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说书(19)|“似与不似之间”是什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作者丨刘树人

刘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书画院院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曾任驻沪某部政委,大校军衔。

曾参加全国首届楹联展、第六届中青年展、中日第20届自作诗书法交流展、全军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江苏林散之奖书法三年展、上海书法晋京展、西泠印社首届楹联展、《书法》杂志第三届全国“百强榜”等重要展览。出版《刘树人书法集·自撰楹联卷》、《金声石韵·刘树人书法作品集》、《书法入门十八法·张黑女墓志》、《当代最具潜力书法家·刘树人》等,发表关于书法艺术的文章十多万字。

一段时间以来,油画家冷军以其超现实主义的画作,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他把少女身上毛衣的极为细碎的纤维,都一根根地画了出来,真是比照片还要照片的绝对高清!他的细致入微的表现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这种艺术表现的难度无疑是极大的。

类似冷军这种精细表现的能力,书坛也有。曾有省、市书协为促进书法家练好基本功举办临帖展,有些书法家临帖的功夫十分了得,有的已经达到“乱真”的程度。

但是,从中国传统艺术观点来看,状物类形无论如何逼真,仍不是最高的艺术境界。那么最高的艺术境界是什么呢?就是齐白石的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极富哲理的艺术论断,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和传统审美思想的精义,标明了中国绘画审美的最高境界。美是客观的,审美是主观的。绘画艺术家在创作中,借描绘山水人物花鸟等审美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性情,通过作品使主客观达到统一。就中国绘画而言,自文人介入后,偏于精致描绘自然景物的宫廷画被视为有“匠气”,而诞生了更能表达画家情性的写意画,从而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提升了中国画的品格和境界。所以,传说中西方大画家毕加索看到齐白石的画,认为真正的艺术在中国,要到中国来学画。

书画同源,书画也同理。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书法是否也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问题?作为一门艺术,书法同样也要讲艺术审美境界。一般说来,就是看书家对于传统经典的深入和作品中表现出的个性风格的成熟程度,简言之,就是传统共性和书家个性的和谐统一。这里既有技法掌握的难度,也有理解传统的深度,更有艺术创新的高度,这样的作品,就会令人产生审美愉悦,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在这里,书法创作中“似”的对象,就是传统经典,比如汉隶、唐楷,比如王羲之、颜真卿,优秀的书法作品或曰精品,就是既“似”传统经典——继承了其精神,又“不似”传统经典——不是一味模仿,单纯追求逼真乱真,而是写出了个人的风格面貌。妙在二者之间,就是书家自己!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作为艺术审美的高级境界,应该是艺术家包括书法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目标追求。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一个十分科学的艺术标准和美学标准。因此,不仅诗词讲境界,各门艺术都须讲境界。去年底我到宜兴拜访储云先生,他讲到,好的书法作品要有“弦外之音”,意谓书法创作不是单单看写了什么文字内容,而是要写出书法本身的节奏、虚实、呼应,写出书家的情性,这样的作品才有意境,才能耐人寻味,一览无余的作品便是味同嚼蜡。当下书坛有一种保守现象,认为只要写像书史上的某一经典书家或经典作品就是成功,“一招鲜吃遍天”。于是许多人终日简单临写、重复书写,以求“似”为终极目标,凝固思考而乐此不疲。夏虫不可语冰。对于这种懒汉思维,是谈不上书法境界之说了。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艺术的高级境界,这也启迪我们把追求“似与不似之间”作为一种创作思路。实现“在似与不似之间”,就可以得到“妙”,即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上海画家余石先生在其创作随感中提出“走极端”,我觉得很有意思。走极端,往“似”的方向走,就是把某家某帖写得逼真乱真,但“太似为媚俗”,为高境界的艺术创作所不取;往“不似”的方向走,就是把某个想法、体验写到极致,走到规定定性的边缘,走到度的尽头,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但在“不似”面前要止步,不能越雷池。因为“不似为欺世”,比如那些借书法为名搞出的行为艺术、江湖杂耍之类。把握“似与不似之间”当然不是容易的事,而须具备一定的书法修养。首先要明确“似”的标准、范本,然后要明确“不似”的边界、界限,这样才能在二者之间探索发掘、创新前行。比如,在笔法上,范本是方笔?圆笔?能否化方为圆或化圆为方?在字法上,如何根据唐楷重心偏上的“黄金分割率”,进行夸张变形?在章法上,如何变常见的平实安排,强化疏密对比,形成“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墨法上,如何运用涨墨、枯笔,丰富作品的表现力?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最重要的是,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要形成系统,达到成熟,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说起来,哎哟妈呀,搞书法也太难了一点哦!

2020年1月16日于海上倚虹堂

精彩回顾

树人说书(01)|闲话“书法家”

树人说书(02)|“钱变成纸”与“纸变成钱”

树人说书(03)|话说“好字不如赖画”

树人说书(04)|“丑书”究竟丑不丑?

树人说书(05)|书法的“底线”与“顶线”

树人说书(06)|书法家:你读书了么?

树人说书(07)|从批鲁迅书法者遭“炮轰”说起

树人说书(08)|搔痒不着赞何益?

树人说书(09)|“浑沌”的故事

树人说书(10)|书似看山不喜平

树人说书(11)|把书法当作学问做

树人说书(12)|文怀沙先生及文人书法及其他

树人说书(13)|现代“仓颉”何其多!

树人说书(14)|再说“写到灵魂最深处”

树人说书(15)|书之乐和鱼之乐

树人说书(16)|《世说新语》中的王羲之

树人说书(17)|承前启后写辉煌

树人说书(18)|超越乎?没超越?

责任编辑:财宝哥

文字撰写:刘树人

书法作品:刘树人

期刊总数:630期

(0)

相关推荐

  • 杨振生:书法演变及今人“尚情”刍议

    书法演变及今人"尚情"刍议 杨振生 #  #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对中国书法演变的趋向及审美思想发展的阶段性,进行有理有据地阐述. 尤其是对学术界流传的"晋尚韵" ...

  • 风乎舞雩 • 刘树人书法展

    主办单位 上海市奉贤区文联 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 上海市奉贤区美术家协会 上海市奉贤区书法家协会 上海贤城书画研究院 承办单位 心舍 泛墨斋 有鱼书院 奇碧轩艺术会馆 协办单位 简屋 半山草堂 一生研斋 ...

  • 率意纵横书诗意—记著名书法家赵义成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书法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哲思.作为一种表现心灵的艺术, 书法是创作者内在精神的外化,折射了书家的思维 ...

  • 712期B || 匡燮:《蛮荒时代》19兄妹之间(下)静华播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上期结尾: 黛珠妹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虽不比我的两位叔父供我读书的恩重如山,却也是她秉承了我家的一种家传.黛珠妹的女儿名喚燕燕,髙中毕 ...

  • 花鸟画的造型与笔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造型的"造"字有创造之意,艺术上的造型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中的物象加以艺术化处理.中国花鸟画的造型是意象造型,它不是真实地描摹自然界的花鸟鱼虫,而是根据对象的感觉,将对象夸张变形,使 ...

  • 中国画之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国画之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画的创作应舍形重神.重神就是要注重对客观物象的内在精神表现,而不必束缚于形象的逼真和事物的外在表象.这里说的作品的内在精神,就是强调国画作品要有文化底蕴,饱 ...

  • 【中国画大师齐白石生平简介怎么死的】齐白石的虾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晚年的齐白石在作画 1957年9月16日,中国著名现代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齐白石先生生于1864年,是中国现代卓越的国画大师.篆刻家.书法家.湖南省湘潭市人. ...

  • 杨宝森学余叔岩: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现在我要说一个人,他对发扬余派艺术也是功劳显著的.不过,说了出来以后会有人不同意.不管它,我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杨宝森. 杨宝森不是已经自成一家,称为"杨派"了吗,怎么也把他算在余派传 ...

  • 黄胄:画家不能把似是而非的货色美其名曰似与不似之间!

    黄胄是一位人物画大家,自然对历代人物画的发展和前人的创作经验特别关注,题跋中对人物画家.画迹的评说也较集中.从以下几则题跋中可以见出黄胄对人物画史的一些基本观点: "明清以来极少见如< ...

  • 树人说书(31)|展览已成书坛的"科举"考试

    说书 作者丨刘树人 刘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书画院院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曾任驻沪某部政委,大校军衔. ...

  • 树人说书(30)|能师造化即为师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说书 作者丨刘树人 刘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书画院院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曾任驻沪某 ...

  • 树人说书(29)|书法家有必要“采风”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说书 作者丨刘树人 刘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书画院院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曾任驻沪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