联,只听他吟出了下联:“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

这副下联巧用数字,而且与上联并不重复,意境上也十分的匹配。此联一出,堪称经典,妙不可言,众人叫好,纷纷拍案叫绝,都称是千古绝对。

历史经典值得我们学习

由此也可看出,中国的对联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是短短的几个字,却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其中。还是由衷的希望,中国的对联文化能够更好的流传下去,不要被历史的潮流所湮灭。

古人的一些话语和故事,无不涵盖了现在生活的一些缩影,同时还能窥见到一些做人的智慧和道理,常常读古人古事,一定能从里面获得大量的智慧,而且很多俗语中还有一些古人对年轻人的劝诫。

学习古人的智慧,方法途径比较明确,除了一辈辈人的口口相传,就是从典籍中翻阅。相对于前者,后者更为系统全面,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众多古籍中,系统全面的当属明朝成文的《增广贤文》。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这里的“增广”就是《增广贤文》,而“幼学”是指《幼学琼林》。

里面句句都是经典!好比“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增广贤文》的内容十分广泛,从为人处世、礼仪道德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包。其中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

里面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而且看完也会发现很好理解,而且获益良多!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看格言和谚语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往往读到的却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人生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比较繁忙,但又需要及时总结的中年人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闲暇的时间,下班坐车或者睡前,都可以读一下《增广贤文》,充分的利用好碎片化时间,还能增长见识与智慧,岂不是一举两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