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盘点流失到加拿大的十大中国文物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但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海外私人收藏。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约3.5万件,平时只展出2200多件,号称拥有中国本土之外最多、最集中的中国文物精品。这些中国文物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于1909—1934年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后收集的。

以下就对盗运至加拿大的十大中国文物进行盘点。

1.   商殷墟甲骨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了中国境外最多最完整的商代殷墟甲骨文残片,共有8000余件。这些甲骨大部分是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的旧藏。明义士是收藏殷墟出土甲骨最多的人,也是甲骨学研究成就最高的外籍人士之一,还是外籍藏家中最先知道甲骨真正出土地的人。1961年,明义士夫人和儿子明明德将1948年运抵的4700件有文字的甲骨、2812件没有发表过的甲骨文拓片,悉数捐赠给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这些甲骨是殷人占卜时用过的东西,上面刻有文字,是有关这次占卜活动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的记录,是研究中华文明史、追溯国家起源、寻绎中国思想渊源的宝贵史料。

2.   春秋龙形玉佩

金村大墓位于洛阳平乐镇东、邙山陵墓群的中东部,作为东周王陵和贵族墓地,墓中陪葬着难以计数的青铜礼器、玉器珍玩、金银器皿。从1928年至1932年,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等人带着荷枪实弹的卫兵,在金村一带公开盗挖文物,共盗掘周天子甲字形大墓8座,出土国宝级珍贵文物数以千计,令人瞠目结舌。珍贵的金村先秦文物被盗贼们用马车运到洛阳,然后转运出国,其中华尔纳盗走的玉器精品最多,其他文物被运往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存留在国内的金村出土文物微乎其微,至今仅有区区三件发现。20世纪30年代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金村大墓,后流失海外,现藏于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此玉佩体大且造型精美,用料考究,华丽非凡,线条卷曲相连,体现了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

3.   唐天鹅团花纹金碟

唐代受到西方金银器传入的影响,达到空前的种类丰富、造型多样。不计成本的皇家气派使得金银器制作工艺高超、纹饰精美,体现了唐代繁荣的文化艺术和先进的科技水平。唐代金银器可分为饰品、法器、食器、饮器、容器、杂器等。唐代金银器制造部门分“行作”、“官作”两类,而以后者为主。“行作”即为民间金银行工匠制作,质量较官营手工业差;“官作”即指少府监中尚署所管辖的金银作坊院。传世品,现藏于多伦多阿迦汗博物馆。此金碟纹饰精美,制作技术和工序复杂,精美大气,璀璨辉煌,不仅反映了唐代中外文化的交流,更体现出了唐代金银器工匠的睿智巧思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是唐代金银器中的精品。

4.   辽三彩罗汉像

河北易县八佛洼辽代三彩罗汉,每一尊大小比真人略大,外国学者初定为唐代,以为是唐三彩,现在公认为辽代。这组罗汉在解放前就全部流失到海外各博物馆,所以建国后大家都不甚了解,但在海外却一直因为这组罗汉的高度写实性与宗教美的结合被强烈关注着。至今为止,同类型的罗汉像,可查存世的共有十尊。其中九尊分別收藏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法国以及英国的公共博物馆里,还有一尊收藏于日本的私人博物馆中。1912年在河北省北部易县的山洞里发现的,后流失海外,现藏于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这尊罗汉像头为后补,表情平静祥和,巍巍然深具禅意,反映出极为罕见的写实主义,代表着唐代以来雕塑写实最高成就,是一件堪称典范的宗教美术巅峰作品。

5.  北宋磁州窑黑釉剔花腰鼓

磁州窑是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不仅被吸收进唐乐,且又以陶瓷烧制鼓腔,别具特色。传世品,现藏于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此鼓造型硕大规整,纹饰奔放,色调黑白对比强烈,较北京故宫所藏鲁山花鼓晚一个年代却更为精湛,堪称磁州窑中的典型上等名品。

6.  金观音菩萨木雕立像

此造像通高1.9米,造像头戴桶装高冠,上覆观音兜,佩戴项圈、法珠、手镯,面部蓄须,所着衣表面满是美轮美奂的沥粉贴金图案,前衣襟和后背有龙纹、宝相花图案。菩萨发髻高隆,发绺披肩,脸形长圆,双脸颊丰腴,张目凝视,神情沉静庄重。头戴卷曲雀屏状宝冠,冠前正中置水瓶。袒上身,胸饰垂珠璎珞,下著红色束带长裙,衣纹自然流畅。右手上举至胸前,手指姿态微妙,似持莲状物。左臂下垂,腕下缺损。此尊观音菩萨与被《华夏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渡海观音像”、山西运城新绛福胜寺的元代彩绘悬塑渡海观音造型相似。此造像原在山西泽州府某寺院,后流失海外,现藏于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此造像造型体态饱满,敷彩极为鲜艳,雕刻技艺高超,衣饰精美,虽年代久远仍可从中感知当时的雕刻工艺十分精美,为我国古代木雕造像的精品之作。

7.  元《神仙赴会图》壁画

此壁画由东西两壁巨幅壁画组成,据图像风格和宗教内涵来看很可能作于13世纪晚期,描绘了道教中万神朝拜的华丽场景,众神多作半侧面像,按照东西朝向中央神坛,与永乐宫三清殿壁画在风格和图像上极为相似。一字线、行进式排列在云雾仙境的道教神祇,站立在云头之上,身后仙雾缭绕。西壁绘制31位神祇,东壁绘28位神祇,有文有武,有男有女,有主有从,服饰华贵,神态雍容。其内容,东壁依次为,天蓬、真武;北斗七星;北极大帝、玉皇大帝、后土;五星、五老;西壁依次为天、黑杀;三台、南斗六星;老子、东华帝君、金母;十二元辰。其主神体系,上承宋代道教神系,下接元代后期的全真神系。满壁用色绚丽丰富,配以神来之笔的线描,整体效果瑰玮绚丽。这一制作与永乐宫三清殿壁画在风格和图像上相似。两者同出一个祖本,但绘制于不同时代,后者当晚出。该壁画原在山西晋东南一带,所属寺院、失窃时间均无考证,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1936年从日本人手中购得。此壁画构图宏阔,气势磅礴,人物个个神采奕奕,与永乐宫《朝元图》壁画在风格和图像上相似,是元代宗教壁画中难得的精品。

8.  元《弥勒说法图》壁画

此壁画宽11.6米,高5.8米,占据着怀履光主教纪念展厅整整一面墙,是元代晋南著名画师朱好古和张伯渊的手笔。《弥勒说法图》是对称式构图,画面正中画弥勒佛及圣众,为一佛四菩萨二弟子,两旁附有剃度图。主尊弥勒佛跏趺坐于宝座上,身后有头光和背光,脚踏莲花,座前有鲜花供养。弥勒威严端坐,右手扬掌作施无畏印,左手则手掌向外置于膝上。1920年,为避免当地军阀抢壁画卖给外国人,寺中僧人自行将壁画切下分好,连夜送走,后来三幅壁画均不知所终。1927年,外国古董商勾结山西的文物贩子,将兴化寺壁画剥离,分成59方,分装57箱,秘密运京,拟售国外以牟厚利。此事被当时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得知,由马衡先生以4000块大洋购回《七佛说法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百平方米之多。而艺术价值更高的另一部分《弥勒说法图》则被分割成63块,由怀履光购得,运到加拿大安省皇家博物馆收藏至今。此壁画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风格远承唐宋壁画传统,在元代画坛上独树一帜,是中国元朝寺庙壁画中的精品,也是唐代以后中国古代寺庙壁画最好的作品之一。

9.  明韦霦(bīn)铜钟

韦霦铜钟原属北京韦公寺所属,是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铸造的青铜大钟。韦公寺亦称宏善寺,是明朝司礼监太监韦霦捐建且死后埋葬的地方,钟身遍刻皇帝万岁万万岁等字样,底边四周有八卦爻符及海水祥云装饰。原属北京韦公寺所属,后流失海外,现收藏于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此铜钟体型庞大,制作精美,造型独特,工艺高超,并有绝对纪年,为研究宗教历史和明代铸钟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10.明祖大寿陵墓

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藏有一套完整的古墓葬,包含一件高约6米、上有精美石雕的厚重石门,一张石供桌以及高高拱起的坟丘、成对的石人和石骆驼,总重高达150吨。祖大寿是明末清初著名将领,是吴三桂的舅舅,曾是明朝一员名将,后来先后两次投靠清朝,最后成为清朝重要将领。按照鲁克思提供的文物入馆标记,祖大寿墓为1919年由克罗夫茨购买。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克罗夫茨在中国采购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显爵墓葬,克罗夫茨最终选择了祖大寿墓,经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认可后购买并运到加拿大。然而也有专家认为这不是祖大寿的墓,而是其养子祖泽润的陵墓。此墓原位于北京的清河永泰村,后来搬迁到加拿大,现在的展品只有后来修的墓穹是复制品,其它全部都是真品。此墓石雕雕刻精美,图案情态自然,衬托出一个典型的明代豪门墓地,将一个墓葬完整盗运并复原在盗墓史和陵墓研究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