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惨败有隐情,赵国错失三大机会,秦昭王、赵孝成王庙算见高下

长平惨败,赵国失去了对抗秦国的本钱,年轻人赵括成为主要的背锅侠,也成为后人千古评说的典型。赵括前线指挥不力,没能识破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设下的陷阱,使四十万赵军命丧长平,赵国由此衰败,赵括难辞其咎。

战败的责任只该赵括一人扛么?战争从来不仅仅是打仗的事,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因素,长平决战背后的纵横捭阖,以及最高领导的判断、决策能力,更是影响了战争的走向。

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同赵括一样的很年轻,对治理国家、军队运用、外交纵横、经济建设的认知没有实践的基础,贪利之心加上决策的随意、浅薄,使得其与对手秦昭王相较输了一大截,庙堂上的表现早于战场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一、长平之战该不该打?

上党郡是个大桃子,秦国连番用兵,终于切断了其与母国韩国的联系,韩不得已加以割让。但上党军民不愿归秦,主动投靠赵国寻求庇护。

面对上党郡十七城主动送上门,眼馋耳热的赵孝成王又何尝不能想到,这就是个火药桶,接收就是与秦宣战。重利之下,他没有挡住诱惑。

赵国该不该接收上党郡?不仅后世置喙赵王的决策,在当时也是有不同意见。平阳君赵豹一派认为:从强国口中抢桃子是取祸之道,认为不要为宜;平原君赵胜为代表的另一派则认为:平时即使派遣百万大军也难夺一城,一下子得到上党17城,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后者的意见简直就是赵王的所想所愿。但他也还顾忌着秦将白起的才能,赵胜又给出了赵国能够匹敌之将:廉颇。“摘桃子”的决策遂定。

不要上党,赵国或许能偏安一时,但并不能打消秦国的吞赵之心,毕竟秦是以统一天下为目标的。况且,控制了上党郡,秦挟占据太行山的地理优势,西面赵国故都太原难保,东面可以随心所欲地杀入华北平原,赵国将无险可守。既然与秦国避免不了摊牌,收上党又有利于国防,这一决策并无不妥,只是赵国君臣考虑的仅是获利,不曾意识到此招关乎国家命运,对随后的秦赵大决战从一开始就缺乏清醒的认识。

以摘桃子为目标的赵国大军出动,而他们面临的是一场国家命运之战。

二、外交的失败

秦军如期而至,赵军初战不利,老将廉颇审时度势转入战略防御,在第二道丹水防线上稳住了局势,秦军数攻不克,两军陷入了焦灼、对峙的局面。

战事绵延为持久战,赵孝成王对廉颇的防守策略不满,试图寻求结束战争的方法。大臣楼昌建议,“既然在战场上难以战胜秦军,不如派遣使臣与秦议和。”大臣虞卿则认为,在秦军占上风的情况下,两国谈判地位不平等,只有先联合楚、魏等国合纵抗秦,秦国在压力之下才可能愿意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和议。

虞卿的建议费时费力,赵孝成王没有接受,他派重臣郑朱前往秦国议和。郑朱的到来,让老成的秦昭王与狡黠的秦相范睢喜出望外,范睢隆重地招待郑朱,礼仪之重,超乎寻常。

各国在秦都有常驻使臣,秦赵议和的消息迅速传回各自国家。楚、魏、韩等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受害者本就忌惮秦国,在得此消息后,其本能的合纵抗秦之心也都变得谨慎,不敢再冒然援助赵国。毕竟谁也不会在秦赵媾和之下当出头鸟,承受秦国军队的怒火。

秦国的礼遇只是表面功夫,郑朱两手空空而回,紧随其后的是由此引发的友国的猜忌与不信任。依虞卿之计,秦赵重兵对峙于长平,若能说服楚、魏两国出兵攻秦、收复失地,对楚、魏也是机会,又或者,可以直接请求楚、魏出兵来救。事实是,历史上长平惨败后,秦围赵都,靠的就是魏、楚援军打败秦军,解围了邯郸。

若能做出正确选择,赵国即便不能完胜,其谈判也会有坚实的基础。但赵孝成王急于求成,其导致的后果是:“外交完败”。

三、临阵换将的决策

秦国的后招一个接着一个,秦相范雎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廉颇打仗不行,秦国人怕的是马服君之子赵括。”

传言又契合了赵孝成王速胜的心理,对廉颇不满意,那就换将吧。况且赵国不缺名将,君不见乐毅、李牧都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只是此时,乐毅因燕国新君猜忌新投赵国,其忠诚度未经考验,而李牧尚未成名。

赵括成为不二之选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赵括的父亲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捷,用兵之妙,秦将完全被玩弄于股掌,家学渊源深厚。其二、赵括“兵棋作业”能力,即使赵奢也望其项背。

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天才,且还是宗室成员,赵孝成王轻易决定:以赵括走马换廉颇,并为其增兵,押上了赵国全部的生力军。

消息传到秦国,秦昭王也悄然换了将,白起赶赴前线,在幕后调兵遣将,成为秦军的主帅。小白赵括很快陷入了屠夫白起的圈套,全军被围长平。

四、最后时刻在干什么?

兵法云:“十则围之。”秦兵力比至多1.5倍于赵军,白起能围住赵军,依靠的是诱敌成功及地形之利。赵军被困,秦军并未正面砍杀,只是切断了赵军的粮道及与赵国的通道。没给对手两败俱伤的机会,白起用时间困死了赵国主力。

消息传到咸阳,秦昭王听到消息,知道这是击垮东方强敌赵国的关键时刻,秦国的围敌之军实力并不雄厚。他立即启程赶往临近长平的秦统治区河内,加封当地百姓一级爵位,征调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支援长平战场,用于加强“阻断赵国的救援”的秦军力量。

秦昭王目光如炬,他既未干扰前方将士的行动,又对他们进行了切实的增援,秦国君臣,可以说是上下一心。

在秦王得到消息时,赵王一定更早得到了情报,毕竟邯郸到长平的距离比咸阳近得多。赵孝成王做了些什么呢?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换句话说就是:赵国什么都没做!

被围的赵军筑垒防守,等待救援。这当然是赵括错误的决定,因为赵军主力已基本被其带走。可生死存亡之际、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后方的赵孝成王不该拼一下么?

即便是老弱残兵,也该拼凑起来,为长平一搏(事实上,一年后的邯郸保卫战,赵国还是拼凑起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

可以想象,赵王及其臣子在宫中的悲伤、悔恨及争辩,而长平的四十万大军却只能自生自灭了。

结语:

秦强赵弱是客观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赵国必败,历史上不乏以弱胜强的战例。

论将帅之能,赵括不合格,远在邯郸庙堂之上的赵王更不合格,其两次三番的决策错误为长平之战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他应为赵国的失败负责。

论实力,这一时期的赵国尚可与秦国一战。虽然历史大势、天时在秦一边,但在长平战场,有廉颇依地形建立的空仓岭、丹河、石长城防线,有上党百姓的民心向赵,地利、人和都站在赵国一方。

如果赵王不换将,秦军无法打破赵军的防守,疲劳无功下则可能露出破绽。如果赵王奉行合纵抗秦之策而不是轻言和谈,秦国重兵被拖在上党,楚、魏都有可乘之机。如果赵军被围时,赵孝成王能有破釜沉舟之心,长平赵军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历史没有如果。赵孝成王的一次次失误,葬送了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累积的资本,将赵国带入了深渊。

长平之战系列:如果廉颇不被赵括换将,伺机使出破秦计,能否改写长平之战结局?

长平之战系列:赵括之父赵奢是横扫秦军的名将,儿子比老爸更聪明,奈何惨败长平?

(0)

相关推荐