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扶正祛邪

中医: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扶正”,即扶助正气,也就是提升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坏境的适应力;“祛邪”,即祛除邪气,也就是除掉致病的因素。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扶正”,即扶助正气,也就是提升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坏境的适应力;“祛邪”,即祛除邪气,也就是除掉致病的因素。依照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酝酿于人体中正气与邪气相斗争的过程,正气增长,病情就向好的方面发展;邪气增长,病情就向坏的方面发展,所以治疗就要从扶正和祛邪下手,促使正气战胜邪气,从而消除疾病,令人体变得健康。

邪从外来,病由内起,这是中医的病因学理论。在中医看来,风、寒、署、湿、燥、火等都是外界的致

病因素。
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由此而引发体内的各种运动交化,即所谓的“升降出入”。
正常的情况下,这种过程是平衡的,如果相关因素发生了某种反常的变化,例如气温的骤降,就会造成人体升降出入的失衡,从而导致疾病。这就是所谓的“邪从外来”。 
关于人为何会生病,其实中医的看法很简单,它认

为我们人体内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恒定机制, 如天平两端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让天平上的两端(如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血)能保持不会失衡的恒定状态,此时中医便认为此人为“平人”,也就是健康的人。
轻松心态和知识决定一个人的境界,影响健康饮食和合理(适量)运动。
因弱而致病
内因·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
        ·不正常饮食(没病瞎保健)
        ·劳倦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血逆乱
        ·五脏六腑失调
因病而致弱
外因六淫(风、暑、湿、燥、寒、火)

而当天平的一端因上述所提现象(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发生失衡时,比如热太多,此时人体便会发生

所谓“火大”的现象,这就是中医学上认为人为何会生病的原因。

我们知道了病因,那医生如何看出或如何诊断疾病呢?中医有所谓的“八纲辨证”及“脏腑辨证”,这些方法如同西医的电脑断层(CT)、核磁共振(MR)或X光(X-ray)一般,目的就是检查疾病产生的原因。 其中的内容,本书将有详细的介绍。

本书的编写方法有别于传统中医基础理论,我们将

分成三个大项:

(1)生病时,中医怎么说?

(2)疾病产生的症状,原理如何?

(3)此时你可以DIY吃什人来改善这些问题!

(吃、喝、拉、撒、睡、精神、体重)

其内容顺序则按照外因(六淫),内因(七情、饮食

劳倦 ,痰饮),八纲及五脏六腑的顺序来解释。

祛邪(实):外因:就是指风、暑、湿、燥、寒、火,也就是“六淫'致病。这六个因素本是大自然的现象,称为“六气”。人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如果六气异常,或六者不相协调,任何一项皆会发“淫”,让人不舒服;甚至生病。

                      内因:其中包含有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不正常的饮食、劳倦及痰饮; 这几个原因皆是因身体内部产生问题,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的因素。
                  不内外因:如车祸、意外、枪炮或虫兽所伤等外伤,这些因素属于非自我可控制的意外。
而“内因”却是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大部分的人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都忽略了这些问题,再加上生活操劳、日夜颠倒、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让身体更容易为病邪所侵害。
扶正(补虚):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扶正”,即扶助正气,也就是提升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坏境的适应力;“祛邪”,即祛除邪气,也就是除掉致病的因素。依照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酝酿于人体中正气与邪气相斗争的过程,正气增长,病情就向好的方面发展;邪气增长,病情就向坏的方面发展,所以治疗就要从扶正和祛邪下手,促使正气战胜邪气,从而消除疾病,令人体变得健康。

兴阳温中:只要正气在,癌症患者就能活着

导读:人生当以阳气运,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兴阳温中法

外寒直犯中焦,或过服寒药,损伤阳气,或贪凉饮冷,伤及脾胃,导致中焦虚寒者,法以兴阳温中,代表方剂为理中丸,以辛温之干姜为主要药物,白术、人参、甘草,兴阳,健脾,温中。
医案:
耿某,男,76岁。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肺心病。
2015年10月20日首诊。患者因罹患多发性骨髓瘤长期服用化疗药,不欲饮食,咳嗽,气喘,胸部憋胀不适,形体消瘦,舌黯苔白,脉沉。患者罹患恶性肿瘤,久经化疗后胃气极虚,不欲饮食,形体消瘦,因合并肺部感染、肺心病,而致咳喘,故用理中汤和射干麻黄汤联合方组治疗。
处方:
①人参5g,干姜5g,炒白术9g,姜半夏9g,炙甘草6g,10剂,2日1剂,水煎服。
②射干5g,蜜麻黄5g,苏子9g,冬花9g,紫苑9g,干姜5g,五味子9g,姜半夏6g,10剂,2日1剂,水煎服。
嘱患者上两方交替服之。
疗效:
复诊时,患者自诉服药后咳嗽明显缓解,饮食好转,精神转佳,他微笑着对我说:“门大夫,我得病以来从来没有感觉这么好过。喝了药,胃口好了,咳嗽也减轻了,您的药真管用!”我也非常欣慰。
阐析:
患者为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加之化疗损伤胃气,疾病已逐渐消磨了患者求生的意志,在初诊时,他也表达了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及对生命的不留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原本准备放弃生命的肿瘤患者,在使用理中汤兴阳温中、射干麻黄汤止咳定喘后,重燃生命的希望,坚定了生存的信心。这两个方子并没有针对恶性肿瘤治疗,而是立足于患者的功能状态,久病多阳虚,兴阳温中,止咳定喘,理中汤注重胃气的顾护,射干麻黄汤注重保护肺气,促进恢复肺脏功能,脾肺同治,疗效显著,充分说明中医的有效性。
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中,目前普遍采用软坚散结的治法,或大量使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和肿节风等现代药理证实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但是,我在治疗恶性肿瘤时并没有采用这些方法。其实,到目前为止,我治疗肿瘤的方法依然没有跳出中医的思维。从中医思维而言,中医并不认识恶性肿瘤,但是中医了解患者的功能状态,通过调整患者的状态来治病。经我调治的癌症患者绝大多数都活着,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中医的生命力和中医对疾病的解读,这一事实也可以给现代医学提供很多治疗恶性肿瘤的证据和思路。
久病阳虚,癌症患者阳虚者并不鲜见,通过兴阳法振奋阳气,增强代谢,解决外周阻力,帮助患者克服疾病的其他因素,如饮食因素、环境因素、代谢因素,激发人体正常的功能而改善症状,治疗疾病。只要正气还在,癌症患者就能活着。我常对患者们说,照我的方法治疗,咱们保证过大年。
我之所以有时在讲课时稍显激愤,是因为作为医生,我的内心世界始终装着沉甸甸的东西,我的世界里除了学生就是患者,我的患者在等着我下一次给他们看病,我也在等着他们下一次来,来了以后再给他们延年益寿,就是这个单纯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良好的疗效,都是基于中医的方证经验。经方的使用,兴阳法的使用,联合方组的使用,贯穿其中,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精选留言

愚翁
肿瘤就是阴邪凝聚而成形的。患肿瘤者多为三阴体质,或寒邪客入,或恣食寒凉,戕伤阳气形成肿块。“阳化气,阴成形”,肿瘤为形,其根在气,治疗大法,不在于祛除肿瘤,而在于扶助阳气,气化旺则其形可散,气化滞则其形必凝。
王巨擘(bo)
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方中干姜辛热,温中焦脾胃,助阳祛寒,为君药。人参益气健脾,培补后天之本助运化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用,温中焦之阳气,祛中焦之寒邪,健中焦之运化,吐泻冷痛诸症悉可解除,故方名“理中”。
罗树雄
初次跟诊门教授,首先给我们讲授的是为医之道,传统中医思维,視患者如友、如师,此为道也!大病以胃,有则生,无则亡,此术也!门氏一派,根植临床,实证思维。
徐徐
阳化气,阴成形
马俊杰13513204697
正气盛邪不外干,中气者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对阴阳的化生,气血的增长有致关重要作用。久病多虚,多瘀,入络,损肾,宜据病在扶正的基础上加少量化瘀活血之品以助正气统行,入络之品以行达周身,益肾之药以固其根。
静心知味斋严师高徒13623795531
理中汤又名人参汤又名四顺汤又名治中汤又名四顺理中汤,《医方考》以冰煎药名冰煎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没棱角的石头
人之将老,阳气先衰。如一些耄耋老人夏季尚着冬装,食欲大减等。阳衰则阴盛,“阳化气,阴成型”,阴邪久盛湿聚成形,这是中医认识肿瘤成因的主要落笔点。治疗主要还是温阳化饮,“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扶正以祛邪。关键问题还是该病的不同阶段的对症治疗,应秉有是症用是药原则,如笔者在治疗一例结肠癌手术后肝转移患者时竟先后用了藿朴夏苓汤和温脾汤,效果超出预期的好。
信宇(私人投资顾问)
对于门先生的这个理念,我深表赞同!中医首先要有中医思维,不可为西医所惑。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赞
方觉18888757500
故道家重气,九宫图以金肺置于上,实为人生后天依赖于气,气通则万病愈。
秦旌汉鼓
正气在,气化功能就能维持,继而振兴。气化功能(肾膀胱气、脾胃气、肝胆气)的强弱决定人的健康和寿命。老师讲的很棒!赞???? ???? ????
橡皮小精灵
大病以胃
乐舞
方法得宜。但中医不认识肿瘤不敢苟同。肿瘤之词源于中医,癌丶岩之词也源于中医,在中医外科学已有阐述,当初翻译者也是一个极懂中医之人,借中医之癌译西医之癌。
仰望幸福
门九章教授是真正临床的大家,其医德医术是老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
他山石
有的已用靶向治疗了,有的中药里还加百花蛇舌草等,这并不符中医的理,法,方,药。
李菲?▂?
兴阳温中,大病以胃,这是在临证中不断经验总结的升华。寥寥数味药,使无数癌症患者看到生的希望,小小经方,使无数患者脱离病痛的苦海。所谓大医,至精至诚,是术,更是道,向门九章教授致敬。
小布
单方交替服,则各方药皆效专力宏,设合成一张复方,必杂糅而效皆不彰,此方法值得深思
旺旺仙贝
老师,讲得真好,谢谢你!
中医张海龙15991704849
作者的观点我赞同,但我见过民间有些医生用一些经验草药,属于专病专药,治疗肿瘤效果不错,如能二者结合,效果更好。
王希擘
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余生????
这个的确是,但是癌症后期患者都不可避免的饮食差,我试过好几种办法,改不了。
Via
门老师,我们老师的父亲。
随缘(13609068263)
阳虚则病,不论内伤外感,阳亡则死,
医者仁心
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
偶得三味:人生如茶,苦甘淡也。
传统的中医外科,有五善七恶之说,也说明"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理。综观伤寒论,以气化理论为纲,将人体按六经分治。观察临死之人,十之八九为两鼻发冷,阳气耗尽而亡,桂枝去芍药汤合麻附辛汤治疗阳气虚衰,气血不足之乳癌,不正是最好的写照吗?
小猴子悟空
原北京中医肿瘤研究基金会门诊部主任医师孙秉严老先生把临床各种癌症分为“气滞毒结、血瘀毒结、寒瘀毒结、热瘀毒结、虚瘀毒结、实瘀毒结、痰湿闭阻毒结、津枯液燥毒结”八证,并指出“其中寒瘀毒结型最多见,占肿瘤病人的80%以上”。孙秉严认为,使人体阳气受到损伤,最严重者莫过于寒邪,在他手中就诊的全国各地病人,不论是长江以北还是长江以南,也不论是沿海还是内陆,寒型和偏寒型证候者最多。他说:寒型之人生理功能减退,其一系列外在表现是机体对内外有害因素抵抗力低落的表现。反之热型之人生理功能亢奋,其一系列外在表现就是机体对内外有害因素反应旺盛的表现。人的血气阴液,要靠阳气的推动才能运行,阳气虚则热量不够,推动力就小,津液精血的运行就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下来。阳气虚反过来又容易遭受寒邪的侵犯,寒气客于脏腑络血之中,有形的癥瘕、积聚就形成了,这也是体质属寒的人中得肿瘤者居多,肿瘤病人中寒证居多的原因。 
部落首领
肿瘤治疗不要又门户之见,辩证治疗是关键 
晖盹
瘤字留着留不去,金气在上金生水,土气者手足太阴。瘤者,五行相克,克则死。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着则生。治瘤治气味,气无形归金,味有形归肾。 
大兴安岭
老娘80实岁,老病成一医类。先心病,大骨节病,年青时肺结核,动脉硬化,,,,数不胜数。 突咳嗽至小便失禁。西医拍片怀疑肺腺癌,离心脏只一厘米。预计余命三个月。晚辈们 左想右论,,决定已是高龄 顺其自然 告知仅仅为小结节,医生也配合黑聪明自己偷偷去找医生查问的老太太另外图片报告。全中医治疗,西医检验等等一概不做。遂找岭南数一数二中医,一月一次赴医取药,,另加印度靶向药。竟然3年有多。老中医闻说也叹:“难得”。”后自行停药,各种原因,主要是家庭较大变故 情志坠落而仙逝。

小青龙虚化汤在晚期肿瘤相关性喘证中探讨

小青龙虚化汤是李可老中医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临床治疗喘证的经验方,临床发现其治疗肿瘤相关性喘证,凡病机属病在三阴,寒饮内盛者疗效显著。

呼吸困难属中医喘证范畴,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晚期恶性肿瘤合并呼吸困难患者,病机多属三阴阳衰,寒饮内盛,上实下虚之象,故治法当以扶正温阳的基础上,加以温化寒饮,以李可老中医的小青龙虚化汤加减,可获良效。

1.    晚期肿瘤相关性喘证病机分析

《素问 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阳气不足则气血推动无力,同时若阳气虚则寒邪内侵,日久变为积聚,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化气,阴成形”。

李可老中医认为从人体病理来说,凡是成形的疾病,一定是阴性的。对于肿瘤,这是典型的阴性病。首先,只有三阴体质的人才可能会生肿瘤,三阴体质的最明显特征是阳气的不足,对阴邪已经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因此,邪气深入三阴,于体内阳气最虚弱之处成形,发为肿块。由此可以推出,肿瘤的本质是阳气不足、阴寒积聚。

晚期肿瘤病人常出现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但难寐,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微细等症,甚者更有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等见证。此是因为肿瘤晚期病人瘤邪羁聚日久,真阳消散殆尽,再加上肿瘤治疗过程本身对身体的攻伐,阳气已浮如游息。

故晚期恶性肿瘤相关性喘证多因三阴伏寒,痰饮内盛,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

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其治疗大法

对于痰饮的治疗法则,仲景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大法,盖水饮为阴邪,得寒则聚,得温则行,易伤人阳气,而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阳能运化,则饮亦自除。而当中“和之”系指温之不要太过,应以调和为原则。一方面,痰饮之形成乃脏腑阳气衰微,水液代谢、输布障碍而形成。而温补之品多属厚味滋腻,过用则易恋邪;温散药物多为辛燥之品,过服则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加重痰饮为患。

对于本虚标实的喘证,当以扶正驱邪并重,故李老认为,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宜着眼整体,抱定“扶正邪自退,养正积自消”的宗旨,以补为主,当在扶正的基础上采取驱邪的方法。而小青龙虚化汤也体现了李老对于本虚患者扶正却邪的学术思想。

小青龙虚化汤主要组成为:麻黄(另煎)10-45g,制附片45-200g,辽细辛(蜜炙)45g,生晒参(另炖)15-30g,生半夏45-65g,干姜30-45g,五味子30-38g,炙紫苑、炙冬花各15-45g,壳白果(打)20g,炙草3O-60g,桂枝、赤芍各45g,生姜65g。

故方中以四逆汤为基础上小青龙汤法,生晒参可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以制姜夏之燥;重则改投高丽参,以提升下陷之气;加茯苓45g,淡渗利湿,协助麻黄细辛开玄府,上下分消;加紫菀、款冬花温而不热,润而不燥,寒热皆宜,开泄肺郁,定喘降逆,宣通壅塞,兼疏肺家气血;白果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与麻黄配伍,一散一收。若重症者可重用生山萸肉至90g,起到酸而化阴,收敛固涩,以防正气过度耗散。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为少阴病主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其组成药对贯穿于少阴病始终,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伤寒论》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少阴是三阴的基础,为坎中一点真阳之所在,也是一身之根基。故三阴阳亏,皆可补少阴;三阴阳衰,终要累及少阴。三阴浊阴寒凝久伏不化者,皆可加用四逆辈。

3.病案举例

谭某,男,66岁。2010年10月外院诊断为肺恶性肿瘤(IVa期 腺癌),拒绝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维持中医药治疗。2012年3月13日因呼吸困难入院,入院症见:神清,疲倦,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咳嗽咯痰,痰色白质粘,发热,胸前区及左胁肋部隐痛,纳眠差,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腻,脉滑数。入院后西医给予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中医四诊合参,考虑气虚痰瘀阻肺,治疗上以“益气化痰,祛瘀抑瘤”为法,处方如下:太子参,炒白术,北芪、蛇莓、猫爪草各30g,云苓、法夏、牛膝、熟附子各15g,炙甘草、陈皮10g。至3月18日午时,患者精神转差,气促加重,喉中痰鸣,痰多色白难咯,脸部潮红,四肢肤冷,头汗出,自觉发热,喜吹风扇,口干喜热饮。舌暗红,苔白腻,脉微细。查体:双肺痰鸣音明显,可闻及哮鸣音。给予化痰及皮质激素抗炎等处理症状改善不明显,中医方面,四诊合参,考虑少阴病,虚阳上浮并寒饮内盛,遂调予小青龙虚化汤如下:生半夏130g,山萸肉120g,生姜65g,桂枝、细辛、赤芍、蝉衣、款冬花、蜜紫菀、炮天雄、干姜各45g,五味子、生晒参、炙甘草各30g,白果20g,麻黄15g。上方加水2000ml,文火煎服90分钟,温服。患者服药后约30分钟后咯出白稀痰,并解一次清长小便,气促明显改善。查体: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好转。

4.体会:

晚期肺癌患者,年老体虚,虚实夹杂,后病情恶化,症见虚喘,脸部潮红,四肢肤冷,头汗出,自觉发热,喜吹风扇,口干喜热饮。舌暗红,苔白腻,脉微细。辩证考虑为少阴虚寒,相火上浮之证。下焦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脸部潮红、自觉发热、喜吹风扇,头汗出乃虚阳上越之象;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肢,故四肢肤冷;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血行,则脉微;阴血不足,脉道不充,则脉细;尽管仍有苔白腻,当为真寒假热,相火妄动上行之象。患者病机出现变化以后,方药随之调整,方法随机而变。依据《伤寒论》少阴病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改为回阳救阳、温化痰饮,故以小青龙虚化汤加减用方,护阳、养阳,病情方得以转危为安,渐入坦途。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晚期肿瘤患者往往多已本气先虚,邪气深伏在三阴,加之化疗等攻伐之法,阴寒之邪内生,则阳气虚衰,变而虚阳上浮,相火妄动,继而成阳越之象,往往常见真寒假热、四逆之象,故当以扶阳为要,同时予大剂量生萸肉、五味子酸而化阴,收敛固涩,乙癸同源。方中麻黄有致暝眩物质,令人昏眩面赤如醉,可加蝉衣,可免此弊。

本例病案伏邪排除反应有咯痰增加,并解小便。而解小便系为太阳表邪开解的征兆,《伤寒论》所述:“得畅汗,或汗虽不畅而小便通利,亦为中病”。故当为排病反应,非得要从汗出而解。

另外,因生半夏有毒,故现代医家用药皆为法半夏,即为生半夏加白矾、甘草炮制后所成,但是在临床中观察到法夏化痰效果不佳。细究《伤寒论》里条文,所提到的半夏应为生半夏,并且均有详细记载半夏的煎服方法,同时亦已指出半夏有毒,不当散服(见条文313),可见温化寒痰之力应以生半夏为佳。本案患者之前虽用了沐舒坦、皮质激素等西药化痰未见效果,后方中以生半夏120g并加生姜等余药同煎90分钟后,患者服药后约半小时便即咯出白稀痰,即见奇效,当为生半夏之功。本方中生半夏剂量之大,加之已配上生姜煎煮,故无中毒之虑。另外,笔者亦自行尝试经验所得,生半夏煎煮后口服当以口唇出现发麻时,疗效最佳。同时,半夏、附子虽为“十八反十九畏”里所言反药,但临床中多有应用,均未见中毒病例,证实为安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